【睡眠與疾病】睡眠窒息症患者 慎防青光眼來襲

睡眠窒息症患者除了日間渴睡、精神不足,較易患上高血壓、心臟病之外,原來亦與青光眼──永久性致盲主要眼疾之一有莫大關係。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許少萍醫生表示,眼球內有一種透明的液體不停地流動,稱為「前房水」。如前房水分泌過多或受到阻塞無法排走,會令眼球內壓力增加,令視神經及眼部受損,甚至導致失明。 【明報讀者優惠價】COMFORT PLUS 舒適止鼻鼾/防磨牙牙托 – 改善鼻鼾及磨牙時發出嘈雜聲問題 提高睡眠質素 立即網上訂購   (網上圖片)   睡眠窒息症患者除了日間渴睡外,原來亦與青光眼有莫大關係。因他們大多喜歡側睡和俯睡,當臉部靠向枕頭時,被壓住的一邊眼球同時受壓,令眼壓上升或血液循環較差,因而損害視神經。   青光眼病變 視力視野衰退 以往認為患青光眼的病人眼壓會較正常人高,但近20至30年發現,有些患者的眼壓是正常的,甚至是眼壓水平比正常人低。雖然眼壓正常,但他們的視神經及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卻出現如青光眼的病變,視力和視野逐漸衰退,屬於正常/低壓性的青光眼。   這類患者的視覺神經能承受的眼壓比正常人低,許醫生指出,有可能是因為不同的疾病令患者的血管、神經線較為脆弱及容易受損。而睡眠窒息症正可能是令視神經變弱的原因之一。   【睡眠與疾病】失眠?扎醒?教你7個改善睡眠貼士   睡眠窒息症患者多側睡、俯睡 損害視神經 睡眠窒息症人士多喜歡側睡和俯睡,當臉部靠向枕頭時,被壓住的一邊眼球同時受壓,令眼壓上升或血液循環較差,因而損害視神經;另外,睡眠窒息症人士睡眠時因呼吸道受阻而引致腎上腺素上升,令血壓因而升高,若患者長期血壓高,血管健康亦相對較差。   許醫生表示,通常向求診者問症時,會了解他們的睡姿及睡眠情况,如會否俯睡、是否有睡眠窒息症的病徵等,如需要會轉介他們諮詢呼吸科或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作進一步檢查,若患者確診為睡眠窒息症,需好好控制病情,可減慢青光眼惡化的速度。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有片】切吊鐘「煮」脷根 睡眠窒息仲唔斷尾?

打鼾,當事人不自知,大都是家屬或另一半被吵至無法入睡時投訴,才知道自己鼻鼾擾人。即使有鼻鼾,很多人只當作是噪音問題,不會聯想到要去睇醫生。其實鼻鼾有可能是睡眠窒息症的徵兆,長遠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病、血壓高的風險。 治療睡眠窒息症,傳統手術一刀切除吊鐘及扁桃體,未必可根治問題。需要改善生活習慣、手術、呼吸機多管齊下,才可安枕無憂。 ■問醫生 林:林樹春(養和醫院駐院醫生) 何:何頌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鼻鼾如雷=睡眠窒息? 問:鼻鼾聲很大,一定是睡眠窒息症? 林:鼻鼾的成因,主要因為睡眠時肌肉鬆弛,例如舌頭、舌根、會厭向後墜,軟顎或扁桃體肥大,導致呼吸道收窄,當空氣經過收窄的呼吸道,產生震動發出異常的聲響,就形成鼻鼾。但有鼻鼾,未必是睡眠窒息症,因為睡眠窒息症必須有窒息的徵狀。當氣道在睡眠時完全收窄,就會引致氣流完全停頓。若氣流停頓超過10秒或以上,醫學上就會定義為窒息,病情視乎窒息頻率而定,每小時窒息次數由5至15次屬於輕度,16至30次為中度,嚴重患者每小時會窒息超過30次,嚴重影響睡眠質素,降低集中力,長遠會增加病人患上心血管病、血壓高的風險。如果沒有窒息徵狀,就可能單純鼻鼾問題。 何:要確診睡眠窒息症,首先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會跟病人做問卷,評估睡眠質素,如懷疑有睡眠窒息症就要做臨牀檢查,最常用方法是睡眠測試,可以在醫院或家中進行,但因為要接上很多電線及儀器,監察血氧含量、心率及呼吸情况,在醫院檢查會較準確。 ■如何揪出阻塞元兇?(圖1) 問:如何知哪個位置阻塞? 林:確診睡眠窒息症,也不一定跟阻塞有關,因為睡眠窒息分阻塞性、中樞性及混合性,而阻塞性約佔八九成,成因是上呼吸道組織及肌肉鬆弛導致氣道狹窄;中樞性主要是因腦部曾經受創或曾中風有關,導致腦部無法發出呼吸信號而缺氧,而混合性則是兩者都有。 何:若確診是阻塞性睡眠窒息症,醫生會建議病人接受睡眠內視鏡檢查。需要在內視鏡中心或手術室內檢查,麻醉科醫生會為患者注射麻醉藥,令病人入睡,因為這樣更貼近平常睡眠的情况。當病人開始打鼻鼾,醫生經鼻放入內視鏡,檢查上呼吸道上中下三個位置,看看有沒有結構阻塞。 上:鼻甲骨肥大,鼻中隔歪,鼻黏膜腫脹 中:吊鐘、軟顎、扁桃體肥大或鬆弛 下:舌根、會厭肥大 以往不會做睡眠內視鏡檢查,只估計因吊鐘太長及扁桃體脹大導致睡眠窒息,以手術縮短吊鐘及切除扁桃體,結果很多時術後無法改善問題。現在用內視鏡找出阻塞位置,可減少不必要手術。 ■智能手表測到窒息? 問:有什麼方法測試自己是否患上睡眠窒息症? 林:患有睡眠窒息的人,很少可以自己察覺,一般都是由身邊人發現,例如兩公婆一齊睇醫生,先生睇完傷風感冒,醫生問還有沒有其他問題時,太太投訴「丈夫好好瞓,但自己就被他的鼻鼾聲吵得無覺好瞓」,醫生再詢問詳情時發現,所以獨居的人,較難發現自己有睡眠窒息症。由於患者睡眠質素較差,所以如日間經常感到眼瞓或疲倦,駕駛時打瞌睡甚至因而發生車禍,就要找醫生檢查清楚。 何:現時有偵察心率的智能手表,標榜可記錄睡眠質素,曾有病人問:可否從中了解自己患有睡眠窒息?答案是未必有用,因為睡眠質素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睡眠中郁動的次數、心率的變化等,但未必一定跟睡眠窒息症有關。 ■長大自然好返? 問:小朋友因扁桃體及腺樣體肥大而患上睡眠窒息症,是否會隨着成長而自然痊癒? 何:小朋友睡眠窒息症成因,最常見是扁桃體及腺樣體肥大。醫生或會建議切除手術,但家長一般都會有3個疑問。 1. 扁桃體及腺樣體會隨成長而縮小,可否等待問題自然改善?這想法有對亦有錯,視乎小朋友年齡,如果只得4、5歲,要等他們發育成熟,還有10年時間,而這時是小朋友學習的黃金時期,如因睡眠窒息症導致日間沒有精神是一大損失。所以小朋友年紀太小,我會建議手術。 2. 小朋友太小,是否適合全身麻醉?不同醫生有不同的建議,但一般3歲以上兒童,接受全身麻醉手術已屬安全。 3. 扁桃體及腺樣體是防禦外來病毒、細菌侵襲的屏障,切除會否影響免疫力?其實扁桃體及腺樣體肥大引致睡眠窒息,已在影響小朋友健康,包括因腦部缺氧影響智力發展;小朋友及早接受手術,反而對健康有所改善。 ■好易瞓到死? 問:患睡眠窒息症,會否增加睡眠中的死亡風險? 林:很多病人對睡眠窒息症有誤解,以為會導致睡眠中死亡,擔心至無法入睡;但睡眠窒息症不會令人窒息而死,因為當有窒息情况出現,人就會自然醒來。如果在睡眠中窒息死亡,患者可能本身患有心臟病。 ■做手術,一了百了? 問:確診睡眠窒息症後,做手術是否一了百了? 何:視乎病情,病人未必一定需要做手術,即使有需要做手術,也不一定能完全解決問題。透過睡眠內視鏡觀察上呼吸道阻塞,只是最貼近病人睡眠時情况,但不是百分百如實反映。當找到阻塞位置並以手術切除後,可能又到另一個位置收窄,所以有時手術後並不能完全根治,一般情况下可以改善50至70%,令病情由嚴重變為中度,或由中度變成輕度。如病情只是由嚴重改善至中度,病人睡覺時仍然需要戴正氣壓呼吸機。 手術風險方面,有可能因為切除過多吊鐘組織,導致吃東西時口腔與鼻腔無法完全隔離,令食物上鼻;其他還有出血及感染風險,但臨牀上所見不多。 文:周群雄 插圖:杜思頴 圖:黃志東、資料圖片、RyanKing999@iStockphoto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知多啲:睡眠窒息分三級 見招拆招

睡眠窒息症視乎病情有不同治療選項: 側睡防舌頭阻塞呼吸道 輕度(每小時窒息5至15次) 一般建議病人控制體重,養成健康飲食及運動習慣,減少咽喉附近脂肪積聚。避免飲酒,睡前避免服用鎮靜劑或引致睡意的藥物例如抗組織胺,因為這類藥物和酒精都可能令肌肉過度鬆弛,增加阻塞。睡覺時建議採用側睡姿勢,因為平躺會令舌頭、舌根向後墜,阻塞呼吸道,側睡可減少問題。如阻塞位置在舌根,可嘗試佩戴牙膠將舌根拉前減少阻塞,但牙膠對其他位置阻塞並沒有效用。 選擇合適手術 減輕病情 中度(每小時窒息16至30次) 可考慮佩戴正氣壓呼吸機,或接受手術改善病情。視乎哪個位置阻塞,手術也有不同,例如是吊鐘過長、扁桃體肥大,會以手術切除,但如果是舌根或軟顎肥大,就會以射頻或等離子低溫消融術,「煮熟」軟顎或舌根產生疤痕收緊組織,減少下墜。治療後,部分病人病情由中度窒息變成輕度,術後仍可能需要戴正氣壓呼吸機,但氣壓較輕,較為舒適。 正氣壓呼吸機 吹開堵塞組織 嚴重(每小時窒息超過30次) 嚴重患者手術改善病情,由嚴重變為中度,但術後大都需要長期使用正氣壓呼吸機,以不同程度的氣壓,將空氣輸送到上呼吸道,吹開堵塞的組織,保持呼吸道暢順。舊型號須預先設定氣壓,但新機款已可自動調壓,使用時較舒適。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肺腑之言:陳太的鼻鼾

【明報專訊】陳太是個一向健康的四十餘歲家庭主婦,但由於被家人投訴鼻鼾「如雷貫耳」,以致擾人清夢,結果輾轉被轉介到呼吸系統專科,終於被診斷出患上嚴重睡眠窒息症。她聽到診斷結果後十分驚奇,問了一連串問題: 「睡眠窒息症不是只會在男性身上才發生的嗎?」 「我只有五十公斤重,為何會有這個病?」 「我是不是會在夢中突然死亡?」 其實,睡眠窒息症的產生是因為上呼吸道較正常狹窄,再加上睡眠時上呼吸道的組織肌肉鬆弛,令空氣不能順利通過呼吸道,引致窒息和鼻鼾聲。除了較常見的「阻塞性」外,還有「中樞性」和「混合性」的類別。雖然在男性身上發現較多,但是亦會出現在女性身上,尤其是較年長和肥胖的人士。然而,有本地研究文獻指出,睡眠窒息症同樣可以發生在擁有標準體重的中國人口,可能是與遺傳和上呼吸道較為狹窄有關。由於病人一旦進入深層睡眠就窒息,因此整晚大部分時間都只能夠在淺層睡眠中徘徊,甚至間歇性短暫覺醒,影響睡眠質素。 常打瞌睡 記憶差難集中 除了睡眠出現鼻鼾聲外,睡眠窒息症的病患者還會因睡眠質素差,引致白天精神委靡和疲倦,就算睡眠時間足夠,日間還會打瞌睡。長遠來說,這不單影響病人的集中能力和記憶力,還會增加病人患上心血管病、血壓高和腦血管等病的風險。此外,由於病人日間十分疲倦,如果他們從事需要高度集中力的工作(例如職業司機),就可能會發生危險事故。另一方面,在絕大部分本身沒有長期心肺疾病的人,因患上睡眠窒息症而導致夢中突然死亡的風險很低。 現今睡眠窒息症的治療,主要是需要病人在睡眠時佩戴「正氣壓睡眠呼吸機」(簡稱CPAP),由機器提供適當的空氣壓力以「撐起」在睡眠時被阻塞的上呼吸道。 手術治療效果不顯著 此外,由於鼻鼾也可以是由於其他上呼吸道毛病阻塞引致,再加上鼻毛病也會對佩戴CPAP構成障礙,因此病人也經常會被轉介到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檢查。然而,由於長遠治療效果並不顯著,近年已經很少利用外科手術去嘗試治療此病了。此外,對一些不能接受CPAP治療的病人,我們會轉介去牙科醫生,看看口腔儀或牙膠可否提供幫助。這些在睡眠時佩戴在口裏的儀器,主要是將下顎拉下及拉前,以及支撐舌頭去減少呼吸道受阻。然而,用者要有健康的牙齒及顳下頜關節,而這療法只適用於輕度患者。 最後,我還提醒陳太,CPAP並不是根治這個病的方法,她需要每晚佩戴,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副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