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是常見的勞損性傷患,在運動員中十分常見。長時間站立、步行、負重、穿高跟鞋,肥胖、扁平足等都會令足底筋膜長時間伸張和受壓,可造成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除了導致日常走動疼痛,重複發炎會令筋膜留下傷疤,甚至鈣化,如一條已硬化的橡筋,當遭到突如其來的外力,可引致足底筋膜撕裂。
Read more
【明報專訊】看看手部,在大拇指底兩條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在解剖學上稱為「解剖鼻煙盒」(anatomical-snuffbox)。原來以前的人會把煙草放在這個位置吸食而得名,而這個位置之下,正正是8塊腕骨中最容易受傷的舟骨(scaphoid)。舟骨骨折病徵不明顯,和一般扭傷分別不大,所以不少人延誤了求醫,甚至在多年後出現併發症才求診。常見跌倒手撐地受傷-舟骨是手腕裏8塊腕骨之一,因為形狀似一條船,所以名為舟骨。舟骨是手腕兩排腕骨之間的橋樑,支撐和帶動兩排腕骨的運動。同時,舟骨也是眾多腕骨中最容易受傷。
Read more
【明報專訊】治療中晚期直腸癌,腫瘤已擴散至淋巴或入侵手術切緣及周邊器官,究竟手術先,定電療先?手術前是否必須接受磁力共振檢查?5至6星期長程電療或1星期短程電療,又如何抉擇?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報告,2018年有2178宗直腸癌(連肛門癌)新增個案,新症個案按年上升。日常為不少直腸癌患者診治,綜合他們最常問的問題,逐一詳細解答。
Read more
對中風患者來說,診斷和治療都必須爭分奪秒,尤其是在病發後的黃金3小時。不過,隨着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養和醫院引入了人工智能系統RapidAI,為急性中風病人進行腦血管磁力共振造影及灌注造影影像的分析,並計算出病人剩餘可挽救腦組織的數量和比例。即使病發後3小時才抵達醫院,只要仍有足夠數量和比例的可挽救腦組織,亦有機會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手術,增加康復機會。
Read more
【明報專訊】隨着醫學科技發展,診斷肺部陰影(俗稱「肺花」)成因,除了照X光和驗痰外,有很多更先進的方法和選擇。各種掃描,包括電腦掃描(CT) 、磁力共振(MRI)和正電子掃描(PET)等,可根據病情需要,給醫生提供肺部更詳細的影像資料。另一方面,各種「介入」技術,包括支氣管鏡、支氣管鏡超聲波和胸腔鏡等內窺鏡,可以直接從病人下呼吸道內獲取樣本作病理和微生物學等測試。然而,如果大家以為可以替所有「肺花」病人100%確診,就可能會有所誤解。
Read more
血液能否在體內正常流動,除了依靠心臟收縮的壓力,心瓣的功能也十分重要。心臟有4個心瓣,以防止血液倒流,一旦心瓣的功能出問題,可能導致以下徵狀:呼吸困難、心悸、腳腫等。常見的主動脈心瓣嚴重狹窄,或因二尖瓣無法正常閉合導致的嚴重血液倒流,過往只可透過傳統開胸手術,為病人修補或更換心瓣,然而對於部分年紀較大的病人,開胸手術風險高,近年的微創手術則能為這些病人帶來新希望。
Read more
婦女如有腹痛、不正常經痛等問題,莫非是朱古力瘤、畸胎瘤、囊腺瘤……?養和醫院生殖醫學科專科醫生駱紅醫生指出,有可能是源於卵巢囊腫,如果屬生理性的,一般都毋須擔心;惟如果屬病理性,囊腫有機會愈變愈大,甚至有併發症如破裂、感染或扭轉,更有癌變的可能,因此建議及早以手術移除。病人如計劃生育,更應考慮及早在懷孕前處理較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