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明報專訊】近視一旦出現就不能逆轉,愈早發病,出現深近視機率愈大,更有機會引發相關併發症,如青光眼、黃斑病變、視網膜脫落和白內障等,嚴重可致盲。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2017年起招募474名4至9歲非近視兒童,隨機分配低濃度阿托品(Atropine)眼藥水或安慰劑,在兩年內每晚滴一次眼藥水。研究發現,使用0.05%阿托品眼藥水的兒童,近視發病率為28.4%,使用安慰劑的為53%,首次證實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有助兒童預防近視,並降低患上威脅視力眼疾的風險。(編者按:哪些人適合或不適合相關治療?有什麼副作用?治療時間需多久呢?) 滴阿托品眼藥水 兒童近視率低安慰劑組近半 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有助兒童預防近視。中大醫學院於2017至2020年招募474名4至9歲的非近視兒童,參與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預防近視的研究,參加者的父母至少一人有近視。研究團隊經初步眼科檢查後,將兒童隨機分配到0.05%濃度組、0.01%濃度組和安慰劑共3組,要求兩年內每晚雙眼滴一次眼藥水,再每4個月隨機訪問一次。 研究結果顯示,0.05%濃度組兒童的近視發病率(即兩年內任何一隻眼多於50度近視)為28.4%,而使用安慰劑的發病率為53%,證實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可預防近視。有關研究已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研究團隊將開展下一階段研究,了解阿托品眼藥水結合紅光療法的療效和安全性。 相關閲讀:青光眼隨時偷走視力致盲 及早控制眼壓 藥物、手術治療方法多 父母無深近視遠視度高者不適合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解釋,阿托品眼藥水刺激眼底的脈絡膜,令其增厚,減少眼球變長,有更多「遠視儲備」,即可降低變成近視的機率。他說,並非提倡所有兒童都需要滴阿托品眼藥水預防近視,醫生會視乎有否高危因素,包括父母有否深度近視,以及是否年紀小但較少「遠視儲備」;例如個案有150度至200度遠視,絕不建議滴用該眼藥水。 建議滴至15歲 長遠可防近視併發症 至於治療需時多久,卓稱視乎家長欲控制子女的近視程度,一般建議滴至14、15歲。他又說,研究亦顯示與安慰劑組比較,滴眼藥水未增畏光、敏感性結膜炎等副作用機率。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講座教授彭智培說,近視一旦出現就不能逆轉,愈早發病,出現深近視機率愈大,青光眼、黃斑病變、視網膜脫落和白內障等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也愈高,嚴重可致盲。他說戴眼鏡或接受激光矯視手術均無法矯正眼球過長問題,無助減低出現近視相關併發症的風險,需及早預防或延緩近視發病。 相關閲讀:黃斑點病變 深近視屬高危 昔日致盲眼疾 今激光、超微創手術助挽救視力 個案:母900度 11歲童兩年每晚滴暫沒近視 個案:母親近視達900度、年約11歲的Hailey於2020年起參加中大有關的研究計劃,每晚滴0.05%濃度的阿托品眼藥水,初時她右眼75度遠視,左眼25度遠視,兩年多過後,右眼度數不變,左眼75度遠視,暫未見有近視情况出現。 Hailey稱滴眼藥水時沒有感到不適,「開頭有小小矇矇的,慢慢滴慣就沒有這種感覺」。其母張太稱深近視非常影響生活,亦擔心患其他眼疾,疫情下女兒多用了電子產品,每日至少3至4小時,幸無近視問題。 稱初感眼矇 滴慣後無不適 張太說女兒每晚會自行滴眼藥水,已成習慣,「近視戴着眼鏡打波游水都會有影響,她都不希望像媽媽一樣,戴眼鏡不方便」。 Read more

深近視增視網膜脫落、青光眼等風險 理大再研近視防控鏡片 每日戴8小時減慢兒童度數增長

【明報專訊】深度近視會增加患上視網膜脫落、青光眼等眼疾的風險。理工大學早年研發出光學離焦近視防控鏡片,稱有助減慢兒童近視增長達六成。大學近日再與初創公司合作,推出多一款「納米多環離焦」近視防控鏡片,適合6至18歲佩戴,讓家長有多個選擇。產品上月已開始發售,一副眼鏡售價3000至4000元。已有約10名兒童試戴新產品半年,暫無人加深超過12度近視。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訪問講座教授杜嗣河表示,今次是首次將技術應用於有框眼鏡,料能應付更多兒童的需要。產品上月已開始發售,一副眼鏡售價為3000至4000元不等。(賴俊傑攝) 深近視增加視網膜脫落、青光眼等風險 理大研近視防控鏡片 6至18歲適用 研究團隊2014年為160名8至13歲、近視100至500度的兒童做隨機雙盲臨牀實驗,讓兒童試戴光學離焦近視防控鏡片及普通眼鏡片。結果發現每日佩戴近視防控鏡片8小時的兒童,兩年後近視度數增長較佩戴普通鏡片者少達60%。 相關文章:【青光眼】與深近視息息相關?小心青光眼來襲 教你瞄準桌球兼護眼之道 10兒童試戴半年 無明顯加深近視 使用光學多環離焦技術的隱形眼鏡早年已推出市面,即以鏡片的環狀紋路在視網膜上同時投射清晰的影像和另一個不對焦的影像,以減慢近視加深的速度。研究團隊今次將概念應用到傳統鏡片。 團隊成員之一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志輝指出,實驗初期的鏡片,離焦區有明顯的凹凸不平,「好似隻CD咁,用唔到」,在結合「超精密納米多環加工技術」加工後才令離焦區過渡自然,外觀無異一般近視眼鏡。他稱由於光學設計相近,有信心能達到與先前臨牀實驗相近的減緩近視效果。視覺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梁子文表示,已有約10名兒童試戴新產品半年,暫無人加深超過12度近視,亦稱佩戴的感受良好。 相關文章:【矯視技術】LASIK或SMILE?最新激光矯視技術知多啲 深近視、老花、散光患者注意 未來研逆轉近視鏡片 理大近年曾與不同公司合作,推出近視防控隱形眼鏡及傳統眼鏡。帶領研究團隊的眼科視光學院訪問講座教授杜嗣河表示,隱形眼鏡款式不設散光度數,傳統眼鏡則可滿足有關需求。他稱今次使用了不同的光學投影技術,盼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杜希望日後能研發出可逆轉近視的鏡片,造福下一代。 Read more

世界睡眠日|你睡得好嗎?了解睡眠周期 找出失眠、鼻鼾、夜尿成因 培養助眠生活及飲食習慣

瞓得早不代表瞓得到?瞓得到亦不代表瞓得好?近月疫情嚴峻,不少人需要停工停課,更相繼收到身邊家人、朋友同事傳來染疫的消息,種種壓力下嚴重影響睡眠質素。整晚輾轉反側不能入眠?睡足一夜卻依然精神萎靡?夜尿頻頻難以一覺睡到天亮?趁着世界睡眠日(World-Sleep-Day)(3月18日),重新檢視自己的睡眠習慣,找出導致睡眠質素轉差的原因,對症下藥,改善整體睡眠和健康狀况吧! Read more

【眼敏感】家長注意小朋友眼痕常捽眼 可致結膜角膜受損、影響視力 4個紓緩眼睛敏感方法(有片)

小朋友經常眼痕、捽眼看似平常,但原來太頻密地捽眼,兼見眼睛紅腫、有小量分泌物等,都有可能是眼睛敏感的徵狀,一旦疏忽處理至影響結膜發炎、角膜受損,有機會影響視力,甚至致盲。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范舒屏醫生提醒家長,若觀察到小朋友經常眼痕、眼紅,便要盡快求醫和查找究竟是塵蟎、寵物毛髮抑或因其他濕疹、鼻敏感等所引發的問題,以便及早控制病情,減少日後復發和出現嚴重眼疾的風險。 Read more

睡眠窒息症5類人士提高警覺 初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宜考慮做睡眠測試評估

睡眠期間出現呼吸不暢,甚至窒息,自己一般難以察覺,更何况睡眠窒息症患者未必會有明顯徵狀,但卻潛在很多危機,例如睡覺時氣道出現阻塞導致窒礙呼吸,不但影響睡眠質素,令人容易疲倦及專注力變差,更可能會損害心血管健康,引發心臟病及中風等嚴重疾病。哪5類人士屬高危族呢?又有什麼警號需要留意?醫生提醒一旦出現以下情况:經常覺得疲倦、日間隨時可入睡、睡覺時不斷轉身,又或是初確診糖尿病及高血壓等人士,宜及早求醫,建議考慮接受睡眠測試,以了解問題是否源於睡眠窒息症,從而作出適切的治療方案。 Read more

40歲後有老花?白內障手術後可甩掉眼鏡?眼矇原因逐個數:青光眼、黃斑點退化、糖尿上眼

【明報專訊】「噢,醫生,我仲未有白內障!幾時先有白內障啊?幾時先可以做白內障手術啊?」提問的並非我的病人,而是我太太;她也不是問我,而是做完眼科檢查後,向眼科醫生提問。相信醫生也奇怪,怎會有人希望患白內障呢!還有她在閱讀文字和看近距離影像時,視力模糊不清;驗眼之後,證實老花。「老花」顧名思義,與老化有關。老花一般在40多歲陸續出現,而有近視的人通常較視力正常者更早有老花。值得注意的是年老眼矇成因有多種,除了白內障之外,常見還有青光眼、黃斑點退化及「糖尿上眼」。 Read more

【近視】中大研究:疫情下學童近視發病率增1.5倍 料每年度數加深80度 6至8歲視力發展黃金期 3大注意事項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香港學童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現「近視爆發式增長」,近視發病率增1.5倍,估算每年近視度數加深多近1倍。研究團隊指出,學童在疫情下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增1.8倍,建議學童每日花兩小時到戶外活動,近距離工作每半小時稍息,有助預防近視加深以至患上白內障及青光眼等相關併發症。中大研究:6至8歲學童近視發病率30%-高平常1.5倍-研究團隊由去年1月至8月疫情期間隨訪709名6至8歲兒童,另以1084名在疫情前完成3年隨訪的兒童作對照組。 Read more

小朋友近視越趨普遍 留意視力反應 預防嚴重眼疾

近視是小朋友最常見的視力問題,而深近視與其他眼疾息息相關。為讓家長更了解兒童常見眼疾的成因及治療方法,明報健康網及養和醫院舉行健康講座,邀請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范舒屏醫生進行網上直播,分享「了解小兒眼疾」資訊,保障小朋友視力健康發展。 學生戴眼鏡情況愈來愈普遍,范醫生指出有三個不良趨勢,包括近視的年齡愈來愈年輕、近視度數普遍上升,以及戴眼鏡學生的比例增加。她表示,以往較多見中學生戴眼鏡,現在約一半小學生,甚至有幼稚園學生戴眼鏡。引起近視的成因主要是父母均有近視,當父母近視達到600度或以上,子女有近視的機會較高。其次是環境因素,例如經常近距離、在燈光不足或坐姿不正下看書、看手機或電腦、缺乏戶外活動,都有可能是小朋友加深近視的成因。 Read more

夜盲症症狀:周邊視野先受損 嚴重致影響中央視力 缺乏維他命A人士勿輕視(附患者4大注意)

夜盲症的症狀是什麼呢?患者會在晚間、黑暗或光線微弱的環境中視物不清。隨着問題加深,患者後期的中央視力也有機會受影響,最終或會失明。究竟缺乏維他命A的人士,是否會較容易出現夜盲症呢?還有夜盲症有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原來先天性夜盲症病人的病因是源於視桿細胞的功能缺失所引起,因此暫時未有根治方法。雖然如此,及早發現並透過一些治療和視覺輔助,有助減少對患者的影響。 Read more

小朋友眼疾問題 近視、青光眼、白內障非小事 及早察覺慎防影響視力發展

一雙能看清世界的精靈眼睛,對小朋友的成長和學習十分重要,但亦有可能隨時成為各種眼疾和毛病的侵襲目標,影響視力。部分眼疾可以簡單地佩戴眼鏡已能解決,例如常見近視、散光等屈光不正問題;惟亦有些眼疾可以奪去小朋友視力,例如青光眼、白內障等,而俗稱「紅眼症」的結膜炎在夏天亦十分常見,家長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