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女星、KOL都分享產後利用「古法紮肚」,稱可加快收身、修復子宮、穩固內臟……教不少準媽媽躍躍欲試。
未流行古法紮肚之前,市面上已有腰封、束腹帶或盆骨帶等產品,聲稱可幫助孕婦產後收身。「古」、「今」最大分別是,前者由人手操作,聲稱效果更貼身、舒適。產後紮肚,是否真有其效?
產後紮肚,近期成為準媽媽的熱門話題,女星胡杏兒、關心妍、楊愛瑾紛紛表示產後紮肚快速收身;早前楊張新悅誕下第4胎後,每日紮肚8小時,亦稱比前3胎復元得更舒適。
聲稱助子宮歸位、收緊腰腹肌肉
現時流行的古法紮肚,紮肚師用棉質長布,由盆骨開始向上紮至胸口「雞心」位置。究竟有何好處?記者分別向私人紮肚師及紮肚公司查詢,所得的答案是可協助移位的子宮重新歸位,並為腰腹肌肉提供支撐,減輕產後腰痛。紮肚師另外指出,紮肚無助消脂減肥,但有助收緊腰腹肌肉,紮出小蠻腰。
這些紮肚療程大多同時為媽媽提供按摩,順產媽媽可在產後2至4星期,惡露差不多停止後開始紮肚;剖腹生產的則宜待6星期後,傷口痊癒了才紮。療程一般為期2至3周,每周紮5日,或按需要紮數月甚至一年,每日不超過8小時;療程費用則由數千至數萬元。
內臟歸位毋須外力 練腹收身更有效
古法紮肚,又或者腰封或盆骨帶,是否真有奇效?註冊物理治療師蘇雅賢認為,古法紮肚未必有助內臟歸位。「無研究指出紮肚有助內臟歸位。女士懷孕時,隨着胎兒成長,子宮會增大,令其他內臟移位,腹腔變得擁擠,可能令孕婦感到胃脹不適。不過,產後內臟會自然慢慢歸位,毋須外來力量幫助。」那麼紮肚能否收身?「紮肚不排除可以改變線條,不過一停止就可能打回原形,效果未必持久。」
蘇雅賢補充,無論是古法紮肚或腰封等外在支撐,效用都不及做運動。她引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Medical Sciences於2013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女士產後做腹部運動,比起單靠腰封,在腰臀比例及腹直肌距離的改善效果更明顯。「紮肚或腰封可令媽媽的腰背得到承托,短暫改善腰痠背痛,但長期紮肚可能削弱肌力。」腰腹深層肌肉愈來愈弱,盆骨底肌肉變得鬆弛,會增加腰背痛及產後失禁的風險。
有腰背痛的患者,一般建議按需要使用腰封,但不可長期使用,蘇解釋:「有些病人或因工作關係,經常要彎腰,戴上腰封保護,可紓緩腰痛;但必須提醒病人,最多只可戴兩小時,不能長期戴。」因身體有記憶,記得腰部有外力相助,肌肉變得「懶惰」,令強度減弱,反而更易出現腰痛。
註冊中醫潘咨遐亦對古法紮肚效用存疑。她說中醫文獻未有提及紮肚為產後婦女調理身體,產後調理應從內開始。「紮肚是外用方法,就算紮得幾緊,都未必有助身體復元。」潘建議產婦向中醫請教調理方法。
文:許朝茵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專題系列文章
- 雪卵存精擬修例撤10年期限 過來人41歲懷孕:信有助生育率
- 被踢出FDA健康名單:白麵包、乳酪、早餐穀物中添加糖是「元兇」?哪些食物符合新標準?
- 白蝕成因和不同治療方法 缺少色素易曬傷增皮膚癌風險
- 質子治療精準應對兒童癌症 減少長遠後遺症及對發育的影響
- 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及治療 「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 協助智選AI-MD
- 嵌甲/倒甲、捲甲、灰甲有分別?足病診療師:小心剪腳甲選鞋6個秘訣
- 諾如病毒肆虐 防護中心:急性腸胃炎活躍度高 生蠔魚生易受污染
- 【匹克球】pickleball集網球×羽毛球×乒乓球 訓練心肺手眼協調
- 照腸鏡前戒口低纖飲食服瀉藥 照後忌即吃刺激食物
- 日本諾如病毒爆發一死多人食物中毒 防護中心:高度傳染須梘液洗手 籲外遊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