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急性及慢性中耳炎成因各不同 手術處理積水、修補耳膜助復原 避免永久損聽覺
中耳炎有急性及慢性之分,病情亦可輕可重,一旦沒有及早接受治療,中耳內的積水會一直影響患者的聽覺,甚至有可能因化膿性中耳炎而引發膽脂瘤,膽脂瘤擴大會影響面神經,甚至侵蝕聽骨而永久影響聽覺。要根治中耳炎,除了用藥外,及早採取手術處理積水問題、修補耳膜,或是進行「乳突骨切除術」來處理膽脂瘤,都是拯救聽覺的關鍵。
養和醫院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頌偉醫生解釋,中耳炎即耳膜後的中耳腔發炎,並且有急性及慢性兩種之分。
急性中耳炎:鼻腔感染引起 病人耳道感疼痛
急性中耳炎主要源於患者的鼻腔感染引起,常見於小童傷風、感冒後發生。中耳內的積液會引起發炎、化膿,耳咽管被阻塞,氣壓無法平衡,病人的耳道會感覺非常疼痛,而且有機會出現發燒。
治療方法:何醫生指,會先嘗試處方抗生素等藥物,如病人未能退燒或止痛,或需採取手術處理。為病人進行耳膜穿刺手術,醫生會在耳膜上刺穿一個洞,清除積在中耳的積水及膿液,釋放壓力後,中耳不再受壓,病人的疼痛會逐漸消失並退燒。病人亦不用擔心穿了的耳膜,因為通常會自行修復。
慢性中耳炎:中耳積水影響兒童語言發展
慢性中耳炎一般再細分為兩類,有常見於小童的中耳積水,以及常見於成人的化膿性中耳炎。
何醫生指出,中耳積水跟急性中耳炎的情况相似,同樣因感染而起,但有別於急性情况,中耳內沒有膿液,亦不會發燒,只是經常有積水影響患者的聽覺。惟需注意兒童正值學習時期,類似隔層紗的聽覺會影響兒童的語言發展,以致說話時無法準確發音。
治療方法:何醫生建議,如中耳積水持續2、3個月,應讓兒童及早接受手術,否則耳膜有可能因持續受壓而貼向中耳,最後倒塌,永久損害聽力。手術會將耳膜切開,抽走積水,耳膜傷口很快會自行生長癒合,惟耳咽管功能未完全改善,有機會很快再積水,因此會在耳膜切口置入一個名為「通氣管」的細小人工管道,耳道便能靠這個人工小管通氣,幫助復原。
化膿性中耳炎:耳膜穿破屢受感染 形成膽脂瘤侵蝕聽骨損聽覺
至於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多數是成年人,何醫生指患者通常曾經歷耳膜穿破,但未有即時接受適當治療,耳膜穿破後不斷受感染,難以癒合,最終不斷積聚死皮屑在耳腔的死角位置,形成膽脂瘤(cholesteatoma)。
膽脂瘤會不斷擴大,有可能擠壓腦部組織,影響面神經;而且會不斷侵蝕附近的聽骨,嚴重影響聽覺。醫生如懷疑病人有膽脂瘤,會安排病人照電腦掃描,了解侵蝕範圍。
治療方法:何醫生表示,一旦確診,宜盡快採取手術切除會較合適。一般會採取「乳突骨切除術」(Mastoidectomy)來治療患者,醫生會先在患者耳後切開皮膚,將乳突骨切除,並清除膽脂瘤,同時會透過手術將耳道出口擴闊,以便日後從外耳道觀察時,能夠看清楚耳腔情况。
- 你還在戴口罩是焦慮?習慣?羊群心理?分析3大重要因素(醫賢心事)
-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 【難懷孕】每6對夫婦1對有不育問題 按摩肚臍下3寸關元穴 改善男士精子健康(養生帖)
- 【世界肥胖日】有效管理體重 飲食為重要關鍵 (衛生處方)
- 打網球拉傷肩膊不能發力舉高手?原來旋轉肌腱撕裂 手術修補(醫路同行)
- 【痛症】補充維他命B改善麻痺刺痛?過量攝取B1、B6、B12加重腎負荷
- 【甩骱】菠蘿蓋兩次脫位 復脫機率近100% 7類人士注意 慎防膝關節老化、膝痛
- 骨質疏鬆症增骨折風險 補鈣飲食知多啲 附高鈣食譜 (食得smart)
- 【失眠】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食出好睡眠質素?教你滅壓 放鬆練習改善抑鬱焦慮
- 【新冠康復者】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疲倦、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養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