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檢疫】須戴手帶籲勿外出 設24小時電話熱線 關於居安抗疫安排的5個問題
【明報專訊】新一波疫情染疫人數連番倍升,政府2月8日起將竹篙灣轉為社區隔離設施,提供600個單位接收陽性患者,並同步啟動「居安抗疫」計劃,安排經評估為合適的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進行為期分別14天和4天的家居檢疫。民政事務總署今日(10日)宣布,為「居安抗疫」計劃設立的24小時電話熱線(1833 019)即日起投入服務,為家居檢疫者提供支援和協助。電話熱線提供100條線,熱線中心分別設於黃大仙社區中心和荔枝角社區會堂。「居安抗疫」計劃的安排是如何呢?部分須檢疫的接觸者居家檢疫,醫療輔助隊會向他們提供快速檢測包、溫度計等,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職員會上門為他們戴手帶,但他們要自行安排起居生活所需,亦要自行倒垃圾等。關於居安抗疫安排要注意的5個問題。

本港新冠感染個案急增,多廈出現個案,其中沙田美田邨美景樓及美致樓分別發現10宗及12宗初陽,需延長圍封強檢。3幢大廈疑出現垂直傳播,同坐向單位住戶須撤離檢疫,包括圖中的藍田啟田邨啟仁樓,涉及26至35樓的15室住戶,多名居民晚上攜同行李離開。(林靄怡攝)
居家檢疫須戴手帶、自備生活所需 居安抗疫安排詳情
染疫個案急升下,醫院設施亦受壓,昨有1668人留醫,其中醫院隔離病牀使用量為1184張,使用率81.3%;隔離病房使用量為655間,使用率85%。政府今起將竹篙灣改為社區隔離設施,提供600個單位接收染疫者,主要接收年輕、有自理能力、無病徵或只有輕微病徵者,病人一般會安排獨立房間隔離。醫管局預計,病人一般5至10日可出院。
相關文章:【新冠變種】快速測試呈陽性/社區檢測中心陽性短訊通知怎辦?Omicron、Delta有潛伏期確診續增
提供快速檢測包 衛署籲居家檢疫者自律勿外出
政府今亦同步啟動「居安抗疫」計劃,安排部分須檢疫的接觸者居家檢疫,醫療輔助隊會向他們提供快速檢測包、溫度計等,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職員會上門為他們戴手帶,但他們要自行安排起居生活所需,亦要自行倒垃圾等。

籲派遞員:不要現金交收、物品放門口後離開
徐樂堅說,居家檢疫風險較在檢疫中心檢疫高,呼籲居家檢疫者自律、不要外出,外出倒垃圾亦要做好防感染措施(見表)。他又呼籲網購公司、物業管理公司等支援,使用非面對面接觸式派遞,不要用現金交收,派遞員將物品放在門口後離開,檢疫者戴好口罩才開門取件,相信傳播風險較低。
許樹昌:共用廚廁有一定風險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預計個案數目會持續上升,按現時升幅,竹篙灣隔離設施有可能本周內爆滿,或因此要啟動「居家治療」。至於居家檢疫,他認為有一定風險,如共用廁所或廚房等,但現時太多密切接觸者及家居接觸者,無其他選擇。
許樹昌認為,太多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未接種新冠疫苗,若現時改變圍堵策略,可能很多人染疫死亡,醫療系統難以承受;按新加坡情况,當地兩針疫苗接種率達九成、三針近六成,才有條件與病毒共存。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或第三針、兒童接種、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1月28日)
梁子超:檢疫者留意病徵、每日密習測試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同樣認為,短期內未必能扭轉疫情,很大可能出現逾千宗個案,至於會否繼續攀升至過萬宗,則視乎市民會否減少外出。梁認為,竹篙灣第一期隔離設施很快爆滿,當局應盡早清空竹篙灣其他期數,甚至將正在檢疫者改為家中檢疫,並尋找其他度假營或酒店檢疫。他又表示,居家檢疫問題不大,但檢疫者要留意病徵及於初期每日密集測試,由於密切接觸者感染風險較高,料出現假陽性的風險較低,若快速測試呈陽性,應盡快安排送往隔離設施。
至於居家治療,梁子超表示香港居住環境狹窄,患者在家治療容易傳染家人,或引致屋苑爆發,故屬最後手段。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 【戒煙】調查:中學生吸電子煙比率增0.3%有上升趨勢 傳統煙吸煙率減 年內推「煙草終局」時間表
- 【新冠疫苗】第4針保護力僅多兩月?劉宇隆:18至59歲人士接種3針染疫出現重症及死亡機率接近零 長者長期病者宜打4劑
- 【猴痘】猴痘症狀似天花 患者出現發燒、頭痛、皮疹蔓延 可持續21天 兒童易併發症 世衛:天花疫苗85%保護力 歐美多國續爆發
- 【新冠病毒】英國研究:曾感染其他冠狀病毒康復者或防新冠 記憶T細胞有交叉免疫反應 港兒科醫生憂少接觸病毒或增日後染流感重症風險
- 【新冠疫情】港5月5個飲食爆疫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涉Omicron BA.2.2亞型 即時繁殖率升破1 港大學者料2至4周後現第六波
- 【新冠康復者】中大研究長新冠 逾三成出現失眠 四成慢性疲勞 附3個入睡貼士
- 【新冠後遺症】新冠患者發病逾年仍有長新冠症狀?常見症狀:疲倦、肌肉痛、睡眠困難等 英研究:3類人士要注意
- 【新冠康復者】9%兒童及青少年癒後覆診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 症狀持續12周屬「長新冠」
- 【新冠疫苗】料1萬人接種3針新冠疫苗抗體水平仍不足 孔繁毅:免疫力弱者染疫體內病毒長期未清 可致病毒出現變種
- 【新冠變種】Omicron有75分支 港輸入個案涉Omicron亞系3變種 許樹昌:傳染力或與BA.2相若 BA.2.10個案Ct值19至27仍有傳染性
【明報專訊】新一波疫情染疫人數連番倍升,政府2月8日起將竹篙灣轉為社區隔離設施,提供600個單位接收陽性患者,並同步啟動「居安抗疫」計劃,安排經評估為合適的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進行為期分別14天和4天的家居檢疫。民政事務總署今日(10日)宣布,為「居安抗疫」計劃設立的24小時電話熱線(1833 019)即日起投入服務,為家居檢疫者提供支援和協助。電話熱線提供100條線,熱線中心分別設於黃大仙社區中心和荔枝角社區會堂。「居安抗疫」計劃的安排是如何呢?部分須檢疫的接觸者居家檢疫,醫療輔助隊會向他們提供快速檢測包、溫度計等,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職員會上門為他們戴手帶,但他們要自行安排起居生活所需,亦要自行倒垃圾等。關於居安抗疫安排要注意的5個問題。
居家檢疫須戴手帶、自備生活所需 居安抗疫安排詳情
染疫個案急升下,醫院設施亦受壓,昨有1668人留醫,其中醫院隔離病牀使用量為1184張,使用率81.3%;隔離病房使用量為655間,使用率85%。政府今起將竹篙灣改為社區隔離設施,提供600個單位接收染疫者,主要接收年輕、有自理能力、無病徵或只有輕微病徵者,病人一般會安排獨立房間隔離。醫管局預計,病人一般5至10日可出院。
相關文章:【新冠變種】快速測試呈陽性/社區檢測中心陽性短訊通知怎辦?Omicron、Delta有潛伏期確診續增
提供快速檢測包 衛署籲居家檢疫者自律勿外出
政府今亦同步啟動「居安抗疫」計劃,安排部分須檢疫的接觸者居家檢疫,醫療輔助隊會向他們提供快速檢測包、溫度計等,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職員會上門為他們戴手帶,但他們要自行安排起居生活所需,亦要自行倒垃圾等。
籲派遞員:不要現金交收、物品放門口後離開
徐樂堅說,居家檢疫風險較在檢疫中心檢疫高,呼籲居家檢疫者自律、不要外出,外出倒垃圾亦要做好防感染措施(見表)。他又呼籲網購公司、物業管理公司等支援,使用非面對面接觸式派遞,不要用現金交收,派遞員將物品放在門口後離開,檢疫者戴好口罩才開門取件,相信傳播風險較低。
許樹昌:共用廚廁有一定風險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預計個案數目會持續上升,按現時升幅,竹篙灣隔離設施有可能本周內爆滿,或因此要啟動「居家治療」。至於居家檢疫,他認為有一定風險,如共用廁所或廚房等,但現時太多密切接觸者及家居接觸者,無其他選擇。
許樹昌認為,太多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未接種新冠疫苗,若現時改變圍堵策略,可能很多人染疫死亡,醫療系統難以承受;按新加坡情况,當地兩針疫苗接種率達九成、三針近六成,才有條件與病毒共存。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或第三針、兒童接種、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1月28日)
梁子超:檢疫者留意病徵、每日密習測試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同樣認為,短期內未必能扭轉疫情,很大可能出現逾千宗個案,至於會否繼續攀升至過萬宗,則視乎市民會否減少外出。梁認為,竹篙灣第一期隔離設施很快爆滿,當局應盡早清空竹篙灣其他期數,甚至將正在檢疫者改為家中檢疫,並尋找其他度假營或酒店檢疫。他又表示,居家檢疫問題不大,但檢疫者要留意病徵及於初期每日密集測試,由於密切接觸者感染風險較高,料出現假陽性的風險較低,若快速測試呈陽性,應盡快安排送往隔離設施。
至於居家治療,梁子超表示香港居住環境狹窄,患者在家治療容易傳染家人,或引致屋苑爆發,故屬最後手段。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 【戒煙】調查:中學生吸電子煙比率增0.3%有上升趨勢 傳統煙吸煙率減 年內推「煙草終局」時間表
- 【新冠疫苗】第4針保護力僅多兩月?劉宇隆:18至59歲人士接種3針染疫出現重症及死亡機率接近零 長者長期病者宜打4劑
- 【猴痘】猴痘症狀似天花 患者出現發燒、頭痛、皮疹蔓延 可持續21天 兒童易併發症 世衛:天花疫苗85%保護力 歐美多國續爆發
- 【新冠病毒】英國研究:曾感染其他冠狀病毒康復者或防新冠 記憶T細胞有交叉免疫反應 港兒科醫生憂少接觸病毒或增日後染流感重症風險
- 【新冠疫情】港5月5個飲食爆疫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涉Omicron BA.2.2亞型 即時繁殖率升破1 港大學者料2至4周後現第六波
- 【新冠康復者】中大研究長新冠 逾三成出現失眠 四成慢性疲勞 附3個入睡貼士
- 【新冠後遺症】新冠患者發病逾年仍有長新冠症狀?常見症狀:疲倦、肌肉痛、睡眠困難等 英研究:3類人士要注意
- 【新冠康復者】9%兒童及青少年癒後覆診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 症狀持續12周屬「長新冠」
- 【新冠疫苗】料1萬人接種3針新冠疫苗抗體水平仍不足 孔繁毅:免疫力弱者染疫體內病毒長期未清 可致病毒出現變種
- 【新冠變種】Omicron有75分支 港輸入個案涉Omicron亞系3變種 許樹昌:傳染力或與BA.2相若 BA.2.10個案Ct值19至27仍有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