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孕婦可否接種疫苗? 美研究:BioNTech莫德納有效保護母嬰 港專家建議高風險孕婦先諮詢醫生
【明報專訊】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及麻省總醫院等學者周四(25日)在《美國婦產科雜誌》發表研究,指BioNTech-輝瑞或莫德納疫苗有效保護孕婦及哺乳期的女性,並能將抗體傳給下一代。另外,美國婦產科學會最新建議指出,不應限制孕婦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且哺乳婦女都可接種。本港專家表示,香港現建議高風險孕婦,如年滿35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免疫力低等,諮詢醫生後可考慮打針。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已接種第一劑BioNTech復必泰疫苗怎辦?4個問題你要知 衛生署:勿溝針轉打科興疫苗 仍在研究階段
美研究:BioNTech莫德納有效保護母嬰
有關研究樣本來自去年12月17日至今年3月2日,學者研究84名孕婦、31名哺乳期女性和16名沒懷孕女性,發現相較沒懷孕女性,孕婦和哺乳期女性的疫苗引起抗體水平相同,抗體水平明顯高於懷孕期間感染新冠病毒而引起的抗體水平。而且從分析母乳和胎盤樣本發現女性會將這些抗體傳遞給新生兒,但需進一步研究抗體能在嬰兒持續多長時間。
美婦產科學會:孕婦可接種疫苗
另外,美國婦產科學會最新建議指出,不應限制孕婦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且哺乳婦女都可接種。本港專家表示,香港現建議高風險孕婦,如年滿35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免疫力低等,諮詢醫生後可考慮打針,但目前不建議孕婦打科興疫苗,建議高風險孕婦考慮打BioNTech。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接種BioNTech、科興和港預先採購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5個問題 對抗變種病毒?確診康復者再感染風險?疫苗對長者保護見成效嗎?
孕婦重症死亡風險高 擬懷孕者倡接種
美國目前批准BioNTech、莫德納、強生3款新冠疫苗在當地緊急使用,根據美國婦產科學會3月最新指引,感染新冠病毒並有病徵的孕婦,出現需要深切治療和死亡的風險高於非孕婦;若有肥胖與糖尿病的孕婦風險更高。
該學會表示,不應限制孕婦接種新冠疫苗,哺乳的婦女都可接種;又稱疫苗與不育症有關的說法已被科學證據反駁,建議考慮懷孕的合資格婦女接種。
港專家:較高風險孕婦應先諮詢醫生
衛生署回覆查詢表示,根據科興說明書,準備懷孕、懷孕期間和餵哺母乳的婦女均不應接種該疫苗。至於BioNTech,懷孕期間或正哺乳的婦女接種不是常規建議,如需接種應先諮詢醫生。政府會繼續監察最新發展,適時更新接種建議。
中大婦產科學系教授潘昭頤表示,由於英美疫情較嚴重,對於孕婦接種疫苗的態度較積極,而本港基於疫情較穩定,過去一年僅約40名孕婦確診,且目前無孕婦打針的第3期隨機對照臨牀研究數據,故本港暫建議較高風險孕婦在諮詢醫生後可考慮打針,包括年滿35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免疫力低、哮喘、有長期腎病、吸煙者等;由於科興指引不建議孕婦接種,目前只建議高風險的孕婦打BioNTech。
何栢良建議計劃懷孕婦女先接種疫苗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引述美國數據指出,當地由去年底起已有逾5萬名孕婦接種疫苗,暫時未見有風險信號。他又鼓勵計劃懷孕的婦女先接種疫苗,在打第二針兩三星期後再恢復懷孕計劃,家人亦應接種,以達免疫屏障。
(路透社/每日鏡報)
(抗疫新階段)
- 新冠疫苗非建議每年或定期打加強劑 接種新建議:未染疫6個月至17歲應打齊3針
- 孔繁毅:第五波兩類高危群組染疫後體內病毒難清除 或需集中照顧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 【胃酸倒流】 研究:電子支架經口腔植入食道 以電刺激調節胃酸倒流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 高血壓患者運動中途暈倒不治 醫生:感異常氣喘作悶頭暈即停運動 勿自行配藥
-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 全球兩成兒童患濕疹 港大等研究發現有生物製劑可改善基因突變嚴重過敏患者皮膚痕癢病情
- 調查:婦女不運動4大原因 96%未達世衛每周150分鐘帶氧運動標準
-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