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及麻省總醫院等學者周四(25日)在《美國婦產科雜誌》發表研究,指BioNTech-輝瑞或莫德納疫苗有效保護孕婦及哺乳期的女性,並能將抗體傳給下一代。另外,美國婦產科學會最新建議指出,不應限制孕婦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且哺乳婦女都可接種。本港專家表示,香港現建議高風險孕婦,如年滿35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免疫力低等,諮詢醫生後可考慮打針。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已接種第一劑BioNTech復必泰疫苗怎辦?4個問題你要知 衛生署:勿溝針轉打科興疫苗 仍在研究階段
美研究:BioNTech莫德納有效保護母嬰
有關研究樣本來自去年12月17日至今年3月2日,學者研究84名孕婦、31名哺乳期女性和16名沒懷孕女性,發現相較沒懷孕女性,孕婦和哺乳期女性的疫苗引起抗體水平相同,抗體水平明顯高於懷孕期間感染新冠病毒而引起的抗體水平。而且從分析母乳和胎盤樣本發現女性會將這些抗體傳遞給新生兒,但需進一步研究抗體能在嬰兒持續多長時間。
美婦產科學會:孕婦可接種疫苗
另外,美國婦產科學會最新建議指出,不應限制孕婦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且哺乳婦女都可接種。本港專家表示,香港現建議高風險孕婦,如年滿35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免疫力低等,諮詢醫生後可考慮打針,但目前不建議孕婦打科興疫苗,建議高風險孕婦考慮打BioNTech。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接種BioNTech、科興和港預先採購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5個問題 對抗變種病毒?確診康復者再感染風險?疫苗對長者保護見成效嗎?
孕婦重症死亡風險高 擬懷孕者倡接種
美國目前批准BioNTech、莫德納、強生3款新冠疫苗在當地緊急使用,根據美國婦產科學會3月最新指引,感染新冠病毒並有病徵的孕婦,出現需要深切治療和死亡的風險高於非孕婦;若有肥胖與糖尿病的孕婦風險更高。
該學會表示,不應限制孕婦接種新冠疫苗,哺乳的婦女都可接種;又稱疫苗與不育症有關的說法已被科學證據反駁,建議考慮懷孕的合資格婦女接種。
港專家:較高風險孕婦應先諮詢醫生
衛生署回覆查詢表示,根據科興說明書,準備懷孕、懷孕期間和餵哺母乳的婦女均不應接種該疫苗。至於BioNTech,懷孕期間或正哺乳的婦女接種不是常規建議,如需接種應先諮詢醫生。政府會繼續監察最新發展,適時更新接種建議。
中大婦產科學系教授潘昭頤表示,由於英美疫情較嚴重,對於孕婦接種疫苗的態度較積極,而本港基於疫情較穩定,過去一年僅約40名孕婦確診,且目前無孕婦打針的第3期隨機對照臨牀研究數據,故本港暫建議較高風險孕婦在諮詢醫生後可考慮打針,包括年滿35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免疫力低、哮喘、有長期腎病、吸煙者等;由於科興指引不建議孕婦接種,目前只建議高風險的孕婦打BioNTech。
何栢良建議計劃懷孕婦女先接種疫苗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引述美國數據指出,當地由去年底起已有逾5萬名孕婦接種疫苗,暫時未見有風險信號。他又鼓勵計劃懷孕的婦女先接種疫苗,在打第二針兩三星期後再恢復懷孕計劃,家人亦應接種,以達免疫屏障。
(路透社/每日鏡報)
(抗疫新階段)
專題系列文章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
- 消委報告:18款防曬妝前底霜成分或擾內分泌
- 雪卵存精擬修例撤10年期限 過來人41歲懷孕:信有助生育率
- 諾如病毒肆虐 防護中心:急性腸胃炎活躍度高 生蠔魚生易受污染
- 日本諾如病毒爆發一死多人食物中毒 防護中心:高度傳染須梘液洗手 籲外遊警惕
- 關注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率 減患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風險
- RSV經飛沫傳播 孕婦應否接種RSV疫苗?副作用、風險知多啲
- 養和「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為4類病人提供手術資助 獲李嘉誠基金會捐款逾百病人受惠 現接受申請
- 【流感高峰期】流感快測要用得精明有效?外遊用快測結果求醫有參考價值?
- 消委報告:12嬰兒護臀膏或致過敏、尿布疹惡化 患濕疹皮膚有傷口須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