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胸肺物理治療涉及胸肺部位運動、四肢動作及呼吸節奏等範疇。陳婉婷表示,不少慢性肺病病人的肩頸肌肉常處於緊張狀態,亦有上肢乏力的情况,因此胸肺物理治療包含呼吸運動、帶氧運動、上肢鍛煉運動及伸展運動四大部分。
她表示,綜合研究數據,每周3至5次、每次約半小時的胸肺復康運動,在8至12周後,可助患者改善運動耐力、肌力及氣促,「但不是8星期完成課程後,毋須再運動。我們希望病人在接受物理治療時,掌握運動模式,回家自行持續練習」。
呼吸運動:腹式呼吸
做法:選擇舒適姿勢,放鬆身體。手放上腹,吸氣時放鬆腹部肌肉,慢慢將空氣吸入肺的底部,腹部自然隆起。然後慢慢呼氣
次數:每組5至10次,每日做3組
目的:有助肺部擴張,放慢呼吸節奏,作深層呼吸
帶氧運動
1. 踏步運動
做法:左右腳交替原地踏步。體力或平衡較差的病人,可以坐在椅子上踏步
2. 踏級運動
做法:左右腳交替,踏上踏落階級
次數: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鐘。如果不能持續30分鐘,可分段進行,中間稍作休息
目的:改善心肺功能,減低疲勞
伸展運動:胸肌伸展
做法:雙手放於頭後,深深吸一口氣,雙手盡量向後伸展,胸口有輕微拉扯感時,停留10秒;之後將兩手肘向前接合,同時呼氣。過程中,記緊保持正常呼吸,切勿閉氣,以免血壓上升
次數:每次停留10秒,每組10次,每日做3組
目的:氣促患者,容易長期屈曲身體來呼吸,令胸肌繃緊,更難擴張肺部來呼吸。伸展運動可紓緩肩頸肌肉繃緊,同時有助肺部擴張,減少氣促
上肢鍛煉運動
1. 二頭肌鍛煉
做法:手握水樽或啞鈴,手放身體旁邊。先深深吸一口氣,屈曲手肘同時呼氣。保持動作5秒,其間正常呼吸,然後慢慢伸直手肘返回原位,同時呼氣。左右手各重複動作6至12次
2. 三頭肌鍛煉
做法:右手握水樽或啞鈴,舉起;用左手固定右手手肘,右手屈曲並停留5秒;然後慢慢伸直手肘。左右手各重複動作6至12次
次數:訓練重量及重複次數因人而異,練習前宜先諮詢物理治療師;一般建議每 6至12次為1組,每天完成2至4組動作
目的:部分病人因氣促或缺乏運動,上肢肌力較弱,甚至無力拿起細小物件。運動有助訓練肌力,減少對其日常生活的影響
注意事項:切忌閉氣 免谷爆肺膜
胸肺物理治療運動的動作看似簡單,但當中有不少注意事項,並非適合所有慢性肺病患者。陳婉婷表示,年紀較大的患者,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退化性痛症等。治療師安排運動時,亦會考慮以上因素,如患者有退化性膝痛,未必適合做踏級運動。
除了患者身體狀况,物理治療師安排運動前,會與患者溝通,了解其需要及運動目標。假設患者回家需步行樓梯,但因氣促而造成困難,在這情况下,物理治療師會特別加強心肺及下肢肌力訓練。
林冰表示,病人復康運動中,或會有舉重動作,其間切忌閉氣出力,須同時保持正常呼吸,以免閉氣期間,肺部脹大,令肺膜有爆裂風險。慢性肺病病人同時不適合講求爆炸力的運動,復康運動時亦應量力而為,不宜勉強,「在行樓梯練習時,不要想着還有一、兩級樓梯就到,然後行到氣絕」。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 美研究:新冠疫後加速腦成熟 女孩大腦皮層變薄加快逾4年 或與抑鬱焦慮有關
- 慎防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 處理淡水魚後傷口發炎、發燒應即求醫 3招預防
- 【冬季流感】香港醫學會呼籲市民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 本港三成新手媽媽有產後抑鬱 研究:有薪產假增 產後婦女抑鬱徵狀減22%
- 【開學】學童健康使用電子產品 護眼3「B」法則家長都要識
- 開學在即 學生精神健康注意4R:休息、人際關係、放鬆、抗抗力
- 相隔9300公里做活豬胃手術 中大瑞士院校合研磁控內窺鏡技術 冀治偏遠地區病人
- 日本兩食物中毒案:餐後腹瀉驗出痢疾桿菌 旅館泉水疑受諾如病毒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