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港大研究:確診者可1傳4 如未防疫時 梁卓偉:港首現「持續本土爆發」 袁國勇:市民「防疫疲勞」

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估計,社區現時有最少五六十個隱形個案,是本港自疫情以來首次有「持續本土爆發」,東九龍及沙田為高風險地區,建議為東九龍所有老人院檢測病毒。(林靄怡攝)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本地確診個案急升,港大研究推算現時本港每名本地確診者可感染3至4人,情况如未有防疫措施時水平。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表示,現時是香港首次正式有「持續本土爆發」,東九龍及沙田為高風險地區,倡為東九龍所有老人院檢測病毒。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則稱,市民進入「防疫疲勞」,強調要帶口罩、做好手部衛生;若市民沒防疫意志,「政府搞乜都無用」。
稱變種後傳播率升三成 港現高於武漢1月底
梁卓偉昨在商台《政好星期天》表示,最新統計數字推算本港新冠病毒本地個案的即時傳播率為超過3、近乎4的水平,即每名確診者可傳染3至4人。他稱首現疫情的武漢在1月底封城前,其即時傳播率為2.5至3。梁解釋,由於有研究顯示病毒變種後傳播率比以前高三成,故現時本港即時傳播率比武漢1月底時高,形容「有如疫症初期未有(防疫)措施的水平」。
倡東九老人院全檢測
梁卓偉估計,社區現時有最少五六十個隱形個案,是本港自疫情以來首次有「持續本土爆發」。他說本港有兩個高風險地理群組,分別是東九龍及沙田,東九龍特別令人擔心,因是全港其中一個最老化及貧窮的地區,老人院數目較多;若老人染疫,重症比率及死亡率比年輕人高幾倍。他建議為東九龍所有老人院做檢測,「是穩妥的策略」。另外,他相信由早前沙田瀝源邨的染疫群組開始,社區一直有隱形傳播鏈未檢測出來。
梁卓偉又說,昨日是他「第一次去講真係好嚴重」,希望市民重拾防疫精神;「每日幾十幾十新症入去,會打亂醫管局負荷」,公共衛生系統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袁國勇在無綫《講清講楚》表示,留意到市民出現「防疫疲勞」,或要到好多病人、多人死亡,市民警覺才提升。他提到3月時已驗出七成半病毒已變種,但不太感受到有影響傳播或病情,認為是「防疫鬆下來」導致爆發。
袁:司機食肆可拒接無口罩者
節目中袁國勇多次強調市民要戴口罩、做好手部衛生、只買外賣,「最大問題不是出街見人」,而是社交時有否做足防疫措施。被問到應否立法強制戴口罩,他認為「唔可行,(不可能)逐個捉去鬧」,但認為若果有人不戴口罩乘搭的士、小巴,司機可拒載,食肆亦可不歡迎沒戴口罩者光顧。
袁國勇又說,政府措施的成功是靠市民防疫意志及心態,若市民沒有意志,「政府搞乜都無用」。
- 【新冠疫苗】首批抵港BioNTech疫苗德國生產 接種前5類人士應先諮詢醫護意見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 【新冠疫苗】科興疫苗臨牀有效率由50.38%提升至70% 許樹昌:僅逾千人參與測試 數據太混亂
- 【新冠肺炎】本港兩周確診逾660宗本地個案 油麻地、深水埗、九龍城佔多 梁子超:疫情響反彈警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本地確診個案急升,港大研究推算現時本港每名本地確診者可感染3至4人,情况如未有防疫措施時水平。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表示,現時是香港首次正式有「持續本土爆發」,東九龍及沙田為高風險地區,倡為東九龍所有老人院檢測病毒。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則稱,市民進入「防疫疲勞」,強調要帶口罩、做好手部衛生;若市民沒防疫意志,「政府搞乜都無用」。
稱變種後傳播率升三成 港現高於武漢1月底
梁卓偉昨在商台《政好星期天》表示,最新統計數字推算本港新冠病毒本地個案的即時傳播率為超過3、近乎4的水平,即每名確診者可傳染3至4人。他稱首現疫情的武漢在1月底封城前,其即時傳播率為2.5至3。梁解釋,由於有研究顯示病毒變種後傳播率比以前高三成,故現時本港即時傳播率比武漢1月底時高,形容「有如疫症初期未有(防疫)措施的水平」。
倡東九老人院全檢測
梁卓偉估計,社區現時有最少五六十個隱形個案,是本港自疫情以來首次有「持續本土爆發」。他說本港有兩個高風險地理群組,分別是東九龍及沙田,東九龍特別令人擔心,因是全港其中一個最老化及貧窮的地區,老人院數目較多;若老人染疫,重症比率及死亡率比年輕人高幾倍。他建議為東九龍所有老人院做檢測,「是穩妥的策略」。另外,他相信由早前沙田瀝源邨的染疫群組開始,社區一直有隱形傳播鏈未檢測出來。
梁卓偉又說,昨日是他「第一次去講真係好嚴重」,希望市民重拾防疫精神;「每日幾十幾十新症入去,會打亂醫管局負荷」,公共衛生系統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袁國勇在無綫《講清講楚》表示,留意到市民出現「防疫疲勞」,或要到好多病人、多人死亡,市民警覺才提升。他提到3月時已驗出七成半病毒已變種,但不太感受到有影響傳播或病情,認為是「防疫鬆下來」導致爆發。
袁:司機食肆可拒接無口罩者
節目中袁國勇多次強調市民要戴口罩、做好手部衛生、只買外賣,「最大問題不是出街見人」,而是社交時有否做足防疫措施。被問到應否立法強制戴口罩,他認為「唔可行,(不可能)逐個捉去鬧」,但認為若果有人不戴口罩乘搭的士、小巴,司機可拒載,食肆亦可不歡迎沒戴口罩者光顧。
袁國勇又說,政府措施的成功是靠市民防疫意志及心態,若市民沒有意志,「政府搞乜都無用」。
- 【新冠疫苗】首批抵港BioNTech疫苗德國生產 接種前5類人士應先諮詢醫護意見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 【新冠疫苗】科興疫苗臨牀有效率由50.38%提升至70% 許樹昌:僅逾千人參與測試 數據太混亂
- 【新冠肺炎】本港兩周確診逾660宗本地個案 油麻地、深水埗、九龍城佔多 梁子超:疫情響反彈警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