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流牙血非熱氣 了解牙周病先兆 原來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有密切關係
刷牙時流牙血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一般都會以為是「熱氣」,認為過兩天便會好,因而忽視這有機會是牙周病的先兆!牙周病早期並無明顯病徵,容易被忽視,亦未必知道原來牙周病竟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有密切關係。
相關文章:【牙周病、蛀牙】牙痛慘過大病 牙齒問題成因多 世界口腔健康日:好好保護32顆牙齒 0蛀牙
牙周病:牙菌膜積聚致牙齦發炎 流牙血等 4徵狀應及早求醫
養和醫院牙周治療科專科醫生馮建裕醫生表示,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的牙齦、牙骨及結締組織等出現慢性發炎。當牙齒清潔不足,就會令牙菌膜積聚於牙齒的表面和牙齦邊緣隙縫,由於牙菌膜內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附近牙齦組織,引致牙齦發炎,加上牙菌膜會被口水鈣化,更會形成牙石,令牙周病惡化。
馮醫生指出,此時其實只要做好基本口腔護理、牙縫清潔等步驟,一般都可以回復牙齦健康,但如果處理不當,牙齦發炎持續,則會令原本緊附牙腳表面的牙齦與牙腳分離,形成「牙周袋」,讓食物殘渣、牙菌膜和牙石更容易積聚,長遠牙齦邊緣會慢慢萎縮,稱為「失去牙齦附著」(Loss of Attachment),受影響的組織便無法復原。
要避免牙周病惡化,馮醫生提醒,當發現刷牙時牙齦出血、口腔有異味、牙齦變暗紅或瘀紅色、牙齦腫脹等徵狀時,應及早見牙醫。單憑肉眼很多時都不能診斷是否有牙周袋,牙醫會以牙周袋探針間尺量度牙齒周圍,以找出牙周袋的位置及深度,需要時或會使用X光。

牙周病早期並無明顯病徵,流牙血等徵狀更容易被忽視!原來牙周病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有密切關係。
心絞痛引起的牙痛 患者多左側牙床或面頰疼痛
牙齒問題除了因清潔不當所致,也有機會與心臟問題有關。馮醫生指出,不少人誤以為牙痛只是普通牙患,忽略了心臟疾病的可能性。研究顯示,三成心臟病患者會出現非典型的心絞痛徵狀,而牙痛有機會是心絞痛所引起反射性疼痛(Referred Pain)。與一般牙痛不同,反射性疼痛會令患者出現牙床的一側或兩側疼痛,以左側為多,有時痛楚甚至擴至面頰,但牙齦與臉頰都不會紅腫,服食消炎止痛藥後情况不會減輕,反而會更嚴重。若出現上述徵狀,應諮詢牙醫或專科醫生意見。
相關文章:【通波仔/搭橋】冠心病成因及6個高危因素 早期血管收窄病徵不明顯 增病發猝死風險 手術後須妥善控制三高及戒煙
牙周病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
此外,牙周病跟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有相近的風險因素,例如吸煙、壓力、肥胖、糖尿、不良飲食習慣等。有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患上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比非牙周病患者高一倍。馮醫生解釋,當患有牙周病時牙肉出血發炎,牙周病的細菌可隨着血液,在提供心臟營養的冠狀動脈腔內形成菌斑,長遠會造成血栓。當冠狀動脈受到血栓阻塞,會令心臟缺氧,導致心肌梗塞;當血管栓塞發生在細小的腦血管時,便會導致中風,情况不容忽視。
牙周炎加劇糖尿病病情
另一與牙周病相關的是糖尿病,有研究指出,糖尿病人患牙周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9倍;牙周炎病人有糖尿病的比例,亦比非牙周炎患者的比例高近兩倍。馮醫生表示,糖尿病患者傷口一般較難痊癒,而牙周病其實是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因此牙周病與糖尿病其實是雙向的。事實上,牙周炎已是除了糖尿腳、糖尿眼外,第六種糖尿病可引起的慢性併發症。
馮醫生指出,同時患有牙周病和糖尿病的病人,病情相對較嚴重,日後治療牙周炎的成效及復原能力亦會較差,加上牙周炎所產生的毒素會降低胰島素功效,加劇糖尿病病情,因此糖尿病人應更注意牙齒清潔,避免牙周病,如出現牙周問題亦應及早求醫接受治療。成功治療牙周病有助降低糖化血紅素,亦可降低病人對使用胰島素或降血糖藥物的依賴,可謂一舉兩得。
- 【風濕科】長期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綜合症可引發關節痛、血管炎 女性尤其注意
- 為免新冠後遺症 兒童及青少年完整接種新冠疫苗「刻不容緩」
-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 【世界高血壓日】你的血壓標準嗎?血壓失控或致中風?預防嚴重併發症從定期監測、調節生活習慣入手
- 【新冠疫苗】研究:曾感染原始病毒新冠康復者 接種一針復必泰疫苗對Omicron BA.2中和抗體水平較接種三針高
- 【消化不良】胃氣脹、胃痛、胃酸倒流 氣滯皆因暴飲暴食、思慮過度?中醫教改善脾胃氣滯
- 【世界哮喘日】哮喘會「斷尾」嗎?自發緩解較常見於青春期(醫路同行)
- 心臟起搏器知多啲 24小時監察心跳 自動急救心臟 心律不正、心臟衰竭患者植入起搏器有不同
- 間質性肺病成因多 可致乾咳、呼吸困難、肺功能轉差 及早發現藥物控制免惡化
-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行為易有變?非藥物治療緩減腦退化 拆解與無記性、認知障礙症分別
刷牙時流牙血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一般都會以為是「熱氣」,認為過兩天便會好,因而忽視這有機會是牙周病的先兆!牙周病早期並無明顯病徵,容易被忽視,亦未必知道原來牙周病竟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有密切關係。
相關文章:【牙周病、蛀牙】牙痛慘過大病 牙齒問題成因多 世界口腔健康日:好好保護32顆牙齒 0蛀牙
牙周病:牙菌膜積聚致牙齦發炎 流牙血等 4徵狀應及早求醫
養和醫院牙周治療科專科醫生馮建裕醫生表示,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的牙齦、牙骨及結締組織等出現慢性發炎。當牙齒清潔不足,就會令牙菌膜積聚於牙齒的表面和牙齦邊緣隙縫,由於牙菌膜內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附近牙齦組織,引致牙齦發炎,加上牙菌膜會被口水鈣化,更會形成牙石,令牙周病惡化。
馮醫生指出,此時其實只要做好基本口腔護理、牙縫清潔等步驟,一般都可以回復牙齦健康,但如果處理不當,牙齦發炎持續,則會令原本緊附牙腳表面的牙齦與牙腳分離,形成「牙周袋」,讓食物殘渣、牙菌膜和牙石更容易積聚,長遠牙齦邊緣會慢慢萎縮,稱為「失去牙齦附著」(Loss of Attachment),受影響的組織便無法復原。
要避免牙周病惡化,馮醫生提醒,當發現刷牙時牙齦出血、口腔有異味、牙齦變暗紅或瘀紅色、牙齦腫脹等徵狀時,應及早見牙醫。單憑肉眼很多時都不能診斷是否有牙周袋,牙醫會以牙周袋探針間尺量度牙齒周圍,以找出牙周袋的位置及深度,需要時或會使用X光。
心絞痛引起的牙痛 患者多左側牙床或面頰疼痛
牙齒問題除了因清潔不當所致,也有機會與心臟問題有關。馮醫生指出,不少人誤以為牙痛只是普通牙患,忽略了心臟疾病的可能性。研究顯示,三成心臟病患者會出現非典型的心絞痛徵狀,而牙痛有機會是心絞痛所引起反射性疼痛(Referred Pain)。與一般牙痛不同,反射性疼痛會令患者出現牙床的一側或兩側疼痛,以左側為多,有時痛楚甚至擴至面頰,但牙齦與臉頰都不會紅腫,服食消炎止痛藥後情况不會減輕,反而會更嚴重。若出現上述徵狀,應諮詢牙醫或專科醫生意見。
相關文章:【通波仔/搭橋】冠心病成因及6個高危因素 早期血管收窄病徵不明顯 增病發猝死風險 手術後須妥善控制三高及戒煙
牙周病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
此外,牙周病跟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有相近的風險因素,例如吸煙、壓力、肥胖、糖尿、不良飲食習慣等。有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患上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比非牙周病患者高一倍。馮醫生解釋,當患有牙周病時牙肉出血發炎,牙周病的細菌可隨着血液,在提供心臟營養的冠狀動脈腔內形成菌斑,長遠會造成血栓。當冠狀動脈受到血栓阻塞,會令心臟缺氧,導致心肌梗塞;當血管栓塞發生在細小的腦血管時,便會導致中風,情况不容忽視。
牙周炎加劇糖尿病病情
另一與牙周病相關的是糖尿病,有研究指出,糖尿病人患牙周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9倍;牙周炎病人有糖尿病的比例,亦比非牙周炎患者的比例高近兩倍。馮醫生表示,糖尿病患者傷口一般較難痊癒,而牙周病其實是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因此牙周病與糖尿病其實是雙向的。事實上,牙周炎已是除了糖尿腳、糖尿眼外,第六種糖尿病可引起的慢性併發症。
馮醫生指出,同時患有牙周病和糖尿病的病人,病情相對較嚴重,日後治療牙周炎的成效及復原能力亦會較差,加上牙周炎所產生的毒素會降低胰島素功效,加劇糖尿病病情,因此糖尿病人應更注意牙齒清潔,避免牙周病,如出現牙周問題亦應及早求醫接受治療。成功治療牙周病有助降低糖化血紅素,亦可降低病人對使用胰島素或降血糖藥物的依賴,可謂一舉兩得。
- 【風濕科】長期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綜合症可引發關節痛、血管炎 女性尤其注意
- 為免新冠後遺症 兒童及青少年完整接種新冠疫苗「刻不容緩」
-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 【世界高血壓日】你的血壓標準嗎?血壓失控或致中風?預防嚴重併發症從定期監測、調節生活習慣入手
- 【新冠疫苗】研究:曾感染原始病毒新冠康復者 接種一針復必泰疫苗對Omicron BA.2中和抗體水平較接種三針高
- 【消化不良】胃氣脹、胃痛、胃酸倒流 氣滯皆因暴飲暴食、思慮過度?中醫教改善脾胃氣滯
- 【世界哮喘日】哮喘會「斷尾」嗎?自發緩解較常見於青春期(醫路同行)
- 心臟起搏器知多啲 24小時監察心跳 自動急救心臟 心律不正、心臟衰竭患者植入起搏器有不同
- 間質性肺病成因多 可致乾咳、呼吸困難、肺功能轉差 及早發現藥物控制免惡化
-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行為易有變?非藥物治療緩減腦退化 拆解與無記性、認知障礙症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