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搭橋手術後病人逾8%心臟病復發 13%再心絞痛 9.7%須再搭橋或通波仔 控制壞膽固醇至關重要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胸外科團隊追蹤309名曾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病人12至13年,分析病人死亡、心絞痛復發、再次接受搭橋或「通波仔」等情况,發現他們體內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如能維持低於2.3 mmol/l已屬理想。然而,本港目前臨牀遵從歐洲嚴格指引,建議極高風險者壞膽固醇水平維持低於1.8 mmol/l。參與研究的醫生稱,一般只有約兩成病人能達歐洲標準,相當嚴謹,今發現標準寬鬆些也可接受,令病人更有動力達標,有62.8%研究參加者能符合新標準。
中大研究:搭橋手術後病人逾8%心臟病復發 13%再心絞痛 9.7%須再搭橋或通波仔
中大醫學院及威院團隊追蹤309名曾於2006至2007年在威院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病人,分析手術成效與膽固醇水平的關係。該批病人平均年齡62歲,九成於手術前已須服用控制膽固醇藥物,四成本身患「三高」。研究發現6.8%病人因心臟病致死,另分別有8.7%心臟病復發及13.3%再次心絞痛,9.7%須再搭橋或「通波仔」。
相關閲讀:【通波仔/搭橋】冠心病成因及6個高危因素 早期血管收窄病徵不明顯 增病發猝死風險 手術後須妥善控制三高及戒煙
研究:壞膽固醇水平增 心臟問題致死風險亦增
研究統計病人死亡和復發等情况後,重新訂出3項理想指標,包括壞膽固醇水平低於2.3 mmol/l、撇除所有好膽固醇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低於3.2 mmol/l,及好膽固醇比率高於28.6%。研究亦指壞膽固醇水平每增加1 mmol/l,因心臟問題致死的風險每年會增加2.3%。研究已於國際醫學期刊JTCVS Open發表。
醫生:適度控制 存活率近歐指標
威院心胸肺外科駐院醫生林諾賢稱,本港一般只有24.3%病人能符合歐洲指引水平,且病人接受搭橋手術後血管情况較佳,壞膽固醇水平毋須如歐洲嚴謹。威院心胸肺外科顧問醫生郭慧婷補充,研究非要改變臨牀標準,而是控制壞膽固醇水平低於2.3 mmol/l已很難,飲食須非常嚴謹和按時服藥,但與歐洲標準相比是較容易達到目標。
相關閲讀:【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有效控制壞膽固醇水平 10年後存活率與歐美全動脈搭橋相若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主任黃鴻亮稱,一般搭橋手術病人須接駁3條血管,本港較常做法是從身體其他部分取出一條動脈及兩條靜脈接駁,歐美地區則用3條動脈,效果較佳但未必適合每個病人。他稱研究發現只要控制壞膽固醇水平,10年後存活率與歐美全動脈搭橋相若,控制膽固醇水平至關重要。
專題系列文章
- 流感可致心肌炎或突然死亡 醫生:35歲後猝死3大主因:隱性心臟病、心室顫動、腦出血
- 【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 本港Omicron XBB成新冠主流毒株 中大:兩款口服藥對變種仍有效
- 散光成因?可以遺傳?嚴重可致弱視?中大:把握8歲前黃金治療期
- 【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 【世界無煙日】電子煙禍害如傳統煙草 無助戒煙 籲尋專業協助
-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口服微膠囊活菌配方助紓緩長新冠 最少5徵狀明顯改善
- 【新冠疫情】港府推算新冠感染人數日逾1萬宗 孔繁毅:長遠需針對XBB變種單價疫苗
- 【激光矯視】SMILE Pro是什麼?養和新一代單眼手術時間由25秒縮至10秒 矯正深度散光效果更理想
- 代糖產品有哪些?世衛指代糖無助減肥控體重 長遠或增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