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本港其中一項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除了病徵及治療會對病人造成困擾外,情緒健康亦會因而受到影響;此外,孕婦一旦患上妊娠糖尿亦會有憂慮,其情緒健康不容忽視。就着糖尿病患者的情緒健康,患者的家人、朋友等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多關心、多陪伴、多善意提點能協助患者的思想走向正面,令患者可積極面對病情。
1/3 糖尿病患者有心理困擾
養和醫院糖尿病科護士文孝慧指出,不論是一型或二型糖尿病患者,同樣會面對不同情緒問題。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中有近三分之一病人同時出現了抑鬱等心理上的困擾,主要原因是糖尿病的護理是24小時全天候無休,加上不同人際關係中所帶來的壓力,容易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另外,研究發現心理困擾亦有機會是源於本身糖尿病導致的皮質醇變化,水平升高有機會致抑鬱症。
一型患者:生活巨變難面對 誘發情緒問題
一型或二型糖尿病患者,所面對的壓力來源和心路歷程實截然不同。一型糖尿病患者受先天遺傳影響,並多於幼兒或青少年時期開始發病,需要終生與糖尿病共存,因此較容易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心理問題,同時影響人際關係。
文孝慧舉例,部分一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發前,均在過正常生活,但卻在青少年時期突然病發,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變成慢性病人,需要每日「篤手指」驗血糖、打針,生活習慣改變之餘,病人亦會開始擔心朋友的目光,又擔心血糖低影響表現,有時會放棄打針,令病情失控;同時他們不懂面對外界,或是被人排擠,誘發抑鬱等情緒問題。
二型患者:憂家人埋怨出現心結
至於二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是由於不良飲食習慣或肥胖而致病,年齡群組多是年長人士,他們由於害怕被家人責罵和埋怨,或是害怕被陌生人以有色眼鏡看待,最終無做好自我管理,病情惡化之餘,長期的心結令情緒健康同樣出問題。
妊娠糖尿患者:憂胎兒健康致精神緊張
妊娠糖尿患者雖然屬短暫性的疾病,惟不少孕婦對自己及胎兒的健康有憂慮,當在懷孕至24至28周時檢測的血糖水平未達標,需要進一步檢查,不少孕婦便會精神緊張。
家人、朋友正面支持 多關心非督促
生理問題尚可以藥物控制,心理方面則需要家人及朋友的支持。文孝慧強調,家人應以正面態度支持患者,例如陪伴覆診,更深入了解其病情,而非向患者施壓,或以吩咐的口吻督促患者打針食藥;作為患者的朋友,例如可在飲食方面建議患者,多關心其病情,令患者感到窩心之餘,亦能幫助他們維持健康的社交生活,對他們的情緒健康有幫助。
糖尿病科專科護士提供適切支援、心理輔導
她又指出,糖尿病科專科護士亦會提供適切支援,不單為病人作心理輔導,亦會跟病人的家屬、照顧者傾談,了解其關注及需要,協助整個家庭積極面對病情。糖尿病科護士還會為孕婦講解正確的妊娠糖尿知識,例如嬰兒不會有遺傳糖尿病,以及孕婦日後雖然有高於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患上二型糖尿,但透過健康生活及恆常運動習慣是可有效預防,以釋其疑慮。
專題系列文章
-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表現和徵狀有不同 了解診斷及治療
-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 【精神健康】認識情緒病症狀3大範疇 有別壓力反應
- 小孩表達抑鬱焦慮情緒或跟成人不同 家長注意6個表現3大壓力來源
- 邊緣人格障礙9個主要徵狀 渴愛被愛惜害怕被遺棄 知多啲:藥物以外的治療
- ADHD成人患者症狀:工作屢出錯、人際關係緊張、感情易觸礁 易被誤解性格或能力有問題
- 完美主義者出現焦慮症而不自知?對己對人標準過高怕出錯致壓力大
- 【精神健康】愛,沒有別離:長者面對子女移居的心理調適
- 【情緒病】抑鬱症患者負面思想非單靠自己能改變 留意4因素影響治療及康復 (醫賢心事)
- 【精神健康】DSE放榜勿讓負面情緒累積 家長宜先肯定子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