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輕癱 vs 消化不良|經常胃脹、無法進食、嘔吐?病徵易混淆 兩類人士易有胃輕癱 留意體重下降是警號
不少忙碌的都市人可能都曾有過進食後胃脹、「個胃頂住」的經歷,以為是消化不良之過,但其實上述情况若持續出現,甚至一進食便嘔吐,有可能與胃輕癱(Gastroparesis)有關,尤其是兩類人士較容易出現胃輕癱,不但影響病人進食,嚴重更會出現體重下降、營養不良,不得不防。
胃輕癱與消化不良病徵易混淆
養和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醫生表示,當進食時,胃部會蠕動把食物磨碎並推入腸道,胃輕癱病人的胃部雖然同樣在蠕動,但蠕動速度緩慢,好像「癱瘓」了般,令消化過程受影響,甚至完全無法吸收營養。
胃輕癱病徵與消化不良很相似,病人會出現消化困難、進食後很快感到胃脹、飽飽滯滯,甚至嘔吐。由於胃輕癱病人即使在服用胃藥後情况都沒有改善,再加上他們因為每次進食後都感到不適而不敢進食,導致體重下降,如形成惡性循環隨時有機會演變成營養不良。
兩類人士易有胃輕癱:糖尿、曾做消化系統手術
徐醫生指出,有兩類人士較容易出現胃輕癱,第一類是糖尿病人,特別是病情控制得較差,腦部第十條神經線即「迷走神經」受到影響,神經傳遞信息時就會出現問題,令胃部蠕動緩慢。另一類是曾接受消化系統相關手術,例如手術切除某些內臟時連同附近神經線一併切除,令控制胃部肌肉的神經線功能減弱或失去功能,因而影響胃蠕動功能。
注意警號:長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
胃輕癱的病徵通常是慢性及長期的,如患者有長期消化不良,加上體型消瘦,醫生懷疑病人有胃輕癱,會先透過了解病歷、臨床徵狀及驗血等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例如胃炎、癌症等。
胃鏡檢查分辨胃輕癱
要進一步分辨胃輕癱,則需要進行胃鏡檢查,檢查前病人需要空腹6至8小時,醫生會把內窺鏡置入胃部,一般消化不良患者在空腹如此長時間後,胃內不會有食物,相反胃輕癱病人因為胃部蠕動緩慢,胃鏡檢查時仍會見到胃內有食物。
胃排空掃描助診斷
除了胃鏡檢查,病人亦可進行胃排空掃描(Gastric Emptying Scan),得知胃部消化食物的速度。進行掃描前須進食帶有小劑量無害放射性物質的食物,之後在2至4小時內每隔一段時間(一般隔10至15分鐘)照一次掃描,以量度食物離開胃部的速度,從而得知胃輕癱的嚴重程度。正常情况下,在進食後2小時胃部已消化完畢,胃內沒有食物,但如果病人在進食後4小時,掃描影像發現仍然有食物在胃內,就能確診胃輕癱,這個測試亦可知道胃部哪一部分蠕動較差。
改善飲食習慣 藥物刺激胃部蠕動
徐醫生表示,會先建議胃輕癱病人改善飲食習慣,例如少食多餐、仔細咀嚼後才吞嚥、盡量進食煮熟的蔬菜、避免高纖高脂等難消化食物等,糖尿病人也要控制好病情。藥物方面,會處方抑壓胃酸及幫助胃部蠕動的藥物,或者抗多巴胺類藥物(多潘立酮)刺激胃部蠕動和幫助食物消化,同時抑制噁心和嘔吐。如果情况仍未能改善,可諮詢外科醫生了解是否有手術可以改善情况。近年醫學界正研究在患者胃部表面植入一部類似心臟起搏器的小儀器,加快胃神經線信息傳遞,刺激迷走神經,從而改善胃部蠕動。
- 你還在戴口罩是焦慮?習慣?羊群心理?分析3大重要因素(醫賢心事)
-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 【難懷孕】每6對夫婦1對有不育問題 按摩肚臍下3寸關元穴 改善男士精子健康(養生帖)
- 【世界肥胖日】有效管理體重 飲食為重要關鍵 (衛生處方)
- 打網球拉傷肩膊不能發力舉高手?原來旋轉肌腱撕裂 手術修補(醫路同行)
- 【痛症】補充維他命B改善麻痺刺痛?過量攝取B1、B6、B12加重腎負荷
- 【甩骱】菠蘿蓋兩次脫位 復脫機率近100% 7類人士注意 慎防膝關節老化、膝痛
- 骨質疏鬆症增骨折風險 補鈣飲食知多啲 附高鈣食譜 (食得smart)
- 【失眠】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食出好睡眠質素?教你滅壓 放鬆練習改善抑鬱焦慮
- 【新冠康復者】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疲倦、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養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