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認知障礙症患者不斷增加,當中阿茲海默症佔所有認知障礙症個案約六至七成。浸會大學研發一種嶄新納米材料,可用作磁力共振掃描顯影劑,有助更有效實時顯示及探測阿茲海默症主要標記物「β-澱粉樣蛋白」在腦內積聚的大小和數量,希望有助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及恆常普查。
新納米材料 實時顯示腦內「老人斑」
阿茲海默症的特徵之一是腦內異常積聚「β-澱粉樣蛋白」斑塊(俗稱老人斑),診斷及監察病情涉及以實時影像顯示腦內老人斑的狀况。浸大化學系教授黃文成稱,現時的神經造影技術包括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及磁力共振掃描(MRI),惟兩種方法中,PET成本高昂,解像度低且具入侵性,而MRI現時則沒有臨牀上獲認可的顯影劑可實時顯示人腦內的「β-澱粉樣蛋白」。
兼具治療巨大潛力
浸大團隊今次則改造MRI常用作顯影劑、含有金屬「釓」的納米顆粒,在其表面塗上能附帶熒光「花青素染料」的矽塗層,把納米顆粒變成具生物相容性及無毒的材料。研究團隊於小鼠實驗中發現,經改造後的納米顆粒可滲透細胞膜及穿過血腦屏障,與「β-澱粉樣蛋白」結合,增強磁力共振信號,令影像中的「老人斑」有較多光點及更為明顯,有助診斷阿茲海默症。黃文成稱,新顯影劑除不會傷害神經,也可快速排出體外。他又說,是次研究實驗發現,經改造的納米顆粒能有效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積聚過程及神經毒性,認為在治療阿茲海默症有巨大潛力,日後將成為團隊另一個研究方向。
未臨牀應用 盼作恆常普查
黃文成表示,顯影劑多用途及敏感度高,惟發明距離臨牀實驗及應用仍需時,如可投入臨牀應用,便能就阿茲海默症作大規模普查,讓患者早日接受診斷及治療。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視覺日】視力下降、眼睛退化疾病多 定期驗眼查找問題 保護視力
- 2024世界精神衞生日:推動職場精神健康 (衛生處方)
- 嬰兒感染RSV可致支氣管炎、肺炎 世衛倡懷孕28周可接種疫苗 防幼兒重症
- 佛山廣州中山登革熱感染個案增 衛生防護中心:港今年逾70宗輸入佔多數
- 【流感疫苗】衛生防護中心料年底流感活躍度再上升 疫苗接種計劃26日展開
-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 美研究:新冠疫後加速腦成熟 女孩大腦皮層變薄加快逾4年 或與抑鬱焦慮有關
- 慎防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 處理淡水魚後傷口發炎、發燒應即求醫 3招預防
- 【冬季流感】香港醫學會呼籲市民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