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徹中西:肌腱撕裂 肩痛手難舉
【明報專訊】分享病人案例可以讓中醫西醫看到各有盲點。香港的中醫,背向內地面向世界,容易取經,有大學支持;西醫有尖子帶領,達國際水準。只要中醫西醫能同心合一,香港必成為國際醫療焦點,做出大家效法的中西醫模式。
一名年長女士因右肩不能舉起而求診。兩月前,她提大袋時右肩關節發出咿軋音,當時不痛;第二天隱隱作痛、乏力,右手只能向前提高30度且難維持。掃描見右棘上肌肌腱(胛骨岡上肌)接近完全撕裂,右棘下肌肌腱亦出現異質性的變化。兩名骨科醫生認為要手術修復,但病人想先試保守治療,做了兩個月物理治療,但效果不彰。
來診時,病人右手前舉至30度無力維持,不能向外舉,有隱痛,舉手時右肩明顯高聳。觀她整體虎背熊腰,這或因上斜方肌繃緊所致;旋肩沒有阻力,按壓沒痛點,但按棘上肌則少許隱痛,受拉扯張力增加痛楚。
中西藥物齊下 磨損肌腱重獲功能
病人要求轉介針灸推拿,但診症之後,我建議先做中西醫藥物治療。她納罕。我解釋說,修補撕裂當然要手術,但若在一條磨蝕成洞的破褲,直接縫合修補,旁邊部位因縫合而少了虛位,已磨損的組織被拉扯致增加破裂;所以應先利用藥物令病人「上肉」,令磨損肌腱重獲正常組織功能,不讓針灸推拿或手術增加拉扯加添磨損。
用藥一段時間後,病人肌力和肌肉控制已明顯上升,右臂容易提舉;5星期後,更開始向旁舉。
雖然舉手明顯進步,但舉手時聳肩仍未解決。其實首診時已看到病人右肩前傾的不良姿態,但當時未可判斷是否與病關聯。及至這刻,就解釋了右肩前傾並非傷後引起,而是長期問題所致。病人回想以往雖無痛症,但多年常用右手拖拉行李,總覺右肩不適。估計她右肩膊前傾、手臂內旋的不良姿勢,導致過度伸展傷及右肩肌腱韌帶,軟組織不勝負荷而勞損,再借力引發今次嚴重肌腱撕裂,傷患不是單次用力過度所致。
治療後右肱骨前移明顯減少,但右肩前傾沒有改善,反映問題由不良姿勢引起,需要處理。於是微調治療方向,加入解決右肩前傾的運動。運動後病人右肩前傾逐漸減少,肩功能和穩定回復正常。
從西方醫學角度看,肌腱康復能力有限,如遇到嚴重肌腱撕裂,修復手術是唯一可行方案。單次因傷撕裂,這無可厚非;如不是單次急傷者,若未能判斷旁邊磨損組織,可再破壞而伴來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物理治療加中醫 分析病因減風險
判斷組織損傷並不簡單容易,中醫一般也常先作針推。而在我診所跟診的物理治療師,可透過觀察病人對治療反應和病史,辨析病人是因錯誤姿勢引致右肩長期勞損,再引致傷患,對症下藥。藉西醫對各肌腱的了解,又以中醫對身體虛實的通曉,避免不因應整體對策而引起的風險,更能解決問題。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 【近視】視覺金字塔分3層 驗眼要問視光師什麼問題?
- 器官移植3類病人難配對 兒童、排斥風險高、病情危急 腎臟移植平均輪候56.8個月
- 新冠每半年出現高峰?孔繁毅:抗體每6個月下跌 料市民反覆感染 高峰或變弱
- 【富貴包】肩頸上肢痠痛勞損 長期低頭機不離手 3大隱患
- 【營養不良】長者食慾不振或致免疫力下降 3方法增加營養攝取 (仁濟健康快訊)
- 逆轉脂肪肝有法(養和醫度百科)
- 【痛風】常用口服藥物知多啲 了解初服降尿酸藥物宜忌 (醫學滿東華)
- 【膝痛】盆骨足踝偏移招膝痛 站鏡前自我檢查(姿治通鑑)
- 【DSE】考試壓力源自錯判?學生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症?
- 【糖尿病人外遊注意】更頻密驗血糖?出發前、旅遊期間要做足準備(附手提行李清單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