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超過470宗,當中湖北省9人死亡。中國衛健委首次表明病毒有變異的可能,疫情有進一步擴散風險。內地專家披露患者的詳細臨牀病徵,稱一半患者病發一周後呼吸困難,多數患者發燒,同時有乾咳,以及有類似2003年SARS病人的腹瀉病徵,潛伏期估計在10天以內。有本港專家稱患者糞便及尿液或帶大量病毒,冲廁時要掩蓋及防止U形去水渠變乾,以防廁所成為病毒爆發點。
相關資訊:肺炎、流感、傷風症狀有何分別?冠狀病毒是什麼?注射流感疫苗、戴口罩可減感染風險嗎?
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等昨早召開記者會。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說,目前已出現人傳人及醫務人員感染,存在一定範圍社區傳播,病毒以呼吸道傳播為主,病毒可能存在變異,有進一步擴散風險。
同濟醫院:兒童感染少 未有科學實證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稱,病毒源頭為華南海鮮市場的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病毒傳人後在人體適應突變,像貓捉老鼠一樣,病毒與人互相適應;至後期出現人傳人及社區傳播,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已有「超級傳播者」。根據目前流行病學及認知,發現兒童不易受感染。
武漢市定點醫院之一同濟醫院的團隊昨亦召開記者會。該院感染科主任寧勤尚稱,對於兒童較少感染,科學上未有實證,但科學家推測兒童呼吸道黏膜的受體,對冠狀病毒受體的表達未至成熟、高峰狀態,病毒走過人體不能感染,但要進一步研究。
中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及中科院共同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發表論文,指出新型冠狀病毒透過A-蛋白與人體ACE2蛋白結合,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預測病毒對人體有很強的感染能力。
內地媒體《每日經濟日報》刊出武漢同濟醫院發表的《診療快速指南》,披露患者的臨牀病徵(見表)。大部分患者出現發燒,同時有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及腹瀉等,流鼻水及咳痰等較少見。一半患者病發後一周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等;部分輕微患者沒有發燒,多在一周後康復。
專家倡防U形去水渠變乾 冲廁冚蓋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稱,新型冠狀病毒的臨牀病徵與SARS相若,包括一半人出現呼吸困難,約四分之一人需插喉或需吸高濃度氧氣,相信醫院有能力應付。他又說,有25%的SARS患者會腹瀉,提醒小心處理患者排泄物,並要確保U形去水渠內的水沒有乾涸。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SARS患者初期病徵輕微,病發7至10日後出現急性呼吸道綜合症、嚴重肺炎。他又說,SARS及MERS患者的尿液及糞便有大量病毒,相信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亦一樣,提醒要小心廁所成為傳染熱點、甚至爆發點。他說2003年淘大花園爆發SARS,便與U形去水渠變乾有關,帶病毒的飛沫透過浴室傳播。
潛伏期10天內 75%酒精可殺滅
另外,《指南》又指出,經過病毒測序對比分析,推斷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是蝙蝠,而蝙蝠傳到人的過程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動物媒介。病毒不耐高溫,保持56℃達30分鐘,或使用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可殺滅病毒。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接受內媒訪問時稱,SARS潛伏期最長為14日,而今次臨牀數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在10天以內。
(武漢肺炎)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