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乳腺增生特徵:乳房有腫塊、疼痛 多見20至40歲女性 中醫針藥結合治療(醫食因緣)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乳房疾病當中,乳腺增生是最常見問題,好發於20至40歲女性,特徵是單側或雙側乳房有腫塊,伴隨疼痛,與月經周期、情緒變化相關。很多人不知道乳房也可以針灸,加速乳房周圍血液循環,令胸部氣血旺盛,乳腺疏通,從而令乳房得到充分營養。臨牀上,針灸乳房可治療乳房疾病。


相關文章:【乳癌】時刻關注乳房健康 預防乳癌由健康生活開始(衛生處方)


乳腺增生多發於20至40歲女性  乳房腫塊可疼痛至影響睡眠

不少女士受乳房疾病困擾,或對乳房脹痛、硬塊掉以輕心。當中乳腺增生是最常見問題,這既非炎症又非腫瘤的良性增生,好發於20至40歲女性,屬中醫「乳癖」範疇,特徵是單側或雙側乳房有腫塊,伴隨疼痛,與月經周期、情緒變化相關。腫塊一般大小形態不一,邊界不清,質地不硬,活動度高。中醫以針藥結合,標本兼治,臨牀效果不錯。

陳小姐,21歲,雙側乳房脹痛3年餘;今年初情况加重,曾求診西醫,超聲波檢查顯示雙側乳房均有乳腺增生,激素治療後緩解。最近1個月乳房脹痛甚,睡覺時會痛醒。每當生氣激動及經前1周,均感覺脹痛加劇,甚則不能觸摸。經後脹痛稍緩解,但仍脹滿疼痛。她平素易怒,常無故煩躁不安,睡眠欠佳。經期不準,月經量較少,色暗紅。納少不欲食,舌淡暗紅,苔薄白,脈弦細。

觸診發現患者雙側乳房脹硬,可摸到多個大小不等、圓形質韌結節樣塊,推之移動,壓痛拒按,雙腋下淋巴無異常。根據徵狀,訂立針灸結合中藥治療,治法以健脾益氣、疏肝活血、軟堅散結為主。

針灸以乳房為主,配合手足陽明經、足厥陰肝經的穴位,標本兼治。取穴有(雙側):阿是穴(乳腺增生處)、膻中、乳根、屋翳、天溪、期門,配合手部穴位天宗、外關、合谷,足部胃經穴位足三里,肝經穴位三陰交、太衝,隔日針灸1次,每次留針20至30分鐘。

以中醫經絡來說,乳房屬胃經,肝經上達乳頭。因此選穴除了以局部(乳房、乳腺)為主,也配合遠端穴位疏通肝、胃經的經絡,調節全身整體氣血對治療也很重要。

同時針對患者乳房脹痛甚,肝鬱脾虛血瘀的體質,處方7日中藥,每月經前10天開始服藥,至經期停藥。每日2次,每次1劑,治法以健脾益氣、疏肝活血、軟堅散結為主。使用加味消遙散作為主方,並加香附和海藻等以理氣、散結,乳香、沒藥活血止痛。

此類疾病由七情內傷引發,尤其是失眠、月經失調及乳腺增生等婦科疾病,故問診時應詳細了解患病經過,給予心理疏導,適當消除緊張情緒,提升睡眠質素,有利加強療效。

治療1月餘,陳小姐最初半個月隔日針灸1次,每日服藥;待有明顯改善後,每周至少1次覆診針灸及服中藥。雙側乳房逐漸變柔軟不痛,月經期前後情况也穩定,睡眠胃口都不錯。


【乳房疾病】乳腺增生特徵:乳房有腫塊、疼痛 多見20至40歲女性 中醫針藥結合治療(醫食因緣)
乳腺增生的特徵是單側或雙側乳房有腫塊,伴隨疼痛,與月經周期、情緒變化相關。

每日沐浴後按壓穴位

治療過程中,囑咐患者每日按摩乳房周邊穴位及肝經、胃經穴位,局部刺激乳腺,增進乳房的氣血循環,促進乳房周邊組織的淋巴循環及全身氣血的調整。用拇指腹按壓針灸穴位,每個穴位深壓揉按30下,每下深壓停留3秒,按壓時會有明顯痠脹感。每天按摩,直到症狀完全消失為止。飯後半小時較不建議按壓穴道,在沐浴後全身血液循環較好時按壓效果更好。

每人體質及情况不同,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乳房不適,出現腫痛、硬塊,應及早診治。


相關文章:【經期】月經周期不準、流量多少和顏色深淺 反映身體有問題?中西醫:紓緩經痛6招傍身


文:李騫賢(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校友會、註冊中醫)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