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他表示肚瀉和嘔吐不一定是壞事,很多時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發揮作用,透過屙嘔將污染食物或細菌盡量排出體外,以減少身體吸收。
除了進食不潔食物引致的急性腸胃炎,在流感季節,患者除了常見的咳嗽、發燒、頭痛及肌肉痠痛等徵狀外,如果同時出現屙嘔或腸胃變差,很大機會是感冒菌入腸。「因為呼吸系統是經喉嚨和消化系統連接,假如病毒的數量較多,有部分會落入消化系統,較常見是引致胃炎,影響胃部蠕動,所以病人進食後會覺得作嘔作悶。最明顯的例子是2003年沙士期間,很多嚴重個案都出現肚瀉,這是都是病毒入侵腸道的臨床表現。」
徐成智醫生指出,大部分的急性腸胃炎,即使不服藥,兩、三日後都會有好轉。但假如小腸發炎的位置較嚴重,病徵可能會持續一星期。醫生一般會建議病人戒口,吃粥水、米粉、湯或無渣的果汁,最重要是多喝水,補充水分。但假如病人出現發高燒,肚痛和肚屙愈來愈嚴重,甚至是屙血,很多時是細菌感染徵狀,需處方抗生素和益生菌治療。
「益生菌的作用是調理腸胃,除了有助預防病人因持續屙嘔而導致腸胃失調,出現腸易激綜合症的後遺症之外;由於抗生素會同時殺滅腸道內的健康細菌,透過補充益生菌,既可幫助排走細菌和污染物,紓緩肚脹、肚瀉及肚痛等徵狀,亦有助維持腸內微生態的平衡,改善腸道健康。」
不過他強調,益生菌無助預防感染。所以要預防急性腸胃炎,最重要是注意個人衛生,食物要徹底煮熟,避免與患者共用餐具或接觸他們的糞便和嘔吐物;同時要注意飲食均衡,以減少腸胃的負擔。
胃酸倒流狂食木瓜更傷 睡前2小時勿食太飽
腹大「便便」 行路搓肚消腩
新醫學研究:腸道不健康 大腦都「閉塞」?
小滿陽氣漸盛 儲正氣迎初夏 注意飲食遠離濕邪
便秘食菜一定通便?可能適得其反
驚蟄陽氣生發 護胃腸祛濕
知多啲:貪涼傷脾胃 損氣血生白髮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00-5.jpg(圖:Tomwang112@iStock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