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可引致「突然死亡」 須減少心血管收窄及堵塞機會

分享此內容:

心臟病是本港第三號殺手,當中又以冠心病最常見及最常導致患者心臟病發死亡。如果突然感到胸口痛、呼吸不順,可能就是冠心病的先兆。養和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醫生在明報副刊網上講座中指出,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缺乏運動、肥胖、酗酒、生活壓力等都是造成冠心病的風險因素,應盡量控制上述因素以減少患上冠心病的機會。

人體心臟共有三條冠狀動脈,負責向心臟肌肉供給血液養分,以維持心臟運作。陳醫生表示,當受到吸煙、三高、缺乏運動、肥胖等因素影響,心血管內壁會逐漸形成斑塊,導致血管變得狹窄,經年月累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冠心病的病徵。

冠心病主要分為急性心臟病發(即心肌梗塞)或慢性冠心病。陳醫生解釋,急性心臟病發原理是斑塊積聚,導致血管出現中度或嚴重收窄,一旦斑塊表面出現破損,血小板就會在表面積聚形成血塊,繼而進一步堵塞血管影響供血,令心臟肌肉壞死。患者會因心臟肌肉逐漸缺氧而感到心絞痛,即使坐著也持續有胸悶情況,屬於急症狀況,應第一時間求醫處理。至於慢性冠心病的分別是沒有血塊形成,患者一般在靜止時沒有明顯病徵,只在運動等刺激心臟行為時,才會出現胸口痛等病徵。最典型例子是跑步時突然覺得胸口痛,但休息一會痛楚便會消失。

冠心病典型徵狀是胸口痛、呼吸明顯不暢順,但亦有部分病人會出現「非典型」的徵狀,例如長時間覺得下顎痺痛、腋下痛或胃部經常不適。患者如有相關病徵就應盡早求診及檢查。陳醫生指出,醫生會為患者進行跑步心電圖、心血管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及超聲波等檢查,以確認是否患有冠心病,分辨患者屬於急性抑或慢性並作適當處理。一旦發現是急性冠心病,患者可能要即時住院「通血管」。

通波仔或搭橋視乎情況而定

冠心病可引致「突然死亡」 須減少心血管收窄及堵塞機會
陳良貴醫生指出,嚴重的心臟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需要接受「通波仔」或「搭橋手術」,他們在術後仍需接受藥物治療,同時控制冠心病的風險因素,減低血管再受阻塞的機會。

何謂血管狹窄?陳醫生表示,當七成血管面積出現斑塊並受阻塞影響血流量,即屬嚴重狹窄。當有上述情況,加上出現病徵,經醫生評估後,會建議進行「通血管」。

「通血管」主要有兩種方法,包括冠狀動脈球囊成形術(俗稱通波仔)以及搭橋手術。陳醫生解釋,通波仔屬微創手術,一般會在患者的手腕或大腿內側的血管位置進行局部麻醉,並由此插入幼細導管通往心臟,在心臟的開端位置注射顯影劑,以便醫生利用X光進行心導管檢查,了解血管堵塞位置及堵塞情況,如情況可行,會同時進行通波仔手術。做法是將預先準備的支架導入血管收窄位置,然後為支架下的汽球充氣,令支架擴張緊貼血管壁,目的是希望透過支撐血管,避免該位置再次收窄。現時多會採用具藥性的金屬支架,更有效降低該位置的血管再次收窄的機會。

假如病人因某些原因不能通波仔,可考慮進行搭橋手術。做法是先進行全身麻醉,由外科醫生為病人開胸骨,在身體其他位置抽取血管再移植到心臟,並接駁於堵塞一段血管的前後位置,令血液可以繞道而行。陳醫生表示,當患者出現三條血管嚴重收窄、血管堵塞範圍大、並患有糖尿病,可能會首選搭橋手術。假如只是一至兩條血管嚴重收窄,涉及血管的範圍較短,通波仔則會是首選,醫生會視乎患者情況再作決定。

術後藥物控制減少再堵塞機會

「通血管」後也並非一勞永逸,術後的藥物治療也很重要。陳醫生表示,通波仔或搭橋手術後,患者需要服用藥物保護血管,減少日後再次阻塞的機會,因為通波仔只針對血管收窄最為嚴重的位置,並未有處理輕微或中等狹窄的血管。

藥物選擇方面,一般會選擇抗血小板藥物,以減少心血管的血塊形成。醫生也會為病人抽血,檢查血糖及膽固醇指標,因應其情況及需要,處方相關藥物,例如他汀類的降膽固醇藥物、降血脂藥物、或新型針劑藥物PCSK9抑制劑等。醫生會盡量幫助病人控制引發冠心病的成因,以減低血管再次收窄的機會。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