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遊】什麼是經濟機艙症候群?久坐飛機竟有潛在致命風險?4大預防貼士

分享此內容:

新冠疫情緩和後,世界各地的旅遊業復蘇,不少港人已急不及待要出門旅遊。然而,不少人或認同乘搭長途機是「苦差」,動輒要在鐵鳥中逗留超過6小時以上,其實相當勞累,而且長時間留在座位,更可能誘發「經濟機艙症候群」,如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號,嚴重情况下有機會引致肺動脈栓塞而致命。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馬健庭提醒,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孕婦等高危人士需分外小心,並提供4大貼士,以預防因乘飛機而引發「經濟機艙症候群」。

什麼是經濟機艙症候群?久坐不動易出問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於2000年的調查指出,平均每6000個乘搭4小時以上飛機的乘客,就有一人會患上「經濟機艙症候群」,究竟「經濟機艙症候群」是什麼?

馬健庭解釋,常見的經濟艙座位空間較窄,如果長期久坐沒有郁動,足部較深處的靜脈有機會形成血塊,其中最常見的是發生在距離心臟最遠的小腿,堵塞的血塊會經血管由肢體回流至心臟,引致深層靜脈血管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亦即俗稱的「經濟機艙症候群」。

【出門旅遊】什麼是經濟機艙症候群?久坐飛機竟有潛在致命風險?4大預防貼士
經濟艙座位空間較窄,長期久坐少郁動,足部較深處的靜脈有機會形成血塊,有機會引致深層靜脈血管栓塞,亦即俗稱的「經濟機艙症候群」。

相關閲讀:【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12類高危族要小心

任何損害靜脈的因素,均提高造成深層靜脈血管栓塞的風險,因此以下12類「機艙症候群」的高危族群,乘坐飛機期間及落機後,務必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體狀况:

  • 40歲以上人士
  • 孕婦
  • 心血管疾病患者
  • 糖尿病患者
  • 靜脈曲張患者
  • 癌症病人或康復者
  • 近期曾進行腰部以下手術的人士
  • 需長期卧床的病人
  • 曾患有血栓或有血栓家族病史的人士
  • 正服用口服避孕藥或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婦女
  • 吸煙
  • 肥胖

落機出現下肢腫脹疼痛 留意徵狀速求醫

不少「經濟機艙症候群」的患者由於小腿血液回流受阻,落機後有機會出現下肢肌肉腫脹、發紅疼痛,甚至有低燒及胸口痛等徵狀;惟亦有部分患者可能毫無病徵,令人防不勝防。

如果發現腿部持續腫脹及發紅,而且皮膚溫度上升,腿部皮下靜脈擴張,建議患者應盡快求醫,因徵狀可能反映血栓已經剝落並進入循環系統,血塊有機會流入肺部,造成肺動脈栓塞(Pulmonary Embolism),嚴重可致命。

醫生一般會先向病人問診,了解病歷及正服用的藥物,之後會安排超聲波及血液測試,以確認患者的血流中是否有血塊。


相關閲讀:【孕婦】妊娠高血壓 持續140/90mmHg 或以上要注意 4類人士屬高風險 定期監測血壓減併發症發生


4大貼士助預防

馬健庭強調,不論長途機或短途機,乘客都必須抽時間走動伸展,以促進血液循環,減低形成血栓的風險。以下4個簡單貼士,有助預防患上「經濟機艙症候群」:

  • 盡量選坐出口或通道的座位,增加雙腳伸展空間
  • 穿著鬆身衣物,避免穿著及膝襪子,以免阻礙血液循環
  • 定時走動伸展,以及按摩雙腳、膝部、小腿及腳踝
  • 多喝清水補充身體水分,避免喝酒或含咖啡因等容易導致脫水的飲料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