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白露 轉秋燥天氣易傷肺口乾燥咳 中醫教養生6式
今日(7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白露,屬秋天節氣。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提醒,白露前後不宜吃寒涼的食物,如夏天的西瓜、芒果及瓜類都應減少食用,以免削弱脾胃正氣,出現滯脹,令人容易疲累。
秋燥易口乾咽喉乾皮膚乾
林冠傑表示,白露天氣開始秋燥,容易出現口乾、咽喉乾、鼻乾、皮膚乾等現象。秋燥亦傷肺,容易引起燥咳,宜多吃滋潤生津的食品,尤其是肺弱、怕凍怕風、呼吸系統弱及身體虛弱的人需注意。他建議入秋白露前後的6個養生貼士:
白露養生6式:
1. 早睡晚起:相對夏天可多睡一些,毋須天光便起牀,因早上較涼;晚上睡眠的質素及時間要多一點,因冬藏秋收。
2. 白露勿露身:不要赤膊,不要穿露臍或露膊裝,裙褲宜蓋過膝頭,以免着涼。
【好工等緊你】 8月13日「JUMP企業招聘日」 接受即場面試,參展企業 包括餐飲、物流、銷售、航空及機電等行業。 |
3. 忌食辛辣:吃辣會引致肺燥,傷肺容易引起燥咳。
4. 飲食宜清不宜濃:可比夏天多吃點肉,但忌肥膩,免脹胃脹肚,建議少打邊爐。不要吃薯片、咖喱等食物;忌吃羊腩煲補身,因對於初秋而言太過滋補。
5. 微甜食物潤燥:可選擇桃、枇杷、梨、桂圓、雪耳、蓮藕、無花果、花旗參、蜜糖、百合、蓮子及杏仁等,微甜潤燥。
6. 不宜大量出汗:做運動大量出汗會增加生病風險,建議改為散步、慢跑等輕微出汗的運動。
- 【痛症】頭痛原因多 注意頭顱重逾4公斤足見頸椎壓力大 致頸椎退化非罕見
- 糖尿病與牙周病有惡性循環 嚴選有營食物控制血糖水平 助維持口腔健康
- 分辨真假雪糕 睇成分需含3天然成分:忌廉、牛奶和雞蛋黃 口感愈creamy 飽和脂肪愈高
- 中暑 中西醫理解有別 酷熱天氣容易出現疲倦乏力、口乾、煩躁等徵狀 注意飲食宜忌 起居養生
- 【膝痛】跑步姿勢不當3原因 肌肉不平衡?扁平足致膝關節內旋?正確跑姿話你知 (姿錯能改)
- 【把脈】什麼是脈息比?1分鐘量度脈搏除以呼吸次數 比值(3或)6 病重快求醫
- 【鈉攝取】味精、鰹魚粉、雞粉、菇粉、瑤柱粉、大地魚粉鈉含量哪種最多、最低?
- 普拉提與瑜伽有不同 注意普拉提運動6大要點 強化核心肌肉助緩和腰痛
- 引起手麻痹的原因:睡姿不良、肩頸勞損、身體虛弱手冰冷(醫食因緣)
- 腳趾甲太厚、嵌甲非小事 甲溝發炎致紅腫痛化膿 及早處理足部「小問題」
-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累計揭11新症確診 張竹君:有病徵先求醫 避免普檢增交叉感染
- 網上開學 注意屏幕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