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未出世做手術 美國奇蹟寶寶 取出割瘤再回母體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今年中,美國有醫生將23周的胎兒從母親子宮取出,施行手術,然後放回母親子宮裏,讓母親繼續懷孕至足月,六月平安出生。聽起來匪夷所思。香港醫療技術先進,為何沒有這種手術?

懷胎十月,胎兒可能出現不同問題,病毒感染、貧血、肺積水等,如何保住BB?不剖開子宮,可否為胎兒做手術?

美國女嬰LynLee Hope Boemer被稱為「出生兩次」的奇蹟寶寶。LynLee在母親子宮內,被發現有先天的骶尾畸胎瘤,危及性命。醫生在胎兒23周時,剖開母親子宮,取出胎兒施行手術,然後放回子宮內,直至今年六月,胎兒36周足月剖腹出生。

兩個手術:剖母子宮除胎瘤

懷孕期間,要剖腹取出胎兒做手術,難度在於保住胎盤和子宮,中大婦產科學系系主任梁德楊教授解釋,要剖開子宮取出未足月的胎兒做手術,當中涉及兩個手術。

以前述的切除胎兒骶尾畸胎瘤為例,首先,婦產科醫生剖開子宮,這與剖腹產子不同,因為胎兒未足月,子宮下端狹窄,不能橫切,必須直切,這對孕婦創傷較大,疤痕亦會影響下一次懷孕。另外,取出胎兒後,羊水流走,子宮就會自然收縮,胎盤供血亦會減少,就無法放回胎兒;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必須用藥物和灌水令子宮放鬆。

而另一個手術,則是小兒外科為胎兒切除腫瘤。未足月胎兒很細小,全程要為她保暖,監察心跳、供血。手術風險視乎胎兒腫瘤大小和深入度,如果只是表面,相對簡單,但若涉及血管、肌肉和神經線,手術便較困難。

手術是否值得?醫生和準父母要平衡風險作出決定。「要衡量手術風險,包括胎兒和母親安全、腫瘤嚴重程度、子宮疤痕會增加將來懷孕風險等。歐美地區,相對較多父母傾向保住胎兒,而香港的大多選擇終止懷孕,因此香港沒有相關的手術經驗。」

插入胎兒鏡 子宮內施手術

除了畸胎瘤,懷孕中的胎兒亦可能會出現各種疾病。梁德楊指出,其實可以不用打開子宮,利用胎兒鏡、超聲波、激光、射頻等技術,都可以在母親子宮內,為還未出生的胎兒做各種手術﹕

1. 雙胞胎輸血症

激光燒斷血管

單卵雙胞胎的胎盤,血管相連,如果供血不平均,血液經胎盤由一個胎兒流到另一個胎兒。一胎變得貧血,缺乏足夠氧分,影響發育;另一胎則血液過量,對心臟和循環系統造成負荷,雙胞胎同樣有危險,這稱為雙胞胎輸血症。目前可用胎兒鏡,即是將直徑2毫米腹腔鏡插入子宮,利用激光燒斷胎盤上相連的血管,令血液不再從一個胎兒流到另一個去。

2. 肺積水

導管引肺水

產前檢查若發現胎兒肺積水,可在超聲波引導下,用針刺經母親肚皮,將一條導管插入胎兒肺部,引出肺水。導管會一直放在胎兒身上,直至胎兒出生後才拔走。

3. 減胎

射頻切斷臍帶

懷有雙胞胎,有可能因為疾病或不同情况,必須犧牲一個胎兒。利用胎兒鏡以射頻技術,切斷其中一個胎兒的臍帶,胎兒因缺血而死亡。

4. 貧血

刺穿臍帶輸血

感染微小病毒,胎兒不能製造紅血球,導致貧血;另外,如果母親為負型血,胎兒為正型血,母親會產生抗體抑制正型血,令胎兒貧血。一旦遇上這些情况,可以經肚皮用針刺穿臍帶,輸血給胎兒。

另外,最近外國有研究,利用胎兒鏡治療先天性橫膈膜疝。梁德楊指出,橫膈膜將心肺和腹腔內臟分隔,一旦穿孔,腹腔內臟會上湧,壓迫心肺,影響肺部發育,令胎兒出生後肺功能不足死亡。而外國研究利用胎兒鏡將一個球囊放入胎兒氣管,阻塞氣管出入口,增加肺部壓力,令肺部膨脹。

中大亦嘗試為兩名胎兒做相關手術,手術雖然成功,但術後胎兒肺部發育並不理想,出生後死亡。梁表示,手術仍在研究階段,成功與否有很多因素影響,例如橫膈膜疝面積太大,即使利用球囊為肺部加壓,亦未必足夠對抗外來的壓力。

■香港經驗

頸瘤壓氣管 未剪臍帶先插喉

「是次美國女嬰接受的手術,名為子宮內胎兒手術(Fetal Surgery),香港未有經驗,但早在十年前,香港已做到分娩時子宮外治療(Ex-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簡稱EXIT)。」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醫生陳衍標說,分娩時子宮外治療,即在胎兒出生時,將胎兒由子宮取出,與臍帶分離前進行手術,可處理部分嬰兒先天性問題,增加存活率。

2005年,聯合醫院成功進行全港首宗「EXIT」,當時陳衍標醫生有參與其中。他指,當年的個案是在產前超聲波檢查時,發現胎兒頸部長了一個很大的淋巴腫瘤,可能壓住胎兒的氣管,胎兒在母體內透過臍帶獲得養分,影響不大,然而一旦出生,會因無法呼吸而危及性命。

臍帶繼續供氧 插喉助呼吸

所以,手術剖腹取出BB後,先不剪去臍帶,讓BB透過臍帶供應氧氣及營養,待醫護人員檢查胎兒的氣管有否閉塞,即時插上喉管,幫助呼吸,才剪去臍帶,嬰兒最終平安出生。翌年,在威爾斯親王醫院亦有第二宗以「EXIT」處理呼吸道阻塞的胎兒個案。

陳衍標說,事前要靠婦產科醫生仔細評估剖腹生產的手術時機,過早易令嬰兒早產,太遲則會自然分娩,來不及做手術,而當年的個案在胎兒30多周時進行。手術由婦產科、兒科、麻醉科、耳鼻喉科醫生跨部門合作,連同協助的醫護人員,當時手術室內有逾30人。

「EXIT」無法應付急切病患

既然「EXIT」都可處理,為什麼今次美國的案例需要在23周將嬰兒取出,再放回子宮?陳衍標解釋,有些情况胎兒需要急切手術。今次美國的案例,腫瘤生於脊椎(尾龍骨)附近,會令血液供應大量傳輸至該處,影響血液循環系統;待至30多周時,胎兒可能已出現心臟衰竭、身體腫脹,以及肺、肝臟等功能不正常。所以,這種情况下必須及早將胎兒取出,移除腫瘤,令腫瘤不再「搶走」血液供應。

文:鄭寶華、吳穎湘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編輯:屈曉彤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031/news/_31YD006_.jpg中大婦產科學系系主任梁德楊教授(資料圖片);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031/news/_31yd101.jpg胎兒天生骶尾畸胎瘤,在尾龍骨下生出腫瘤,大都屬良性,但若腫瘤太大,會對胎兒心臟造成負荷。如果胎兒足月,可以出生後做手術切除;但若未足月,可能需要終止懷孕。圖為香港患上相若毛病的胎兒,最後父母選擇終止懷孕。(圖片經黑白處理,箭嘴為腫瘤位置)(圖:受訪者提供);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031/news/_31yd102.jpg產前檢查若發現胎兒肺積水,可在超聲波引導下,用針刺經母親肚皮,將一條導管插入胎兒肺部,引出肺水。(圖:受訪者提供);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031/news/_31YD002_X.jpg肺積水導管(圖:受訪者提供);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