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再度轉冷,若長期處於寒冷環境,可引起各種疾病。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胡詠儀表示,在低溫環境下,為減低熱量流失,身體會減少血液流至四肢,導致手腳冰冷;同時,流到心臟的血流量增多,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因急性心臟病、低溫症而送到急症室的個案增加,長者更是低溫症的高危族。即使在寒冷冬天,也千萬別瑟縮一角,要多點「郁手郁腳」,提高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
Read more
白內障(Cataract)會令視力變得模糊外,有時還因此引致視物有鬼影、影像變暗、眼睛畏光、近視加深……上述是常見的5個白內障徵狀,若任由白內障惡化或延遲治療,更可能會增加患青光眼的風險。專家建議市民年過40歲宜開始兩至三年驗眼一次,60歲以上更要年年驗眼,以免視力出問題而不自知,最終引發更嚴重視力問題。
Read more
現今全球約有3.5億人不幸患上抑鬱症及其他情緒問題。最近一個研究再次指出這些人的腸道微生態出現嚴重失衡,並發現40多種細菌可能導致情緒失調甚至抑鬱症。這研究結果於美國受廣泛報道,引起公眾關注。大家可有想過,究竟誰主宰我們的思想?常言道,「思想主宰命運」,我們可以從調節腸道微生態而改變命運嗎?
Read more
白內障(Cataract )會嚴重影響視力,令患者十分苦惱,而手術是唯一的根治方法。今時今日的白內障手術已十分普遍,隨着技術不斷提升、人工晶體更為先進,不但令手術更為精準及安全,更可以一併矯正散光、近視、遠視、老花等問題,令患者享有更佳的視力。不過,做白內障手術是否全無風險?林林總總的人工晶體應如何選擇?養和醫院陳蔭燊視力矯正中心主任、眼科專科醫生張叔銘醫生逐一解說關於白內障手術的問題。
Read more
【明報專訊】正當全世界熱切期待疫苗早日面世,我們有否想過還有很多疫苗不能預防的長遠問題?過去大半年我們都過着非常謹慎的日子,經常清潔雙手、消毒家具、小心飲食。無可否認,注重個人衛生可以大大減低染上新冠病毒及流感的風險,但是絕對清潔的環境對於我們的健康,尤其是兒童成長也可能帶來新的問題。
Read more
【明報專訊】我們一生中,腰背痛發病率高達84%,其中慢性腰背痛佔23%,而腰背痛在一年內復發率亦可達84%,所以腰背痛問題絕對不容忽視。腰背痛範圍包括整個腰背到臀部,甚至延伸到大腿後方到小腿位置。
在物理治療診所內,因為腰背痛求診的人均在生活上遇上不同程度的影響,包括:不能坐下或站立,轉換姿勢時引致疼痛,不能負重,部分病人連走路也受到影響,甚至影響日常工作和睡眠素質。
Read more
【明報專訊】急性腸胃炎可由多種不同病原體引起。常見病原體包括病毒(如諾如病毒及輪狀病毒)和細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門氏菌)。病毒引發的腸胃炎在香港全年都會發生,但冬天較為活躍,任何年齡人士都有可能染上。傳播途徑主要飲用或進食受污染食水或食物,或接觸受污染物件表面;諾如病毒亦可經嘔吐時飛濺出帶病毒噴沫傳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