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染疫康復者注意:建議未接種新冠疫苗者3個月後接種首劑 已打2針者毋須接種第3針

【明報專訊】本港第五波疫情累計數十萬宗陽性個案,近期日均逾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康復者陸續增加。對於康復者是否需要接種第一針和第三針新冠疫苗的問題,衛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昨日建議,一般康復者若染疫前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康復後毋須再接種第三針;至於未打齊針,或免疫力弱要打4劑的人,康復後則可較原定劑量減1劑。專家解釋,染疫後身體能產生大量抗體,故可視為已打1劑疫苗。專家又認為,成人及合資格兒童在接種兩劑復必泰或3劑科興疫苗後,可視為完成基本疫苗接種,即建議3至11歲兒童接種第二劑科興最少3個月後,要接種第三劑科興。 Read more

【新冠快測】9款未列認可名單快速測試包 全數印歐盟「CE」標記 15款未列歐盟通用名單(另附消委會認證名單搜尋器連結)

【明報專訊】現時市民自行以快速檢測包結果呈陽便可屬陽性個案。本報近日循店舖、網購及政府網站,綜合38款市售或政府派發的快速抗原測試包資料,對比截至上周五相關機構認可產品名單,發現有9款產品不在政府接受的上述4份名單內。此外,全數產品包裝均印上歐盟「CE」標記,當中15款不在特區政府接受的歐洲名單之內。有專科醫生和快速檢測包生產商指出,若政府視快速檢測作為主要篩查工具,應盡早檢視市面產品成效及自行制定官方認可名單,並確保供應來源(見另稿)。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提醒,陽性患者出現流鼻水、頭痛、發燒發冷等病徵,證明病毒傳染性較無病徵患者高,故患者檢測陽性後第6至7日,需連續持續兩日陰性外,亦要留意是否仍有病徵。 Read more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快速抗原測試、抗體3種檢測方法原理、效果、準確度有何分別?專家解構5個問題

【明報專訊】第五波疫情持續爆發,政府前(15日)宣布,已採購逾1億套快速檢測包套裝,以百萬計的快速測試包本周會陸續抵港。不過,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現時市面有多款快速抗原測試產品,他稱有朋友持有4款產品,但測試後分別出現陰性及陽性結果,認為產品聲稱的靈敏度及準確度數據可能已經滯後,而且可能涉及不同變異病毒株,建議政府就不同產品重新評估,並應確認產品有效測試本港流行的變異病毒株Omicon 分支「BA.2」,否則市民只看準確度數據選擇並無意思。現時坊間有核酸檢測(PCR)快速測試,還有抗體(antibody)與抗原(antigen)等不同檢測,究竟其原理、效果、準確度有何分別(詳見附表)?該選擇哪一款快速測試?如何做會更準確?有醫生指出,Omicron潛伏期中位數約3天,早期病毒量較低或未有病徵時,測試結果未必準確。建議宜在有暴露風險後第2至3日,或有病徵的第1天做相關測試。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