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昨(14日)結束,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今午(15日)在記者會表示,共有178.3萬人完成採樣,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直接或間接找到最少42宗確診個案。據明報統計,全民檢測最少揭出5個具傳染性的群組,包括大圍交通城及昨日新增的屯門都城餐廳群組。
Read more
【明報專訊】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宣布再延長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3天至9月14日(下周一)。他亦稱,截至今午2時,全民檢測已共有136.2萬人採樣,126.1萬人在網上成功預約。而今日截至下午1時半,暫有5.2萬人已採樣,其中2.36萬人即場登記檢測,佔整體45%。此外,政府周五起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限聚令及食肆每枱人數上限增至4人,至於對於酒吧業界對未能重開感失望,政府抗疫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說第二波疫情酒吧群組涉逾百人,市民飲酒會長時間除口罩,且背景音樂下易大聲說話,「你愈大聲,飛沫噴得愈厲害,(傳播)風險相對高」,故現階段不宜開放
Read more
【明報專訊】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累計揭11新症,昨新增5宗個案,當中4人測試前已現病徵及求醫。一對年約九旬夫婦及其同住外傭,分別因發燒及喉嚨痛等,於5日內四度向同一私家醫生求診,惟醫生相信老夫婦患肺炎,沒安排病毒測試。衛生署一方面稱私醫沒安排驗病毒屬「專業判斷」,另一方面籲有病徵者求醫,不要等待全民檢測。
Read more
普及社區檢測(全民檢測)至昨第三日採樣,原本預約額滿的檢測中心昨起加名額,結果多間中心現人龍。沙田源禾路體育館檢測中心組長許樹昌表示,每半小時的配額由50至70個,加至90個。有港島檢測中心工作人員稱昨每個時段名額增50%,原本每5分鐘採一個樣,縮至3分鐘。全民檢測需採鼻腔及咽喉樣本,有人擔心採樣會痛。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示範自行採樣,包括鼻咽、咽喉拭子及深喉唾液,解釋各種檢測方法「只要做得對,應該沒大問題」。他說鼻咽拭子敏感度最高,而今次採咽喉拭子及鼻腔拭子的敏感度,跟鼻咽拭子相若。
Read more
【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根據病毒學及流行病學數據,推算12.8萬個樣本中,約有8.5個樣本呈陽性,院長梁卓偉認為,其推算與港府昨公布6宗陽性個案脗合;用同一方式推算如全港745萬人檢測,會有494宗陽性,當中280人具傳染性,礙於病毒測試敏感度、樣本病毒量等因素,連同沒驗出陽性個案,估計實際約400人有傳染性。
Read more
【明報專訊】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進入第二天,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今早(2日)於商台節目稱,截至今早8時,共有71.6萬名市民已預約登記檢測。並決定由9月3日起增加檢測中心的檢測名額。政府發言人昨晚表示,首日共有約12.6萬名市民到社區檢測中心採樣。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及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於全民檢測首日早上到沙田源禾路體育館接受檢測,兩人更幫對方採樣。許樹昌表示過程僅需兩分鐘,「無乜唔舒服」。梁卓偉稱,按八達通出行數據,潛在病毒即時繁殖率超過1,即當社區有足夠病毒量傳播,隨時可一觸即發。
Read more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今日正式開始接受檢測。為此政府早前招募醫護人員協助在檢測中心採樣,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日前表示,已招募約6000名醫護人員報名參與檢測計劃。養和醫院表示,已有逾200名醫護人員參加了是次協助採樣工作,為確保運作暢順,醫院更安排團隊成員進行採樣練習,團隊將會駐守兩個檢測中心直至計劃結束。
Read more
全民檢測9月1日正式開始,已預約參與檢測的人士,採樣前有什麼要準備呢?採樣程序你又知道嗎?部分人士擔心拭子測試的準確性問題,究竟不同的病毒檢測方法又適合哪些人士呢?參與全民檢測會否被收集DNA資料?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已逾半年,但不少市民仍對病毒檢測存有謬誤,加上病毒變得愈來愈惡,因此在可見的將來仍要緊守防疫措施,不能鬆懈!即睇不同專科醫生拆解各類防疫問題和謬誤,還有專家、營養師教你提升免疫力、加強腸道健康,繼續抗疫!
Read more
【明報專訊】政府將於明天展開全民自願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下稱「全民檢測」),盼找出沒病徵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截斷社區傳播鏈。
外界擔心提交鼻腔及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會令基因私隱外泄。人們常說基因和DNA中掌握遺傳資訊,是十分重要的私隱財產,到底基因和DNA是什麼呢?參與全民檢測又會否泄漏私隱資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