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痛】訓練內層核心肌群 向BB學習 手腳朝天胸式腹式呼吸並用(談痛說情)

【明報專訊】核心肌肉訓練,是治療或紓緩腰背痛的重要部分。患者學習一些爬行、轉身動作來強化核心肌肉,不少人笑言恍似初生嬰兒的日常活動,其實正好道出部分事實——骨骼肌肉未成熟的初生嬰兒,由於能夠同時有效聯繫胸式呼吸及腹式呼吸,讓圓滾的腹部脹起如酒桶般,形成強大的核心肌力,能夠輕易做到以腰背做支撐的「手腳朝天」動作。所以部分訓練核心肌肉的動作與嬰兒行為舉動相似,並非巧合,而是有其道理。 練內層核心肌肉紓緩腰背痛 與BB胸腹呼吸手腳朝天動作相似 只是隨年紀漸長,人們未能有效同時運用胸式及腹式呼吸,尤其是在情緒緊張的時候,更趨向只使用胸式呼吸,令腹部核心肌群缺少鍛煉機會。而一般人也不會刻意訓練核心肌群,倘若再加上姿勢不良,又或一些疾病因素如腹部曾做過手術、盆腔肌肉鬆弛、患上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原因,更會進一步削弱核心肌群的力量。核心肌力對支持身體的穩定、平衡,以及日常活動和運動扮演重要角色,倘若力量不足,會造成肌力失衡,也會加重腰椎關節的壓力,引發腰背痛。 相關閲讀:痛症|腰背痛3大類 隨時是嚴重疾病警號 及早查找成因對症下藥 平板支撐、單車式蜷腹訓練 鍛煉外層核心肌群 愈來愈多人意識到核心肌群對腰背健康的重要,各種強化運動也愈來愈流行。不過,現時流行的運動訓練,如單車式蜷腹、俄羅斯扭腰、平板支撐和超人式平板支撐等,都只着重鍛煉外層核心肌群,包括腹直肌(即「6塊腹肌」的肌群)、腹內/腹外斜肌、豎脊肌等,但未能觸及內層核心肌群,即腹橫肌、多裂肌、盆底肌及橫膈膜,令訓練未能達至最理想圓滿的效果。 如要達到「內外兼備」,可再配合我們與生俱來便懂得的深呼吸,即同時以胸式及腹式呼吸,便能夠鍛煉內層核心肌群;此外一些針對腹橫肌的運動訓練,也有助強化內層核心肌群;當然也可以上一課「BB班」,模彷「內層核心肌群達人」初生嬰兒般,躺臥在牀上或軟墊上,配合呼吸,再把雙手雙腳同時離地活動。你會發現這些動作一點也不容易,卻對預防及紓緩腰背痛帶來顯著幫助。 相關閲讀:【帶氧運動】腹式呼吸2個步驟 3吸2呼跑步法 提升心肺功能(姿錯能改) 文:薛詠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運動消閒】減慢乳酸積聚 為全馬做準備

近年,愈來愈多市民投入跑步活動。跑季即將開始,長跑選手一般在賽前四個月至半年開始投入訓練。有研究顯示,網上或手機運動程式擬定的訓練計劃,不能按個人情况作調整,其中減慢乳酸積聚及增強肌力訓練兩個元素尤其重要,處理得宜有助提升運動表現。 核心肌肉訓練 保護脊椎 不少長跑選手喜歡使用網上或手機程式來編排訓練,但運動程式內的訓練計劃,大多只根據使用者的跑步時間、速度去訂立目標及訓練內容,未能依據個人的身體能力及狀况變化,制定針對的訓練內容。若由教練指導及制定訓練內容,獲得心率及乳酸的訓練數據支持,訓練內容的調節可更個人化、科學化,效果更理想。 核心肌群為身體內部深層肌肉,如腹橫肌及下背肌等,用以維持平衡,增強大肌群及四肢發力,做出更好的動作表現。訓練核心肌力有不少好處,除了保護內臟及脊椎、強健腹肌外,更可增強日常活動能力。 研究:減腰背下肢四成傷患 多年來不少研究報告均指出,訓練核心肌力有助減少受傷風險,預防引致受傷的姿勢。《職業醫學及毒理學期刊》(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toxicology)於200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433名在職消防員在一年內有關腰背、上下肢的受傷情况和預防方法。結果發現,消防員經過一段時間的核心訓練後(內容包括核心肌肉訓練、上肢或下肢負重訓練等),腰背及下肢受傷減少四成以上,連帶因傷影響工作的時間、工傷假期等都減少了。另外,有隨機抽樣對照研究,觀察國家級青少年網球手在六星期的核心訓練,發現加入針對專項運動訓練後,發球速度有改善,可見訓練核心肌力的重要。 調整乳酸值 增強用氧能力 核心訓練之外,配合乳酸值調整訓練,對提升表現的效率亦相當重要。做劇烈運動或運動強度上升時,由於環境提供的氧氣不足夠運動所需,身體要依賴無氧糖酵解作用(anaerobic glycolysis)提供能量,從而產生乳酸。乳酸未能被氧化消除,當無氧糖酵解作用持續,乳酸便會積聚。但是影響運動表現的並非乳酸,而是隨着乳酸濃度上升的氫離子數量,當氫離子增加,肌肉酸度上升,影響到肌肉的收縮,從而產生疲勞。 減慢乳酸積聚有助改善運動耐力,即減慢乳酸產生及加速乳酸消除。最有效的方法為增強用氧能力,以提高自身的有氧供能系統。 找出乳酸積聚起點 長跑不易攰 另外,有系統的耐力訓練項目,例如長跑訓練,都會使用乳酸值等數據來調整。有研究指出馬拉松跑手的表現與乳酸積聚起點(OBLA)關係密切,跑步速度愈接近OBLA,成績愈好,因為在發揮高速的同時,肌肉亦不會因酸度過高而影響發揮。專業馬拉松運動員的訓練計劃,亦包括針對OBLA值的配速訓練,目的是延緩乳酸積聚。有研究也指較多的低強度低乳酸訓練,能針對有氧供能系統的有效發揮,從而減少肌肉的酸性。 值得注意的是,運動程式或運動手表計算乳酸值的方法,大都以運動速度、活動量或心率推算,並非真正測量血液裏的乳酸濃度,所以不夠準確,但在沒有乳酸測量儀器的情况下,運動程式亦可用作參考。當然,一對一的訓練最為有效,專業教練可針對個人所需及目標,訂立訓練內容及強度,不時監察和調節。運動員一般於六至八周開始便可察覺到肌力或OBLA速度的進步,為全馬做足準備。 文:羅玉雄(註冊物理治療師)、方曉輝(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