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生長速度隨年紀逐漸減慢,不少中年人都受脫髮問題困擾。然而脫髮非只會發生在中年人身上,有研究數字顯示,三至四成斑禿(俗稱「鬼剃頭」)患者在20歲前已發病,年輕人面對脫髮,影響外觀同時,也會因而感到困擾。有醫生指出,脫髮問題愈早處理愈好,如果能在脫髮初期便接受適當治療,例如使用合適的藥物,有助防止情况惡化,避免毛囊萎縮。
Read more
【明報專訊】皮膚科醫生也會醫治毛髮及指甲引起的疾病,原因是它們都是由皮膚演變出來的組織,今次會講解毛髮。毛髮由表皮層演化出來的特別角蛋白(modified-keratin),在進化過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舉例,狗狗的毛髮主要作用是保暖,可以抵擋7℃或以上天氣;至於鳥類,除了保暖之外,毛髮顏色也可用來吸引異性。人類呢?每天脫髮多少條才算正常呢?男女脫髮模式又有什麼不同呢?
Read more
【明報專訊】一項最新對武漢新冠患者的追蹤研究發現,患者發病兩年後,逾半仍有後遺症。另外,英國學者上月在《刺血針呼吸醫學》期刊發表研究,指當地新冠患者出院後一年完全康復的比率小於1/3。其中女性、肥胖人士,以及住院期間需要呼吸器輔助的重症患者較難脫離「長新冠」(long-Covid,或稱新冠後遺症),前五大常見長期症狀包括:疲倦、肌肉疼痛、睡眠不佳、行動力變慢及呼吸急促。
Read more
素食主義愈趨普及,部分人或將素食與健康劃上等號,然而註冊營養師提醒,部分素肉在生產期間添加不少油分及鹽分,加上可能會額外加入碳水化合物,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士需留意。此外,不進食雞蛋及奶類的全素食者,亦有機會缺乏蛋白質及維他命B12,可能會引致貧血、疲倦等問題,在每餐的食物配搭上需下功夫。
Read more
衛生署的統計數據顯示,全港約有兩萬名患者飽受額頭、頸、手肘及頭皮牛皮癬困擾,但坊間對此病的認識不多,有患者初期自以為,甚至被醫生誤診為濕疹而誤用治療方式,以致出現脫髮問題,嚴重影響外觀,對患者造成身心創傷。為何不少患者及醫生都會將頭皮牛皮癬誤以為是頭皮濕疹?德善健髮顧問醫師兼皮膚專科中醫師潘子剛醫師表示,雖然兩症都會在皮膚表面形成紅腫及痕癢,但其症型及發病機理卻大相逕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