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M字額年輕化!男士食生冷食物傷毛囊 髮線更易後移

M 字額非只發於 40歲以上的男性身上,近年有研究顯示,越來越多20 歲出頭的男士也開始出現初期M 字額徵兆,髮線後移的情況堪憂!大多西醫都認為雄激素過多,從而影響頭皮毛囊健康;遺傳基因、壓力也會造成M 字額或髮線後移。但中醫研究臨床數據顯示,這群年齡層介於20-30歲的M字額初期患者,不少都有經常進食寒涼之物的習慣,因胃經、膽經氣血虧虛,才導致髮線後移。 八成男士現初期M字額問題 德善健康的註冊中醫 – 馮醫師受訪時表示,男士M 字額案例不少,根據近十年臨床經驗顯示,20至30 歲的比例佔20%。「六七年前,平均每5個案例便有3個存在M 字額或髮線後移等問題;而近兩年,每5個中就有4個存在這問題,脫髮有上升趨勢,令人憂慮。」 中醫師經常不厭其煩地叮囑女性應戒食寒涼食物及飲料,因可致月經不調、難成孕!但原來男士長期進食寒涼之物也會對身體造成損耗,是造成髮線後移的一大元凶。馮醫師稱,中醫角度看來,初中晚期M 字額或髮線後移,乃因胃經、膽經較差之故,從而影響頭髮生長。「M字額及髮線後移等脫髮問題,牽涉因素甚廣,例如體質屬寒底的人,長時間開冷氣,食橙、鴨肉等涼性食物,食西瓜、蟹等寒性食物,又時常飲凍飲,都會讓身體越來越寒,造成胃脘寒冷,當脾胃陽氣不足,加上內外受寒氣侵襲,便會令胃經氣血虧虛;或食得太多甜、肥膩食物、煙酒較多,也會有影響;年輕男性夜眠、房事太多而影響腎氣,使肝腎透支造成氣血不足,亦同樣會導致M 字額初期症狀。」 她又指,因飲食習慣之故,加上讀書及工作壓力,使不少年輕男性的體質都偏濕熱,影響運化,令頭皮無法得到充足養份,便會引起脫髮。當脫髮問題變得嚴重,令額角位置髮量越來越疏,就有機會出現M字或O字脫髮。 針對這種由濕熱引起的初期M字額及髮線後移問題, 首先需要清濕熱,疏肝去風。當濕熱或血瘀除去後,就能活血氣,毛囊就會容易生長出髮絲。 年僅10歲已脫髮延誤就醫30歲恐變地中海 問及最深刻的個案,馮醫師表示:「患者是位20歲初的青年,他本身體質濕熱兼有濕疹,脫髮史超過十年,長期服用西藥治療。他父親有感服用西藥會令兒子產生副作用,加上停藥後脫髮復發,於是向我們尋求較天然的治療方案。診斷毛囊後,發現M字額位置的毛囊仍有部份未壞死,於是經過四個月度身制定的治療,透過內服中藥調理身體,配合中藥外敷療程,情況已有明顯改善。九個月後,毛囊亦由本來只得一根髮絲,到生長兩至三根,而且明顯變得粗壯。」 不少有初期M字額的男士以為,脫髮部位只發生在前額兩角,用瀏海遮掩即可,無須過分憂慮,但馮醫師卻指出,男士雄性禿一般從髮際線及前額開始M字型後退,初期僅前額兩角髮線脫落,之後向頭頂逐漸擴散、後期髮際線後移惡化,頭頂的邊界會逐漸消失,最終變成頭頂光禿,只剩下兩側及後尾枕不脫髮區域的頭髮。 以上述提及的青年患者為例,若患者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未到30歲已經演化為第四五期脫髮! 嗜甜易脫髮醫師:少食為妙 現時市面上充斥著不少以中草藥作為招徠的生髮產品,如以銀杏葉、製何首烏、黑芝麻、杜仲等中藥製成的防脫髮洗頭水,或以科學方法濃縮人參、何首烏及女貞子等中藥,提煉而成的生髮保健品,形形式式,選擇多不勝數。但馮醫師提醒,治療初期M 字額或髮線後移時,得查看症狀屬哪一類病種,才能對症下藥,不宜妄下判斷,覺得男士出現髮線後移或脫髮就是腎虧,而一味服用或使用人參、鹿茸、巴戟天、淫羊藿、何首烏、女貞子等珍貴中藥或中藥製成品,最好先向註冊中醫了解自己體質。 「菟絲子、黑豆、黑芝麻等,每款約5克,煲湯或煲粥,可補血氣。如想好味些,不想有藥味,可加烏豆或大棗。建議一周只食一次,或十日食一次,從而改善脫髮問題。」她強調輔助而已,不能取代藥物;同時,脫髮人士忌吃太甜,芝麻糊雖是黑色食物,但因太甜,會導致脾胃不開,加重體內痰濕,從而引起脫髮。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攝取過多糖份會令血糖及胰島素上升,增加體內雄性激素,同時令頭皮更易出油發炎,同樣會增加脫髮風險,因此還是少吃為妙。 醫師還表示,想改善M字額,絕不能只調理單一部位,如只針對M字額的頭皮表面,必須從多方面著手,以內服外敷,改善身體機能,才能為頭皮細胞自生提供充足動力,維持長久生髮效果。 了解更多:

Read more

20歲已斑禿?了解兩類脫髮成因及外用生髮水、口服藥治療成效

頭髮生長速度隨年紀逐漸減慢,不少中年人都受脫髮問題困擾。然而脫髮非只會發生在中年人身上,有研究數字顯示,三至四成斑禿(俗稱「鬼剃頭」)患者在20歲前已發病,年輕人面對脫髮,影響外觀同時,也會因而感到困擾。有醫生指出,脫髮問題愈早處理愈好,如果能在脫髮初期便接受適當治療,例如使用合適的藥物,有助防止情况惡化,避免毛囊萎縮。 Read more

【甩頭髮】每天脫50至100條頭髮正常嗎?男女脫髮有不同 男成M字額 女頭頂稀疏(膚見)

【明報專訊】皮膚科醫生也會醫治毛髮及指甲引起的疾病,原因是它們都是由皮膚演變出來的組織,今次會講解毛髮。毛髮由表皮層演化出來的特別角蛋白(modified-keratin),在進化過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舉例,狗狗的毛髮主要作用是保暖,可以抵擋7℃或以上天氣;至於鳥類,除了保暖之外,毛髮顏色也可用來吸引異性。人類呢?每天脫髮多少條才算正常呢?男女脫髮模式又有什麼不同呢? Read more

【新冠後遺症】新冠患者發病逾年仍有長新冠症狀?常見症狀:疲倦、肌肉痛、睡眠困難等 英研究:3類人士要注意

【明報專訊】一項最新對武漢新冠患者的追蹤研究發現,患者發病兩年後,逾半仍有後遺症。另外,英國學者上月在《刺血針呼吸醫學》期刊發表研究,指當地新冠患者出院後一年完全康復的比率小於1/3。其中女性、肥胖人士,以及住院期間需要呼吸器輔助的重症患者較難脫離「長新冠」(long-Covid,或稱新冠後遺症),前五大常見長期症狀包括:疲倦、肌肉疼痛、睡眠不佳、行動力變慢及呼吸急促。 Read more

素食等同健康?素肉添加油鹽碳水化合物?高血壓、糖尿病人注意隱藏健康陷阱

素食主義愈趨普及,部分人或將素食與健康劃上等號,然而註冊營養師提醒,部分素肉在生產期間添加不少油分及鹽分,加上可能會額外加入碳水化合物,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士需留意。此外,不進食雞蛋及奶類的全素食者,亦有機會缺乏蛋白質及維他命B12,可能會引致貧血、疲倦等問題,在每餐的食物配搭上需下功夫。 Read more

頭皮牛皮癬被誤診為濕疹 慘現脫髮問題?中醫教你重新辨別兩大常見頭皮疾病

衛生署的統計數據顯示,全港約有兩萬名患者飽受額頭、頸、手肘及頭皮牛皮癬困擾,但坊間對此病的認識不多,有患者初期自以為,甚至被醫生誤診為濕疹而誤用治療方式,以致出現脫髮問題,嚴重影響外觀,對患者造成身心創傷。為何不少患者及醫生都會將頭皮牛皮癬誤以為是頭皮濕疹?德善健髮顧問醫師兼皮膚專科中醫師潘子剛醫師表示,雖然兩症都會在皮膚表面形成紅腫及痕癢,但其症型及發病機理卻大相逕庭。 Read more

中佬頭油多現屍臭味 隨時變禿! 中醫拆解脂溢性脫髮治療方法

夏天烈日當空,頭部經常被熾熱的陽光照射,大汗淋漓令頭油增多、頭髮扁塌。但原來頭油多不僅有礙觀瞻,更會引致脫髮。德善健髮的譚淵之中醫師分享一則治療脫髮病例,曾有中年男士長期頭油分泌過多,有時甚至傳出猶如腐屍般的惡臭,終導致脂溢性脫髮。 Read more

懷孕媽媽產後易脫髮?! 中醫:脫髮關鍵在於血氣不足

很多女性生完小孩後會出現產後脫髮問題,明明懷孕至產前頭髮健康豐盈,怎麼當了媽媽後就有產後脫髮?難道懷孕及生育會令體質變差?我們找來德善健髮的註冊中醫何昕醫師為各位新手媽媽分析箇中原因──中醫認為產後脫髮的關鍵在於血氣不足,要解決問題就要從體質調理開始。 Read more

鬼剃頭纏身,治療不能拖! 中醫:治療鬼剃頭脫髮須把握半年脫髮黃金期

有不少「雙職」母親既要工作,又要湊仔,精神緊張壓力大、睡眠不足,不但影響情緒,更可能會誘發「鬼剃頭」。德善健髮的註冊中醫師陳通指出,有一位新手媽媽因壓力過大而發病,但經過半年鬼剃頭治療,中醫令患者的脫髮問題完全康復。 Read more

【爸爸有煩惱?!】慶祝父親節的同時 記得多關心爸爸的身心健康

正在想如何為爸爸慶祝父親節的同時,有沒有發覺爸爸頭上的髮線逐漸向上移?肚腩愈來愈大?又常說自己失眠、扎醒?還會有便秘等腸胃問題?甚至見到爸爸壓力爆煲?為人子女大可以主動多關心爸爸媽媽的身心健康,讓他們及早正視生活和健康問題,做個快快樂樂、身壯力健的爸爸,共渡每一個父親節!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