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認知障礙症日(每年的9月21日)除了提醒大眾關注認知障礙病患者外,更要多了解其家人、照顧者的需要!相信你我都曾有照顧病人的經驗,例如當家人患上傷風感冒,可能需要花「有限」的時間去特別照顧,然而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病者的身體和自理能力逐漸衰退,甚至完全依賴其他人照顧時,照顧者需要承受沉重的壓力,各種負面情緒湧現,自身的精神健康不容忽視。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曾綜合外國數據,發現認知障礙症照顧者患抑鬱症的比例高達六成,比末期肺癌患者患抑鬱症的比率高,衰老的速度更比普通人高出四倍。照顧者如欲長時間照顧患者,疏理自己的情緒、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是重要的一環。
認清認知障礙症本質 調整心態 勿責怪自己
養和醫院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指出,照顧者必須了解病患的本質,以調整自己的心態。患者的病情不會改善或痊癒,照顧的目標只是延緩患者腦部退化速度,協助他們盡量繼續過正常生活,維持生活質素。
照顧者必須明白患者的行為不時有欠理想,是源於其情緒和行為並非完全自控,所以照顧者亦要對自己合理一些,偶爾的處理失當,在長期的照顧過程中絕對是可以預期的。照顧者毋須責怪自己,應接受自己的情緒和一時的失誤,畢竟沒有人是「全能」或萬能的。
愛人同時亦要愛自己 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照顧者也要明白,自己擁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才能妥善地照顧別人,因此關心自己的需要、保重身體十分重要,照顧者首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有均衡飲食、休息和運動,避免過分操勞,同時應維持最低限度的社交和休閒時間,以平衡自己的身心狀態。
為心靈「減磅」 善用社會資源
照顧者長期承擔沉重壓力,應多與相熟親友一起分擔照顧的工作,使他們更能明白照顧工作的艱巨、體諒照顧者的辛勞和困難,也可以在彼此有透徹的理解下達成共識和協議分擔工作,避免因出現糾紛而加重照顧者負擔的機會;此外,應善用社會資源,考慮尋求社區日間暫託服務,停一停,找個喘息空間;有需要可向信任的人傾訴心聲,或是參加認知障礙症家屬支援小組,與同路人分享經驗,從而減低焦慮與壓力。
專題系列文章
- 關於認知障礙症的3個問題 預防須知二三事
- 預設醫療指示、安寧照顧未聽過?港大調查團隊:生死教育不足 多與家人溝通
- 【柏金遜症】手震成因多 兼有行動緩慢、肌肉僵硬徵狀 早求醫長期服藥紓緩病情
- 【認知障礙症】照顧者好好照顧自己 每天給自己幾分鐘做關懷練習(仁濟健康快訊)
- 【認知障礙症】初中晚期訓練目標有不同 職業治療師設計遊戲、感官刺激助減緩病情
- 【認知障礙症】偵測患阿茲海默症風險 2分鐘分析「眼底相」視網膜圖像準確度約84%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 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關心患者及照顧者(附7個 防老養生法則)
- 拆解輕度認知障礙 及早評估與改善生活習慣 或有助逆轉病情
-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行為易有變?非藥物治療緩減腦退化 拆解與無記性、認知障礙症分別
- 【世界柏金遜症日】認知障礙vs柏金遜 注意異常警號 早發現早治療 照顧者身心健康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