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多條心血管有七成或以上阻塞、做手術可改善心臟功能,均應考慮「通波仔」手術。(BrianAJackson@iStockphoto)

【心臟病】了解冠心病成因、徵狀、病發先兆及高危因素 5個關於心臟病、通波仔等治療和檢查問題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冠心病究竟是什麼?其成因、徵狀和高危因素又有哪些呢?心臟病為香港第三號殺手,當中以冠心病為主要死因。衛生署2019年資料顯示,因冠心病而入院及死亡數字逾3.4萬人;每天平均約有10.2人因冠心病而死亡。

經常聽到「通波仔」手術,大家有很多疑問。非入侵性的心臟檢查,運動心電圖、心血管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哪一個檢查最準確?心血管中度狹窄(約五至七成收窄),應否通波仔?血管嚴重鈣化,通波仔會有何風險?立即了解5個關於心臟病、冠心病、通波仔等的治療和檢查問題……

.希:黃希敏(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曜:黃曜東(心臟科專科醫生)

Q:男性較易患冠心病?冠心病有何成因及高危因素?

問:冠心病有何成因及高危因素?

希:冠心病是常見心臟疾病,成因是負責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因脂肪積聚變窄或阻塞,令心臟血液供應不足,患者可能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高危因素眾多,分為可控制因素,如肥胖或因血壓、血糖、膽固醇水平過高而致心血管硬化;不可控因素包括年紀、家族病史、性別。一般而言,男士患冠心病風險較高;而隨年紀增長,心血管會老化並失去彈性,如家族有早發性冠心病或膽固醇過高,均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冠心病屬常見心臟病,患者或因心臟血液供應不足而心絞痛。何時才應做手術,開通阻塞的心血管?(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tylim、SCI_InDy@iStockphoto)
冠心病屬常見心臟病,患者或因心臟血液供應不足而心絞痛。何時才應做手術,開通阻塞的心血管?(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tylim、SCI_InDy@iStockphoto)

相關文章: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Q:冠心病有什麼常見的徵狀?病發前有何先兆?牙骱肩膀痛到嘔 心事作怪?

問:冠心病有什麼常見的徵狀?病發前有何先兆?

希:徵狀視乎冠狀動脈阻塞程度,以及有沒有其他慢性疾病而定。冠心病常見徵狀為心絞痛,當患者做運動、情緒激動時心跳過快,可能感到心口翳悶。多數人在停止運動和休息後,心絞痛便會消失。若有嚴重心肌梗塞,除了有劇烈胸口痛,甚或會感呼吸困難、頭暈、心律不正及血壓急劇下降等徵狀。

值得一提的是,非所有心肌梗塞病人均有胸口痛,有些年紀大、糖尿病患者,胸口痛楚感覺未必明顯,或只感到「胸口頂住,作嘔,有少少頭暈和心跳快」。故家庭醫生為慢性病病人覆診時會多問他們的情况,如做運動有沒有「條氣唔順」、心絞痛等,及早找出冠心病患者。如發現自己做運動或情緒激動時有心口痛,應盡早求醫。

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能突然感到胸口、牙骱、肩膀劇痛,甚或會痛至作嘔、出冷汗,亦可能因有不正常心率,未能供血至腦部而暈倒,需即時送入急症室。

Q:20歲就要評估心臟病風險?冠心病是否有年輕化迹象?何時應檢查?

問:冠心病是否有年輕化迹象?何時應檢查?

曜:沒錯。因肥胖人口比例上升、遺傳等因素影響,愈來愈多年輕患者,可能是20、30歲,部分人沒有徵狀,甚至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才知道自己患病。另外,不少人在身體檢查時診斷出心臟病。

按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建議,20歲要做第一次心臟病風險評估,檢查膽固醇、血壓水平,看看是否有患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如完全沒有風險,可每4至6年覆檢。惟若發現風險較高,「要睇實一些」,檢查次數或需更頻密;一旦持續有疑似徵狀如不夠氣、胸口痛,應及早找醫生檢查。

相關文章:【通波仔/搭橋】冠心病成因及6個高危因素 早期血管收窄病徵不明顯 增病發猝死風險 手術後須妥善控制三高及戒煙

Q:打溶血針可致腦出血?冠心病會引致心絞痛和心肌栓塞,如何治療?

問:冠心病會引致心絞痛和心肌栓塞,如何治療?

曜:慢性冠心病,患者主要面對心絞痛、氣喘問題,一般會先以藥物治療,如使用抗血小板藥,減低血管急性栓塞及心臟病發風險;亦會用降膽固醇藥。研究指出,即使體內膽固醇水平不高,使用降膽固醇藥也可避免膽固醇在血管積聚,避免形成血管粥樣硬化。另外,可處方舒張心臟血管、減低心臟負荷的藥物,紓緩心絞痛。若用藥後仍有嚴重心絞痛,建議進一步檢查,視乎血管狹窄程度,決定是否需要通波仔手術。

如有急性心肌梗塞,血管突然有血塊積聚而阻塞,要盡快開通血管,降低阻塞對心臟損傷。一般而言,可選擇注射溶血針溶解血塊,或做緊急通波仔手術,用球囊和支架開通血管。溶血針有效程度約六至七成,但較易令其他部位如腦部有出血風險,導致嚴重併發症。故情况許可,建議做緊急通波仔手術,用支架、球囊打開阻塞的冠狀動脈,及時拯救心臟肌肉。

Q:「通波仔」有何新技術?新招「震開」鈣化血管?

問:「通波仔」有何新技術?

曜:當多條心血管有七成或以上阻塞、阻塞出現於對血流供應有重大影響的位置,或檢查後發現手術對心臟功能有一定改善,都應考慮做通波仔或搭橋手術。

近年香港引入新儀器輔助通波仔,如針對嚴重鈣化而未能用一般球囊撐開的血管,醫生會先以衝擊波球囊,如打腎石般震碎血管鈣化部分,代替傳統旋磨,避免鑽穿心血管,減低手術風險。另外,如患者心臟功能非常差或手術複雜,過程中可能有心臟衰竭、停頓及惡性心跳等風險,醫生會考慮於左心室橫跨心臟主動脈的心瓣使用心臟泵。心臟泵就如魚缸水泵,可幫助心臟泵血運行全身,代替心臟約一半功能,每分鐘泵出2.5至3.7公升血,減輕心臟負擔,令手術更穩定,「可以buy time做手術」。

若多條心血管有七成或以上阻塞、做手術可改善心臟功能,均應考慮「通波仔」手術。(BrianAJackson@iStockphoto)
若多條心血管有七成或以上阻塞、做手術可改善心臟功能,均應考慮「通波仔」手術。(BrianAJackson@iStockphoto)

知多啲:心電圖、電腦掃描揪出問題血管

【明報專訊】診斷冠心病可分為3個階段。養和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黃曜東指出,第一階段可用非入侵性的心電圖檢查初步了解心臟情况。靜態心電圖可看到以往曾否有心臟病發、肌肉壞死迹象;運動心電圖則可檢查心臟受壓下,心血管會否因狹窄而血流不足。兩款心電圖準繩度屬中等。

如發現心電圖不正常或患者有冠心病徵狀,建議接受非入侵性心血管電腦掃描,觀察心臟血管分佈,以及斑塊積聚及收窄、粥樣硬化程度等。部分病人或需要用磁力共振或同位素核子掃描,檢查心臟哪一個位置血流供應不夠暢通,從而估計血管阻塞位置。

要確診冠心病及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則要用入侵性心導管檢查,將幼喉管放至心臟出口,注射顯影劑,檢查是否有血管堵塞或變窄。如需要更精密分析,則要用到入侵性血管影像檢查,包括血管內腔超聲波(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或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以超聲波或光纖看清楚血管是否屬高危狹窄、其狹窄分佈等,令醫生決定通波仔位置時可以拿揑得更好。

近年香港引入儀器如衝擊波球囊、心臟泵等輔助「通波仔」手術,減低手術風險。——黃曜東醫生(劉焌陶攝)
近年香港引入儀器如衝擊波球囊、心臟泵等輔助「通波仔」手術,減低手術風險。——黃曜東醫生(劉焌陶攝)

「血流儲備分數」判斷通波仔需要

如患者屬中度血管狹窄,即約五至七成收窄,完成心導管檢查後亦不肯定狹窄位置對心臟是否有重要影響,則可使用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檢查(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將特製鋼線放到血管狹窄位置,量度血流壓力會否因血管變窄受影響;若FFR少於0.8,代表只有不多於80%血流可流經血管,已屬「值得考慮做通波仔」的水平。黃曜東表示,FFR技術已有十多年歷史,不少研究均指按FFR作判斷,有助減低未來因急性心臟病而要通波仔的機率。

若想減低患冠心病風險,應控制好體重、血糖、血壓及膽固醇水平,並養成運動習慣。——黃希敏醫生(劉焌陶攝)
若想減低患冠心病風險,應控制好體重、血糖、血壓及膽固醇水平,並養成運動習慣。——黃希敏醫生(劉焌陶攝)

文:陳所願

編輯 / 林曉慧

美術 / 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