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應否全民檢測 袁國勇:可否5日驗750萬人?
【明報專訊】本港新冠病毒確診連日破百,對於應否以全民檢測應對,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按醫學及科學原則,可從成本效益角度討論,也要思考操作可行性,「可不可以5日驗750萬人?」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袁國勇向本報指出,當社會只有一兩宗個案,全民檢測不具成本效益,但隨着個案愈來愈多,每日逾100宗,即有更多隱形個案在社區,考慮會有不同,「(每日) 100宗做(全民檢測)是否cost effective?還是1000宗才cost effective?」他沒為此下定論,認為全民都可就此討論。
除了成本效益,袁國勇表示要思考是否「行得通」,內地檢測分不同小區,在小區內的人不可周圍去,否則未驗完的人帶病毒周圍走,都有可能播毒。目前新冠病毒較常見的潛伏期是5日,他反問:「可不可以5日驗750萬人?」
袁國勇稱,他只按醫學及科學討論,如何決定及執行不是他能處理。他重申,現時最高風險是不戴口罩的時間,與家人相聚、去食肆吃飯都不會戴口罩,因此要盡量減少,才可堵截傳播。
許樹昌:要配合居家令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目前衛生署的檢測能力及速度未能大幅度提高,「等兩三日才有結果太慢」,如能做到盡快驗出懷疑個案是否呈陽性,便有助減少社區爆發風險。他續稱,如要推行全民檢測,相信要在一周內完成,並配合「家居令」,即如內地限制居民外出,直至有結果,過程中要提供日常生活物資等配套,「是否做到要看社會能否接受」。
(疫情第三波)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 【新冠疫苗】科興疫苗臨牀有效率由50.38%提升至70% 許樹昌:僅逾千人參與測試 數據太混亂
- 【新冠肺炎】本港兩周確診逾660宗本地個案 油麻地、深水埗、九龍城佔多 梁子超:疫情響反彈警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 【新冠肺炎】豐澤樓污水樣本有新冠病毒 再強制檢測增3患者現病徵 徐德義:過去1星期本地源頭不明個案佔27%
【明報專訊】本港新冠病毒確診連日破百,對於應否以全民檢測應對,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按醫學及科學原則,可從成本效益角度討論,也要思考操作可行性,「可不可以5日驗750萬人?」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袁國勇向本報指出,當社會只有一兩宗個案,全民檢測不具成本效益,但隨着個案愈來愈多,每日逾100宗,即有更多隱形個案在社區,考慮會有不同,「(每日) 100宗做(全民檢測)是否cost effective?還是1000宗才cost effective?」他沒為此下定論,認為全民都可就此討論。
除了成本效益,袁國勇表示要思考是否「行得通」,內地檢測分不同小區,在小區內的人不可周圍去,否則未驗完的人帶病毒周圍走,都有可能播毒。目前新冠病毒較常見的潛伏期是5日,他反問:「可不可以5日驗750萬人?」
袁國勇稱,他只按醫學及科學討論,如何決定及執行不是他能處理。他重申,現時最高風險是不戴口罩的時間,與家人相聚、去食肆吃飯都不會戴口罩,因此要盡量減少,才可堵截傳播。
許樹昌:要配合居家令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目前衛生署的檢測能力及速度未能大幅度提高,「等兩三日才有結果太慢」,如能做到盡快驗出懷疑個案是否呈陽性,便有助減少社區爆發風險。他續稱,如要推行全民檢測,相信要在一周內完成,並配合「家居令」,即如內地限制居民外出,直至有結果,過程中要提供日常生活物資等配套,「是否做到要看社會能否接受」。
(疫情第三波)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 【新冠疫苗】科興疫苗臨牀有效率由50.38%提升至70% 許樹昌:僅逾千人參與測試 數據太混亂
- 【新冠肺炎】本港兩周確診逾660宗本地個案 油麻地、深水埗、九龍城佔多 梁子超:疫情響反彈警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 【新冠肺炎】豐澤樓污水樣本有新冠病毒 再強制檢測增3患者現病徵 徐德義:過去1星期本地源頭不明個案佔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