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丨葵盛西邨、麗晶花園等5地點須強制檢測 何栢良:住戶出入走廊丢垃圾、乘升降機必戴口罩潔手 免交叉感染
【明報專訊】本港第四波新冠疫情於過去7天有逾220宗源頭不明個案,當中涉及多個屋邨或屋苑。政府昨晚向5個地點發出強制檢測令,除了已爆疫4日、有多人搬走的葵盛西邨第8座,4戶5人確診的錦豐苑錦蕙閣和九龍灣麗晶花園6座等。本報昨日報道有葵盛西邨住戶稱居民通常將垃圾放在門外,港大專家何栢良說,如有住戶本身染疫,而其垃圾袋沒妥善綁好,不排除袋內的「雲吞(拭鼻涕的紙巾)」會污染走廊位置,建議住戶丟棄垃圾時戴好口罩及潔手,避免受到交叉感染。
何栢良:住戶短暫出入仍需戴口罩 垃圾可播毒
衛生防護中心指該大廈逾3000人已檢測,惟當局未掌握已離開寓所的市民是否已檢測。居於大廈6樓的住戶梁小姐日前指近日仍有街坊逐層翻摷垃圾桶,另有住戶胡亂將垃圾扔在門口,未有綁好垃圾袋。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部分舊式公屋不設垃圾槽,居民須於指定時間擺放垃圾在門外,等待清潔人員回收,他相信部分居民短暫走出門外放置垃圾袋時沒戴口罩,會有感染病毒風險。
飛沫可噴至走廊 致環境污染
他解釋,如有居民感染病毒後倒垃圾期間打噴嚏,飛沫或會噴到「成條走廊都係」,造成環境污染,建議居民丟垃圾期間要戴口罩,並要注意手部衛生;如垃圾袋沒有包好,一旦有關單位有確診者居住,亦可能散播病毒污染走廊等位置。
乘搭升降機空氣不流通 宜戴口罩
此外,何栢良說目前跑步等活動可豁免戴口罩,惟乘搭升降機時空間狹窄,空氣不太流通,大聲說話時會噴出飛沫,建議市民即使外出跑步,進出大廈期間亦要戴口罩。
- 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 【直腸癌】研究:直腸癌患者半年免疫治療 腫瘤100%消失 減傳統療法後遺症 復發及長期治癒率未知之數
- 【天氣病】夏天高溫潮濕 哮喘、肺炎、沙門氏菌致食物中毒、關節痛發病機會增 高危一族要注意
- 【新冠疫苗】18至59歲接種首針和第2針復必泰疫苗相隔延長至8星期 減心肌炎風險 22日起可改預約
- 【懷孕準備】35歲前生育較佳?夫婦生育前應如何準備及懷孕前檢查包括什麼?
- 【新冠變種】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破3個月新高 1患者可傳染逾2人 歐家榮:個案「散發」15區 料傳播鏈眾多
- 【新冠變種】理大蕭傑恒憂BA.4及BA.5兩變種病毒流入社區 免疫逃逸能力較BA.2高 易二次感染
- 【貧血原因】缺乏鐵質致頭暈心悸免疫力下降 逾80%港人攝鐵不足 貧血忌亂吃補充品(附含鐵質食物)
- 【呼吸道感染】研究:包膜細菌、猩紅熱、水痘及肺結核等4類傳染病較新冠爆發前減 團隊倡續戴口罩 防細菌爆發控抗生素用量
- 【新冠康復者】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 關於兒童、成人、長者、康復者未或已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 注意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