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不一定邪惡?營養師:先看營養標籤、成分排位(附:常見罐頭最高和最低的營養數值表)
【明報專訊】疫情一波接一波,大家已不再盲目搶米搶廁紙,但都要學會未雨綢繆,儲備一點糧餉,應付隨時爆發的下一波疫情。新鮮食物保鮮期有限,要儲糧,少不了罐頭和急凍食物。但雪櫃位置有限,罐頭又高鈉高脂;留家抗疫想食得健康,如何選擇罐頭?如何烹調減低邪惡度?新鮮食材又應如何儲存?

(Olesia Shadrina@iStockphoto)
「罐頭鯪魚、扣肉、午餐肉、五香肉丁、回鍋肉、罐頭湯等,鈉質及脂肪含量極高,每日食用100克左右,差不多達世衛建議每日鈉攝入限量的一半,建議少吃。」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葵涌院校應用科學系講師、註冊營養師黃蘊芝,到住所附近一間超級市場,參考罐頭食品營養標籤,而得出以下觀察。
雞肉較低脂
午餐肉用豬肉製成,但有生產商或會混入「下欄肉」如脂肪、內臟,都是高脂食材。雞肉相對脂肪較少,有生產商用雞肉製成加工肉罐頭,脂肪含量比豬肉午餐肉為低,但產品較少有。

留意標籤——選購罐頭時,要留意食物標籤,當中食物成分表列出的食材,比例最多的排在首位。(FangXiaNuo@iStockphoto)
避免油炸
多款罐頭鯪魚中,脂肪含量每100克食物介乎30至60克,當中脂肪量最高為罐頭鮮炸鯪魚(60克),可見食材經油炸後的脂肪含量提高。
罐頭湯少飲
罐頭湯鈉質含量不低,少飲為妙。偶爾飲一次,建議加入適量清水,每人每次飲用一碗便夠,並在餐膳中搭配蔬果,以增加鉀質的攝取來平衡鈉質;同時進食全穀類食物,增加纖維攝取量。
走汁走油
超市中不乏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的罐頭,如焗黃豆、粟米粒、吞拿魚、蘑菇等。惟這類食品部分有油浸或芡汁,鈉質含量不算低。選擇時,要注意以下事宜:
1. 選較低卡口味,如吞拿魚分為油浸及鹽水浸兩類,鹽水浸脂肪含量較低,相對健康
2. 有汁液的罐頭,宜先用開水冲洗,去除食物表面過多汁液
3. 不要用罐頭芡汁撈飯,盡量減低鈉質的攝取
不一定「邪惡」 搭配食材夠均衡
罐頭不一定是邪惡,當中亦蘊藏一些營養要素,如吞拿魚有蛋白質、奧米加三脂肪酸。想食得健康均衡,烹調時,不妨花心思配搭不同食材,以罐頭吞拿魚為例,可配全麥麵包、新鮮番茄、生菜,製成三文治;或可考慮吞拿魚炒蛋,再加上番茄或菜粒等炮製家常小菜。
黃蘊芝強調,是次觀察只涵蓋一間超級市場小量產品,並非正式和全面調查,只可作為參考。

(明報製圖)
她提醒,選擇罐頭食品,必須先留意營養標籤,再根據世衛或食物安全中心的建議標準,計算合適分量。有些罐頭上印有「減少50%鈉質」等聲稱,不代表是低鈉,「該數據是比較同類的罐頭,雖然減少了一半鈉質,但鈉質不一定低。要知悉準確的營養素數值,還是要閱讀營養標籤」。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包裝列明鈉含量超過600毫克(按每100克計)為高鈉,低鈉則少於120毫克(按每100克計)。若包裝上列明脂肪含量多於20克(按每100克計)為高脂,低脂則為不超過3克(按每100克計)。
看成分排位 知比例高低
另外,還要留意食物成分表列出的食材,比例最多的排在首位,若是糖、油、鹽排在最前,產品的糖分、脂肪和鈉質相對高。另外,罐頭表面必須完整無缺,不能凹也不能凸。因被硬物撞擊或其他原因而致凹陷,不止影響罐頭外觀,亦有可能在撞擊時造成肉眼看不到的微細裂孔,外面的空氣或細菌可以內進,污染罐內食材。至於罐頭凸出或變形,則可能存有空氣,或有細菌滋生,同樣不宜進食。其他考慮因素還有商舖是否有信譽、罐頭生產地的監管等。
吃剩勿連罐放雪櫃冷藏
罐頭買回家後,應儲存在通風、乾燥、陰涼地方,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影響罐頭品質。罐頭經高溫殺菌,未開封前,儲存於室溫便可。如開封後未必可一次過吃掉一個罐頭,黃蘊芝表示,由於罐頭的金屬容器接觸過空氣後,可能產生化學反應,如果把餘下食品連同罐頭放進雪櫃冷藏,可能影響食品的品質。「較理想的方法,是用保鮮紙或盒儲存剩餘的食品,放進雪櫃。不過,大家最好選購細罐的罐頭,分量剛夠一餐,省卻儲存煩惱和食物安全問題。」
文:黎雅麗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 【新冠疫苗】接種新冠疫苗後14宗出現貝爾面癱 9打科興5打BioNTech 兩宗打針後流產個案 專家稱無證據指與疫苗有關
- 中央肥胖增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教你轉化白色脂肪為棕色脂肪(附減重控糖4大重點)
- 【毛囊角化vs.暗瘡】一乾一油 紅色粒粒皮膚乾燥 毛囊角化莫非基因作怪?難斷尾?
- 【變種病毒】尖沙嘴華美達酒店檢疫3人帶南非變種 病毒基因排序高度相似 專家:「N501Y」傳播性較高「E484K」或影響疫苗有效率(附變種病毒知多啲)
- 印裔男基因排序屬南非變種病毒B.1.351 女友人病毒量較低 許樹昌、何栢良:若女患者驗出抗體 不排除社區感染
- 再有驗出N501Y確診個案 新冠變種病毒傳播力高50% BioNTech復必泰對英國巴西變種有效 科興未有數據
- BioNTech疫苗最遲8月底打首劑 24小時內預約升35% 接種擴大至16歲起 23日起可預約(附疫苗接種最新安排及預約連結)
- 新冠肺炎可能因霉菌入肺?室內晾衫要注意病毒潛入家中?專家揭家居3大霉菌黑點
- 兩32歲孕婦接種BioNTech疫苗後流產 衛生署未證與疫苗有關 專家:美國逾3萬孕婦已接種mRNA疫苗
- 本港9%人口已接種首針新冠疫苗 6成打科興 港疫苗氣泡分階段實行 以接種疫苗為前提(附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和預約)
【明報專訊】疫情一波接一波,大家已不再盲目搶米搶廁紙,但都要學會未雨綢繆,儲備一點糧餉,應付隨時爆發的下一波疫情。新鮮食物保鮮期有限,要儲糧,少不了罐頭和急凍食物。但雪櫃位置有限,罐頭又高鈉高脂;留家抗疫想食得健康,如何選擇罐頭?如何烹調減低邪惡度?新鮮食材又應如何儲存?
「罐頭鯪魚、扣肉、午餐肉、五香肉丁、回鍋肉、罐頭湯等,鈉質及脂肪含量極高,每日食用100克左右,差不多達世衛建議每日鈉攝入限量的一半,建議少吃。」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葵涌院校應用科學系講師、註冊營養師黃蘊芝,到住所附近一間超級市場,參考罐頭食品營養標籤,而得出以下觀察。
雞肉較低脂
午餐肉用豬肉製成,但有生產商或會混入「下欄肉」如脂肪、內臟,都是高脂食材。雞肉相對脂肪較少,有生產商用雞肉製成加工肉罐頭,脂肪含量比豬肉午餐肉為低,但產品較少有。
避免油炸
多款罐頭鯪魚中,脂肪含量每100克食物介乎30至60克,當中脂肪量最高為罐頭鮮炸鯪魚(60克),可見食材經油炸後的脂肪含量提高。
罐頭湯少飲
罐頭湯鈉質含量不低,少飲為妙。偶爾飲一次,建議加入適量清水,每人每次飲用一碗便夠,並在餐膳中搭配蔬果,以增加鉀質的攝取來平衡鈉質;同時進食全穀類食物,增加纖維攝取量。
走汁走油
超市中不乏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的罐頭,如焗黃豆、粟米粒、吞拿魚、蘑菇等。惟這類食品部分有油浸或芡汁,鈉質含量不算低。選擇時,要注意以下事宜:
1. 選較低卡口味,如吞拿魚分為油浸及鹽水浸兩類,鹽水浸脂肪含量較低,相對健康
2. 有汁液的罐頭,宜先用開水冲洗,去除食物表面過多汁液
3. 不要用罐頭芡汁撈飯,盡量減低鈉質的攝取
不一定「邪惡」 搭配食材夠均衡
罐頭不一定是邪惡,當中亦蘊藏一些營養要素,如吞拿魚有蛋白質、奧米加三脂肪酸。想食得健康均衡,烹調時,不妨花心思配搭不同食材,以罐頭吞拿魚為例,可配全麥麵包、新鮮番茄、生菜,製成三文治;或可考慮吞拿魚炒蛋,再加上番茄或菜粒等炮製家常小菜。
黃蘊芝強調,是次觀察只涵蓋一間超級市場小量產品,並非正式和全面調查,只可作為參考。
她提醒,選擇罐頭食品,必須先留意營養標籤,再根據世衛或食物安全中心的建議標準,計算合適分量。有些罐頭上印有「減少50%鈉質」等聲稱,不代表是低鈉,「該數據是比較同類的罐頭,雖然減少了一半鈉質,但鈉質不一定低。要知悉準確的營養素數值,還是要閱讀營養標籤」。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包裝列明鈉含量超過600毫克(按每100克計)為高鈉,低鈉則少於120毫克(按每100克計)。若包裝上列明脂肪含量多於20克(按每100克計)為高脂,低脂則為不超過3克(按每100克計)。
看成分排位 知比例高低
另外,還要留意食物成分表列出的食材,比例最多的排在首位,若是糖、油、鹽排在最前,產品的糖分、脂肪和鈉質相對高。另外,罐頭表面必須完整無缺,不能凹也不能凸。因被硬物撞擊或其他原因而致凹陷,不止影響罐頭外觀,亦有可能在撞擊時造成肉眼看不到的微細裂孔,外面的空氣或細菌可以內進,污染罐內食材。至於罐頭凸出或變形,則可能存有空氣,或有細菌滋生,同樣不宜進食。其他考慮因素還有商舖是否有信譽、罐頭生產地的監管等。
吃剩勿連罐放雪櫃冷藏
罐頭買回家後,應儲存在通風、乾燥、陰涼地方,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影響罐頭品質。罐頭經高溫殺菌,未開封前,儲存於室溫便可。如開封後未必可一次過吃掉一個罐頭,黃蘊芝表示,由於罐頭的金屬容器接觸過空氣後,可能產生化學反應,如果把餘下食品連同罐頭放進雪櫃冷藏,可能影響食品的品質。「較理想的方法,是用保鮮紙或盒儲存剩餘的食品,放進雪櫃。不過,大家最好選購細罐的罐頭,分量剛夠一餐,省卻儲存煩惱和食物安全問題。」
文:黎雅麗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 【新冠疫苗】接種新冠疫苗後14宗出現貝爾面癱 9打科興5打BioNTech 兩宗打針後流產個案 專家稱無證據指與疫苗有關
- 中央肥胖增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教你轉化白色脂肪為棕色脂肪(附減重控糖4大重點)
- 【毛囊角化vs.暗瘡】一乾一油 紅色粒粒皮膚乾燥 毛囊角化莫非基因作怪?難斷尾?
- 【變種病毒】尖沙嘴華美達酒店檢疫3人帶南非變種 病毒基因排序高度相似 專家:「N501Y」傳播性較高「E484K」或影響疫苗有效率(附變種病毒知多啲)
- 印裔男基因排序屬南非變種病毒B.1.351 女友人病毒量較低 許樹昌、何栢良:若女患者驗出抗體 不排除社區感染
- 再有驗出N501Y確診個案 新冠變種病毒傳播力高50% BioNTech復必泰對英國巴西變種有效 科興未有數據
- BioNTech疫苗最遲8月底打首劑 24小時內預約升35% 接種擴大至16歲起 23日起可預約(附疫苗接種最新安排及預約連結)
- 新冠肺炎可能因霉菌入肺?室內晾衫要注意病毒潛入家中?專家揭家居3大霉菌黑點
- 兩32歲孕婦接種BioNTech疫苗後流產 衛生署未證與疫苗有關 專家:美國逾3萬孕婦已接種mRNA疫苗
- 本港9%人口已接種首針新冠疫苗 6成打科興 港疫苗氣泡分階段實行 以接種疫苗為前提(附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和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