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胃潰瘍?胃痛發作時間 揭成因端倪
大部分人都曾經歷胃痛,不過詳細了解後,會發現每人的胃痛各有差別。有些人空腹時痛,吃飽就沒事、有些人臨近考試就發作、有些人感到痙攣般的痛楚,究竟是胃炎或是胃潰瘍呢?原來每種胃痛的特徵,都是醫生查找病源的線索。
【明報獨家網售】阿一海景中秋南非鮑魚盆菜(六位用、外賣自取) 原價: $2688 讀者優惠價: $1988 早鳥優惠送「阿一$100現金禮券」 立即訂購! |
結構性vs功能性胃痛
養和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醫生指,胃痛基本上可分為結構性及功能性兩大類,前者包括胃部發炎、出血、阻塞等,醫生可用胃鏡檢查找出原因。如果胃炎嚴重及長期不癒,有機會演變成胃潰瘍。不過大部分因胃痛求診人士都只是胃炎,只有小部分是胃潰瘍;功能性胃痛則可能與患者的情緒壓力有關,有些病人會形容為「痙攣性或像扭毛巾式的痛楚」,但無論胃痛有多嚴重,照胃鏡都看不出有異樣。不過醫生都會建議病人照胃鏡,至少能排除結構性問題。
飯前飯後痛 與潰瘍位置有關
有些人飯前感到胃痛,誤以為「餓到痛」,其實可能是胃壁已一早受損,受胃酸刺激而感到胃痛。當病人進食後,食物在胃內阻隔胃酸,於是痛楚減少;另外,有些人在進食後一至兩小時後才感到痛楚,則代表潰瘍位置處於十二指腸的前段,因為食物經胃部消化後才抵達十二指腸,刺激潰瘍位置。至於功能性胃痛的患者,他們感到胃痛的時間則與進食與否沒有關係,反而面對壓力時,例如考試就會感到胃痛,有些人甚至會痛至嘔吐。胃潰瘍患者則較少會因胃痛而嘔吐。
消炎止痛藥傷胃
有不少情况都會導致胃潰瘍,最常見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導致慢性胃炎而產生潰瘍;其次是壓力增加胃酸分泌,胃酸過多令胃壁長期受刺激下而受損;此外,服用消炎止痛藥或阿士匹靈都有機會損害胃壁,尤其是空腹服藥,故醫生會同時處方胃藥,並叮囑病人要飯後才服藥。而胃酸倒流、消化不良或進食不定時人士,他們出現胃潰瘍的機會亦較一般人高。
質子泵抑制劑降胃酸
當病人確診胃潰瘍及排除其他原因後,醫生一般會處方稱為質子泵抑制劑的特效抑壓胃酸藥,一般服藥四至八星期,療程長短因病情而異。而針對因其他疾病而要長期服消炎止痛藥或阿士匹靈的人,醫生會建議患者長期服降胃酸藥,以降低胃潰瘍的風險。
其他容易與胃痛混淆的急症
徐醫生提醒,如果病人忽然感到胃部劇痛,要留心會否是出現以下急症,因有機會是其他內臟的痛楚轉移。如有懷疑,必須立即求醫:
- 冠心病
- 急性胰臟炎
- 大動脈撕裂
- 急性膽囊發炎
- 盲腸炎
相關文章:
- 腸胃炎丨衛生處方:病毒性腸胃炎 天氣轉冷易中招
- 【便秘】3個簡易運動天天做 踢走便秘 排便暢順
- 【益生菌】食益生菌有益腸胃健康?進食發酵食品3大注意事項
- 從「心」治療腸易激綜合症 患者常見的5個情况
- 【腸胃毛病系列】腸易激綜合症及慢性腸炎知多啲 多管齊下治療有法
- 【益生菌】日日食益生菌 反致腸菌失衡
- 胃炎?胃潰瘍?胃痛發作時間 揭成因端倪
- 【腸胃毛病系列】及早發現脂肪肝可望逆轉 4個護肝飲食貼士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增患胃癌風險
- 苦瓜降血糖 狂食招腸胃不適
- 醫言有理:眼腫腳腫 提防腎病綜合症
- 手術及新藥追擊肝癌 增療效及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