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和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病例追蹤數據顯示,完成接種疫苗後仍確診的「突破感染」個案趨增。影響出現「突破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疫苗種類、接種後的時間、變種病毒與個人免疫反應。以英國疫情為例,以40歲至49歲組別的「突破感染」增幅最大,估計與該群組較大可能被未接種的子女傳染有關。另英國一項家居傳播研究顯示,出現感染新冠病徵者,與之同居生活並已接種疫苗人士會有25%機率受感染,未接種者受感染率達38%。專家亦指出,「突破感染」並非罕見現象,而接種疫苗整體仍可有效減少感染和重症死亡的風險。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英國疫情再反彈新增5萬宗確診 專家警告今冬將受三重打擊:新冠、流感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V
突破感染數據:英國40至49歲組別增幅最大 專家推論:青少年多未接種新冠疫苗致傳染同住家人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10月底數據,英格蘭大部分年齡群組的「突破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都高於8月中旬。當中尤以40歲至49歲組別增幅最大,由8月時4周內平均每10萬名已打疫苗人士之間有1116.2宗,增至2124.6宗。
專家推論這組別的「突破感染」風險最高有兩大因素。其一,這群組有很大機會與未成年子女同住,但英國兒童及青少年大多數尚未接種新冠疫苗,是近期湧現最多確診個案的年齡組別。他們將病毒傳播給已接種疫苗同住家人或父母的機率也較高。
研究:感染新冠者 25%機率感染同生活已接種人士
英國一項家居傳播研究顯示,倘有人出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徵,與之同居生活的已接種疫苗人士便有25%機率感染該病毒,未接種者受感染率達38%。第二,英國大部分年滿40歲人士完成接種新冠疫苗迄今已相隔了最少4個月,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已下降。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數據亦顯示,所有接種疫苗年齡組別的「突破感染」發生率相若。該國所批准採用的3款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之中,注射強生疫苗的「突破感染」發生率及相關死亡率略高於其他兩款,BioNTech-輝瑞的比率又稍高於莫德納(Moderna)。
英研究:完成第二針後10周起 保護力開始減弱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針對BioNTech、牛津-阿斯利康這兩款該國最常用疫苗新近發表的研究則指出,在打完第二針後第10周起,保護力開始減弱;完成接種後的5個月內,保護率由接種後兩周的大約九成和七成,分別降至69.7%和47.3%。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或BioNTech復必泰疫苗人士注意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7間公立醫院接種站地點和服務時間(更新11月5日)
專家強調疫苗減染疫死亡風險
不過,幾項對「突破感染」患者的研究俱表明,新冠疫苗能有助身體加快消除感染,所以通常病徵較輕和較快痊癒。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病毒學專家巴魯什(Dan Barouch)說:「突破感染不罕見,亦非意料之外,不是很令人擔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道迪(David Dowdy)強調,新冠疫苗依然有效,可降低感染和病重死亡的機率。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
英率先批准默沙東新冠口服藥
另外,美國藥廠默沙東(Merck)上周四(4日)表示,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對藥廠的治療新冠病毒口服藥Molnupiravir(註冊藥名為「Lagevrio」)批出授權,讓病情輕微至中等的新冠患者,及有最少一項可導致重症風險的人士使用。英國是首個對該口服藥批出授權的國家,美國和歐盟監管當局則仍在評估,而英國已向藥廠訂購50萬劑藥,美國亦花費12億美元(93.6億港元)訂購170萬劑藥。
默沙東10月初公布,研究顯示病人每天服食兩粒Molnupiravir,連續服食5天,可有效降低入院率和死亡率。藥廠上月再公布使用Molnupiravir治療新冠患者的第三期臨牀研究中期數據,稱新藥可將確診者入院和死亡風險減低一半。
美5至11歲童接種BNT
另外,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上周五,及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在本周二先後批准和建議5至11歲兒童接種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下稱BioNTech疫苗)後,美國周三(3日)開始安排為這個年齡層的兒童接種疫苗。
(金融時報/中央社/路透社)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質子治療精準應對兒童癌症 減少長遠後遺症及對發育的影響
- 嵌甲/倒甲、捲甲、灰甲有分別?足病診療師:小心剪腳甲選鞋6個秘訣
- 失聲、聲音嘶啞點算好?中醫:喉瘖有急慢之分 中藥針灸助開聲
- 【拆解生蛇謬誤】未出過水痘可免疫?生蛇繞身體一圈最危險?生蛇後仍需打蛇針?
- 對付尿布疹常見3類藥膏功效有不同 預防5重點寶寶皮膚乾爽
- 【類固醇101】醫生拆解類固醇種類、副作用、療效及正確用法
- 骨質疏鬆症狀難察覺 8成患者DXA檢測始確診 藥物治療、日常飲食要「五不」
- 解構異位性皮炎徵狀、3治療方法及副作用等利弊
- 白內障手術植入人工晶體後 近視老花有變 再配眼鏡要考慮?
- 氣溫低易關節炎發作?是退化性或類風濕關節炎症狀?不遵醫囑擅停藥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