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英國研究:分析逾2900萬接種BioNTech或阿斯利康人士數據 出現血栓塞等併發症風險比率遠低於新冠患者
【明報專訊】英國牛津大學等多間英國大學和醫院共同進行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人患上血栓、血小板水平少或缺血性中風的風險,都明顯低於感染新冠的患者,顯示接種疫苗的好處遠大於風險。其中接種了第一劑BioNTech疫苗而於28日內因缺血性中風住院或死亡者,估計發生率是每1000萬人有143人,新冠患者則為1699人,高近11倍。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孔繁毅:每10萬年輕人接種新冠疫苗後10人出現心肌炎 港大袁國勇團隊研究:或靜脈注射有關(附疫苗接種方式知多啲)
鼎爺私房菜五周年盛宴 明報獨家買一送一優惠 限量50份 $1280 / 位 立即選購! |
英國新冠大型研究:接種BioNTech或阿斯利康疫苗者 併發症風險遠低新冠患者
研究人員分析了逾2900萬名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間,注射第一劑牛津-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下稱牛津疫苗)或BioNTech-輝瑞疫苗(下稱BioNTech疫苗)的人士數據,以及追蹤了大約170萬名新冠患者,探究他們在接種或確診後8至28天,出現血栓塞(血管有血塊阻塞)、血小板減少症(血小板數量低的疾病)等併發症的比率。
分析逾2900萬打針者數據 與170萬新冠患者比較
結果發現,接種完首劑牛津疫苗者,出現凝血情况和血小板數量低的風險,確實較尋常增加;接種完第一劑BioNTech疫苗者,因流向腦部的血液受限造成血栓和中風(即缺血性中風)的風險亦比正常情况高。不過,這些比率遠低於新冠患者。研究員估計,1000萬接種了首劑牛津疫苗人士,接種後28日內因血小板數量偏低而入院或死亡者,佔107人;新冠患者確診28天內因此入院或死亡者,每1000萬人中有934人,高前者8倍。接種了第一劑牛津疫苗而於28日內因罕見凝血情况入院或死亡者,每1000萬人中佔66人,新冠患者則達12,614人,高前者近200倍。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12-15歲青少年接種BioNTech復必泰疫苗後勿做劇烈運動 專家指臨牀研究針後常見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發燒
接種第一劑BioNTech疫苗 缺血性中風住院或死亡發生率每1000萬人中有143人
至於接種了第一劑BioNTech疫苗而於28日內因缺血性中風住院或死亡者,估計發生率是每1000萬人有143人,新冠患者則為1699人,高近11倍。
《英國醫學期刊》周五刊出的這項研究已經過同行評審,由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等幾所英國大學和醫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他們全跟牛津疫苗開發者無關。
(彭博社/CNBC/BBC)
(新冠疫情)
- 【嘶哮症】延遲治療可令腦部受損 第五波近60宗「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出現發燒、淋巴腫脹及紅疹症狀
- 【接種疫苗】累計逾2400幼童接種科興 附兒童接種疫苗途徑
- 【二代疫苗】許樹昌:接種Omicron BA.1疫苗抗體不足對抗BA.5 孔繁毅:可作加強劑 料國藥疫苗12月可打
- 【新冠疫情】納入強制檢測人士注意:各區流動採樣站、社區檢測中心名單、深喉唾液樣本包派發點(更新2022年8月4日)
- 關於小朋友及孕婦接種新冠疫苗的6個Q&As(衛生處方)
- 【新冠後遺症】研究:74%確診者30天後始恢復嗅覺 女性、有鼻塞者較難恢復
- 【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 【新冠陽性】 Omicron新亞系確診或密切接觸者准居家隔離檢疫 完成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
- 【新冠變種】Omicron BA.2.75 傳播力高於BA.5 英美澳加德正傳播 世衛籲復口罩令
- 【新冠變種】研究:未曾染疫、已接種兩針復必泰 誘發中和抗體ZCB11有效對抗Omicron BA.1和BA.2
- 【新冠疫苗】孔繁毅:569宗涉接種疫苗後副作用個案 一成嚴重事件涉70歲以上長者 復必泰不良事件佔兩成科興佔半
- 【慢性疾病】奇難雜症遇上新冠疫苗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宜先化療(醫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