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放寬限聚令前須增社區檢測
【明報專訊】港府實施「限聚令」逾兩個月,實施期限暫於本周四(6月4日)屆滿,不過昨日再出現兩宗本地確診個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顯示傳播鏈於社區存在,在考慮何時放寬限聚令前,須先增加社區檢測數目至足夠水平。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則表示疫情仍未過去,限聚令仍然生效,非法集結及嚴重暴力違法行為會增加病毒傳播風險。
陳肇始:非法集結增播毒風險
陳肇始昨發表網誌稱,從公共衛生角度而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未過去,為保障公衆健康而實施的限聚令仍生效,非法集結及嚴重暴力違法行為,除了影響香港正在回復的經濟活動,亦有可能增加病毒傳播風險。若因此造成大型群組感染,不但再次影響市民正常上班、上學,更會再次為醫療系統帶來衝擊。
袁:實際病例或是浮現個案2至3倍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表示,昨出現兩宗本地個案,顯示傳播鏈於社區存在,實際感染個案數目或是已浮現個案的2至3倍。被問到何時才能放寬限聚令,他認為要先增加社區檢測數目至足夠水平,他建議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可授權護士為病人安排測試,豁免有輕微病徵、但不願求診的患者收費,以及容許患者到普通科門診採集深喉唾液樣本。
食衛局副秘書長方毅昨出席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時則呼籲,市民應保持佩戴口罩,如生病應避免上班,盡早求診及檢測,他說醫院有成熟機制確保求診者安全,港府亦正增加病毒檢測數目。同場的基因組醫學督導委員會主席梁憲孫則指出,再現本地個案反映社區仍有隱形傳播者,市民不能掉以輕心,要注意個人衛生及戴口罩。
- 流感可致心肌炎或突然死亡 醫生:35歲後猝死3大主因:隱性心臟病、心室顫動、腦出血
- 【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 本港Omicron XBB成新冠主流毒株 中大:兩款口服藥對變種仍有效
- 散光成因?可以遺傳?嚴重可致弱視?中大:把握8歲前黃金治療期
- 【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 【世界無煙日】電子煙禍害如傳統煙草 無助戒煙 籲尋專業協助
-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口服微膠囊活菌配方助紓緩長新冠 最少5徵狀明顯改善
- 【新冠疫情】港府推算新冠感染人數日逾1萬宗 孔繁毅:長遠需針對XBB變種單價疫苗
- 【激光矯視】SMILE Pro是什麼?養和新一代單眼手術時間由25秒縮至10秒 矯正深度散光效果更理想
- 代糖產品有哪些?世衛指代糖無助減肥控體重 長遠或增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