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病毒】港累計逾130宗L452R變異病毒株個案 3成屬Delta 梁卓偉:可1傳6至8人 疫情響大警號
港累計131宗L452R變異病毒個案 41宗屬Delta
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稱,截至昨日本港錄得131宗L452R病毒株,其中129宗屬輸入,有41宗屬Delta病毒。他說Delta有後來居上之勢,正取締其他病毒株,其傳染力、嚴重性及病毒量都較高。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相信,今次是繼首現新冠病毒、N501Y變異株後,第三個疫情轉捩點,屬非常大警號。
梁卓偉:Delta變異病毒株可1傳6至8人
梁卓偉說,每名帶Delta變異株病毒的病人可傳給6至8人,遠超可傳2至3人的原始病毒株,且入院及死亡率都高於之前的病毒株。他稱最新男地勤個案可能經未被驗測出來的機組人員傳染,需嚴陣以待,希望不會傳至第二、三代。
相關文章:【變種病毒】印度Delta變異成「Delta+」(B.1.617.2.1或AY.1)變種 傳播速度更快 世衛:非屬重症高危群體兒童 不建議接種新冠疫苗
新增7宗全涉L452R病毒株個案 6為輸入
昨日新增的7宗確診均涉L452R病毒株,包括6宗輸入個案,其中4人為英國抵港學生;其餘一宗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為27歲男患者,他所住的運亨樓被驗出污水陽性,該廈約2100人前晚被圍封檢測,沒驗出陽性。
男地勤21日病發有輕微咳嗽
該男子於本月21日病發,其父在大角嘴五金舖工作,有輕微咳嗽,送院檢測呈陰性;母親在沙田火車站任夜更清潔工,有時去大埔陸宜居茶餐廳洗碗。其姊及侄女間中在運亨樓留宿,分別為大埔卍慈中學任教師及大埔浸信會幼稚園學生,兩校暫停面授課等待檢測結果。男子另一姊姊早前在補習社任教。他病發前3天曾與家人到東涌金泰屋聚餐。
曾接待馬越印台航班人員 機場除罩偕數十同事合照
男子在機場任地勤,曾接待來自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台灣等9個貨運航班共32名機組人員,負責帶他們到中場客運大樓檢測及到貴賓室等待,其間甚少交談。他於本月16日最後上班,翌日、即病發前4天曾與50至80名機場同事拍照,其間曾除口罩。病發翌日,他到大埔新達廣場服務處任兼職,隔着玻璃為顧客登記積分。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稱,連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約180人須檢疫,初步相信患者較大機率在機場感染,正循其同事、曾接觸的乘客方向調查。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專家:帶新冠病毒飛沫空氣中可浮沉幾小時 促檢疫酒店房住客勿開窗、開門戴口罩
張竹君:去年港有L452R個案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稱,去年12月中的本地個案、居深水埗的51歲女患者曾驗出L452R病毒株。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相信,該女患者輾轉被輸入個案傳染的可能較大,並非本地衍生的變種病毒。
何栢良:顧客或有風險
何栢良稱,男地勤患者有病徵前兩日起會傳染他人,相信患者自19日起,如父親節(20日)曾參與除口罩的活動,有傳播風險。患者曾接觸的新達廣場顧客並非沒風險,視乎患者戴口罩是否妥當、商場空氣是否流通等。
至於地勤男子確診會否引發第五波疫情,何栢良稱「難講」,早前17歲少女感染N501Y變種病毒,逾兩周沒新個案,相信社區大致「穩陣」;若不慎讓L452R病毒在社區落地生根,料會成為本港主流病毒。
(新冠疫情)
- 【第二代新冠疫苗】孔繁毅:逾600人已接種國藥Omicron疫苗 試驗者副作用發燒、局部疼痛、疲倦 料12月可接種
- 【新冠變種】本港Omicron BA.5逾百宗個案涉不同分支 歐家榮:來自多個源頭 日本英國確診回升
- 【第二代新冠疫苗】莫德納擬申請在港用二代疫苗 輝瑞BioNTech新疫苗研究:對Omicron免疫反應增19倍
- 【新冠變種】哈佛研究發現Omicron BA.4和BA.5能避康復者及已接種疫苗者抗體 或令感染激增 莫德納正研究新版疫苗
- 【猴痘】新加坡韓國陸續出現猴痘個案 新一波擴至亞洲
-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 【新冠疫苗】美FDA准6個月至5歲嬰幼兒接種新冠疫苗 測試:BioNTech對幼兒避免感染有效率80%
- 【血氧機】消委會提醒影響血氧計準確度的5個因素 指甲太長手太冷太濕、心房顫動不宜使用(附使用技巧短片)
- 【新冠變種】BA.4及BA.5傳播力更強 多國感染比例上升 歐疾控中心發警告 將成主流病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