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很多市民都「心情麻麻」,但原來情緒與飲食有莫大關係,而情緒是由大腦控制,那麼,大腦究竟需要吸取哪些營養,才能夠令情緒得以紓緩?疫情期間減少出外用膳,如何為自己和家人準備簡單又有營養的食物呢?食得好、心情自然好,而食得健康同樣不可或缺!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 營養師教你「疫」境中吃出快樂 7種提升情緒的營養素(下)
大腦需要穩定和充足的葡萄糖
我們的情緒由大腦控制,所以大腦所吸收的營養,與心情有莫大關係。大腦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需要有足夠營養才能正常運行。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余思行表示,大腦需要有穩定及充足的營養,基本是要有穩定的葡萄糖供應,最好的葡萄糖來源是碳水化合物,而且要少吃多餐。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營養素 | 食材 |
碳水化合物
|
全穀類、穀物、豆類、蔬果 |
蛋白質
|
肉類、魚類、貝殼類、蛋、奶、低脂芝士、果仁、種籽、豆類等 |
脂肪(不飽和脂肪)
|
植物油(橄欖油、葡萄籽油、花生油等)
深海魚類(三文魚、鯖魚、希靈魚、沙甸魚、鱒魚等) 堅果類(杏仁、核桃) |
一日之計在於晨 吃個簡單健康早餐
情緒與飲食息息相關,尤其在疫情期間,未必可以如以往般外出享用美食,不過,余思行笑言,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早上的第一餐是保持心情好的重點,她建議大家,可以為自己準備簡單又健康的早餐,例如:
。全穀類早餐配上生果及低脂飲品
。水煮蛋配全麥麵包加水果
至於餐與餐之間可以吃生果、果仁、乳酪等作小食。緊記食得健康、食得開心,保持心境開朗及良好體魄是在「疫」境之中至為重要的!
專題系列文章
- 【微笑抑鬱症】「偽裝」開朗背後 獨處釋放負面情緒終影響身心 應及早正視
- 【拆解拖延行為】子女拖延有對策 對症下藥從源頭着手
- 【精神健康】囤積症有五大元素 多10多歲發病 隨年長惡化 非長者獨有
- 關於抑鬱症的9個問題?新一代抗抑鬱藥副作用?
- 成人患ADHD注意3個小動作?兒時忽略徵狀 長大學習工作遇挫敗始確診
- 【長者精神健康】是抑鬱、情緒低落或是認知障礙?了解長者抑鬱症成因和6個警號
-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表現和徵狀有不同 了解診斷及治療
-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 【精神健康】認識情緒病症狀3大範疇 有別壓力反應
- 小孩表達抑鬱焦慮情緒或跟成人不同 家長注意6個表現3大壓力來源
相關內容
分享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