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拍片 隔空助病人訓練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衝擊各地醫療體系,香港戰線也從醫院擴展至社區每一角落,包括社區物理治療服務。社區物理治療只能維持基本院舍和部分家居服務,其他日間及門診服務也暫停。直至擱筆一刻,專家仍未能預測這次大流行將於何時結束。
要防止疫情擴散,不能一如既往接觸病人,但又要照顧不同病患的特殊需要,站在前線的社區物理治療如何應對?
中風:家居訓練「雙重任務」
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需要定期接受復康訓練的中風患者,受影響最深。中風病人的復康要爭分奪秒,但他們若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因此,在這無法接受正常服務、減少社交接觸的時期,通過家居訓練來維持健康生活模式變得至關重要。
鼎爺私房菜五周年盛宴 明報獨家買一送一優惠 限量50份 $1280 / 位 立即選購! |
患者情緒健康也需要關注。暫停到康復中心接受物理治療和其他訓練,不僅減低訓練强度,也大大影響心情。在無了期等待下,中風患者及其家人憂慮追不上康復進度。此外,疫情信息氾濫也增加心理壓力,唯有可靠的資訊才能釋除疑慮。
持續家居運動和功能訓練,可減少中風患者活動受限、避免因缺乏活動所引起併發症,同時維持身心健康。社區物理治療師可向病人作定期電話諮詢、提供正確復康資訊並加以鼓勵,同時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運動練習圖解,或以視訊直播形式示範運動,方便患者在家中練習。
中風病人應訂立並依照時間表做坐姿或站立位置練習,還可在家裏做「雙重任務活動」訓練,即同時作步行練習及另一需要注意力的活動。另外,建議記錄訓練細節與治療師和病友分享,藉此加強訓練的恆心。
視障:伸展强肌 調整姿勢
疫情讓視障人士的生活變得更困難。今次病毒主要通過接觸或飛沫傳播,由於大部分視障人士依靠觸覺感知世界,因此在疫情中他們的感染風險相對較高。即使可戴上手套以減少不必要接觸,但部分細節如用手指摸讀電梯按鈕上指示或點字等,可能需要摘下手套。
面對被感染的恐懼,視障人士待在家中的時間較長。他們的身體機能及活躍程度原本就較一般人低,面對大流行衝擊,影響更甚。
為避免活動不足對視障人士帶來的不良影響,物理治療師在推廣及教導家居運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研究發現,視覺對維持正確姿勢方面起重要作用,視障人士常有不良姿勢。因此,視障人士除了定期做帶氧運動以促進整體健康外,社區物理治療師以伸展運動和肌肉强化運動,針對性地調整姿勢訓練是必不可少。
腦麻痹:呼吸運動 改善搓手
肢體嚴重殘障、腦麻痹成年患者在起居生活上有賴照顧者的協助,如家人不能照顧,一般會住進嚴重殘疾人士院舍。由於需要長期消耗大量體能克服先天缺損,他們的體質及健康狀况都較弱,事實上每年流感爆發,這類院舍都成為重災區。因此在大流行期間,院友個人防疫及院舍環境防疫都是艱巨任務。
很多院友基本上不能依賴佩戴常規口罩防疫。由於腦部受損,部分院友臉部出現非自主動作,容易使口罩移位,唇舌動作更會將口罩弄濕甚至吸進口腔內,使口罩不能發揮應有的保護作用。胸肺功能較弱的患者佩戴口罩時有可能會呼吸困難,因此部分院友需使用面罩。防疫物資價格昂貴,因疫情停產的庇護工場,可考慮製造自家設計面罩。
另外,除經常提醒及協助院友飲食前及做運動前後用酒精搓手液清潔雙手外,每個治療訓練時段的人數也會盡量減少,以及盡量分散院友的訓練位置。在每段訓練時間完結後,器材及場地亦需要仔細消毒。
雖然治療訓練減少,但治療師可鼓勵院友在這段非常時期作自主運動管理,例如在閒暇時於輪椅、座位或牀上作簡單呼吸運動及改善搓手動作運動。
智障:互動運動 延緩功能衰退
物理治療在延緩年長智障人士因年老而引致的功能衰退起重要作用,治療師針對他們的肌肉力量和認知能力設計治療計劃,推廣「互動運動餐單」以減緩過早衰老的問題。「互動運動餐單」已納入為部分院舍的日程安排中,當中包括針對認知、防跌和預防骨質流失而設計的運動項目,亦包含正念、瑜伽、經絡穴位等的身心意識元素。訓練時間視乎參加者能力,一般為15至30分鐘。通過餐單中一系列運動項目,激勵患有不同精神和身體殘疾者做合適的鍛煉,從而改善身體控制、靈活度和平衡能力。
今次疫情爆發,日間服務暫停,公眾場所及團體活動也被禁止。為加強服務使用者對運動的投入和堅持,物理治療師依據「互動運動餐單」拍攝了一系列有趣的視頻影片,供日間服務和院舍服務使用者邊看邊做運動。
知多啲:疫境靈活變通
面對當前挑戰,對經歷過SARS的物理治療師來說,記憶猶新。疫情開始時已經為可能出現的情况作準備,例如重新估算個人防護裝備的庫存,預備應對大幅度增長的需求。這不單是為了保護前線人員,更重要是為患有先天或後天疾病、自身抵抗力弱的病人,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隨着只維持基本服務的安排,不同機構開始採取靈活的工作編配。部分機構實行在家工作,但仍然為服務使用者提供電郵及電話聯絡;又盡可能減少跨部門員工接觸,員工之間及員工與服務使用者之間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將個人防護裝備分配到需求高的服務。
艱難時刻會激發創意。雖然員工減少見面,但視頻會議卻成為同事之間保持聯繫的有效方法,不論是會議、培訓甚至員工面試皆大派用場。
有危就有機,分隔不一定等同疏離。今次危機讓香港人建立連繫,市民之間主動伸出援手,與弱勢人士共享防護裝備;各界透過靈活變通,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一種與以往不同的連繫。
黑夜再長,白晝總會到來。在此祝願香港人人身體健康,全球盡快戰勝這場世紀疫症。
文:胡仲菁、吳玉敏、陳偉雄、林瑋遜、黎小燕、黃國昌(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社區復康及基層醫療工作組成員)
編輯:梁小玲
- 【接種疫苗】累計逾2400幼童接種科興 附兒童接種疫苗途徑
- 【二代疫苗】許樹昌:接種Omicron BA.1疫苗抗體不足對抗BA.5 孔繁毅:可作加強劑 料國藥疫苗12月可打
- 【新冠疫情】納入強制檢測人士注意:各區流動採樣站、社區檢測中心名單、深喉唾液樣本包派發點(更新2022年8月4日)
- 關於小朋友及孕婦接種新冠疫苗的6個Q&As(衛生處方)
- 【新冠後遺症】研究:74%確診者30天後始恢復嗅覺 女性、有鼻塞者較難恢復
- 【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 【新冠陽性】 Omicron新亞系確診或密切接觸者准居家隔離檢疫 完成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
- 【新冠變種】Omicron BA.2.75 傳播力高於BA.5 英美澳加德正傳播 世衛籲復口罩令
- 【新冠變種】研究:未曾染疫、已接種兩針復必泰 誘發中和抗體ZCB11有效對抗Omicron BA.1和BA.2
- 【新冠預防藥】英國阿斯利康研發中和抗體「恩適得」 獲英美歐盟授權
- 10 個加強認識糖尿病小知識 有效管理血糖 患者生活如常
- 醫徹中西:中醫抗病毒——防、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