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患者往往要進行不同的治療,例如手術、放射治療、化療等,康復過程殊不容易。醫學不斷進步,近年有不少癌症治療方案都有助減少患者的副作用及提升存活率。加上癌症復康治療能令患者在較短時間內復元,同時保持他們的整體生活質素,為癌症病人帶來曙光。
癌症復康治療的三個階段
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表示,癌症復康治療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手術前或放化療前,第二階段是接受治療期間,第三階段是接受手術或放化療之後。
周醫生認為不應把癌症復康視為治療的最後一部分,反而應該在治療前開始做準備,因此第一階段尤其重要,能讓病人預計到日後需要面對的問題,及早做好準備,心理上亦能較快適應,對整體療程效果有很大幫助。
三個階段的復康治療內容和目標
階段 | 時間 | 復康治療內容 | 治療目標 |
癌症前期復康 | 確診至治療前 | l 基礎體能測試
l 風險評估 l 中強度運動鍛煉 |
為病人的體能作儲備,以更好狀態應付手術或減輕癌症治療對身體帶來的衝擊。 |
癌症治療期復康 | 接受放射治療、化療(一至六個月)期間 | l 配合病人的治療作出相應的運動鍛煉及後遺症管理 | 提升病人體能和生活功能,管理癌症及治療過程引起的反應,如怠倦症、淋巴水腫等。 |
癌症存活期復康 | 順利完成治療、確定痊癒後 | l 癌症治療後遺症預防及管理
l 進一步強化體能 |
幫助康復者盡快回復正常生活。 |
針對不同癌症問題 設計合適復康治療方案
不同癌症有不同的問題,必須針對其問題作出相應的復康治療。周醫生建議癌症病人在治療開始前,由接受過內科、腦內科及骨科課程訓練的復康科專科醫生進行評估,為病人設計合適的復康治療方案。以下是一些進行復康治療的癌症個案:
1. 骨癌
若病人因骨癌需要截肢及安裝義肢,可於手術前教導他們做運動,強化下肢肌肉及改善平衡,有助更快適應義肢的控制;亦可在治療前教導病人如何處理術後痛症,讓他們及早有心理準備。
2. 肺癌
如病人本身有氣喘問題,進行手術切除部分肺葉後,氣喘情况會更差。因此可以在手術前,便開始進行一些能改善氣喘及肺功能的復康運動,有助減低手術對他們的影響。另外病人術後或需要接受放射治療,期間要忍住呼吸,讓放射治療的輻射線能準確照射癌細胞,故提升患者的肺功能對此亦有幫助。
3. 乳癌
乳癌病人進行手術切除腫瘤時,可能需要連同淋巴一併切除,術後手臂可能會出現淋巴水腫,傷口亦有機會令患者的膊頭不能正常活動。如果病人能夠及早進行物理治療、做伸展運動以改善僵硬情况,並配合藥物紓緩疼痛,對她們的康復進度有一定幫助。
另外,接受手術及放射治療的病人,有機會在治療過程中傷及神經線,復康科醫生可以透過肌電圖檢查評估神經是否受影響。部分病人在完成化療後需要繼續服藥,筋腱有機會發炎,復康科醫生亦可及早評估和給予適當治療,例如注射類固醇紓緩發炎情况。
癌症病人治療後的改變
體能方面 | 精神上及行為方面 |
心肺功能下降
肌肉流失 骨質流失 平衡力變差 手腳麻痺 淋巴性水腫 創傷/疤痕 疼痛 遺尿、失禁 |
運動及活動能力下降
情緒低落、抑鬱 生活質素下降 增加骨折及跌倒風險 |
專題系列文章
- 研究:三大泌尿系統癌症—前列腺癌、膀胱癌及腎癌 全球發病率趨升
- 鼻竇炎6症狀可同時出現 急性慢性治療有分別 洗鼻改善鼻塞
- 照護食着重食物質地、營養吸收 吞嚥困難者慎吃黏稠軟滑食物 自製軟餐Tips
- 椎間盤突出常見腰頸椎 局部劇痛嚴重走路也困難 水中物理治療有效嗎?
- 【DSE放榜】投身醫護實務工作 由物理治療助理起步培訓
- 【前列腺增生】尿頻、夜尿、小便乏力 以為「屙慢少少」不理會 可招腎衰竭
- 肺炎球菌可引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接種疫苗知多啲
- 淋巴水腫是慢性發炎 病情分4期 了解整合性淋巴退腫治療
-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病毒6至10月較活躍 醫學會籲接種疫苗
- 【DSE放榜】競爭+壓力 專家:長期內捲vs.躺平可致失眠抑鬱 「45度人生」折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