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究竟血壓標準是什麼呢?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於2017年已收緊標準,只要上壓高於130mmHg,下壓高於80mmHg就等同高血壓,而理想血壓則是上壓少於120mmHg,下壓低於80mmHg。 由於高血壓並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延誤求醫,甚至要待併發症出現後才察覺患病……何况都市人工作繁忙,往往輕視了高血壓這種常見都市病。據衛生署的一項人口健康調查顯示,15-84歲人士患有高血壓的總患病率為27.7%,而高血壓的總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持續上升,比例由15-24歲的 4.5%上升至 65-84 歲的 64.8%。可見高血壓問題實不容忽視。要預防這「隱形殺手」,在日常生活或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呢?高血壓又可以引起哪些併發症呢?
相關文章:【三高與中風】慎防高血壓 改善飲食習慣由低鈉開始 營養師:減重方法非戒飯
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症狀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很多人都聞中風色變,事實上急性中風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養和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吳炳榮醫生指出,其中出血性中風多與血壓高、腦血管畸形或藥物影響等有關;至於最常見的缺血性中風則多因三高,即血壓高、血糖高及膽固醇高,導致血管出現粥樣斑塊而堵塞血管。要如何提防呢?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