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發育遲緩呢?由小孩呱呱落地一刻開始,就不斷成長及發育,主要分為3個階段:幼兒期(Infancy)、童年期(Childhood)及青春期(Puberty),成長速度因人而異。「幼兒期」在媽媽懷內便開始,直至約兩歲,生長速度主要受營養影響。
「童年期」受荷爾蒙,例如生長激素及甲狀腺荷爾蒙的影響會愈來愈大;到「青春期」,生長激素、甲狀腺荷爾蒙及性荷爾蒙則是影響發育的重要因素。究竟有什麼因素會影響發育呢?男性和女性在性早熟或發育緩慢方面又有何不同呢?
SGA跟發育遲緩有關?
養和醫院兒科專科醫生盧忠啟醫生指,如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生長緩慢,會成為「小於胎齡兒」(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簡稱SGA),即嬰兒出生時體重或身長比胎齡相同者的平均體重或身長低兩個標準差,長遠或會引致發育遲緩。除了影響成年時的身高外,患者在約五、六十歲時有較大機會患上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約八成SGA可以在出生後6個月追回正常發育速度,九成SGA在兩歲後追回,但如果到4歲後,身高仍與同齡兒童有一定差距,一般難以追回正常發育進度,需要注射生長激素。
高度差異大 發育或遲緩
怎樣為之發育不正常呢?盧醫生解釋,如果小童高度或身長較正常華人兒童標準低或高過兩個標準差,就屬於發育不正常,建議小童可參與政府提供的學童保健計劃,每年量度身高、體重、血壓等,亦會檢查脊柱,一旦發現兒童生長遲緩,就會轉介專科醫生跟進。
另一常見影響初生嬰兒發育的疾病,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失調,每2500至3000名小童就有一名患有,初期可以毫無病徵。目前本港出生的嬰兒一出世就可以接受相關篩查,只要在3個月大前確診及治療,則可減低日後智力及發育受影響的機會。
其他影響兒童發育的情况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症、腎衰竭、普達威利症候群(第十五對染色體異常)、特納綜合症(Turner Syndrome)等,患者一般較同齡者矮小。目前本港公立醫院為這些病人提供生長激素治療,直到生長至正常成人高度。
識別青春期發育緩慢或性早熟
青春期發育異常 男女性早熟、發育緩慢定義不同
青春期的發育速度主要與性荷爾蒙有關,盧醫生指出,青春期的發育異常主要是發育緩慢及不正常性早熟,男女的性早熟及發育緩慢定義不同(見表一),而有數據反映有百分之5至10性早熟女童及四成性早熟男童腦部結構出現問題,例如患有腫瘤,他們可能需要接受磁力共振造影檢查,及早識別腦部問題。
表一:性早熟或發育緩慢男性及女性定義
男性 | 女性 | |
性早熟 | 睪丸在9歲時開始增大 | 胸部在7歲前持續發展、10歲前有月經 |
發育緩慢 | 14歲後仍無發育迹象 | 12歲半後仍無發育迹象 |
盧醫生提醒,父母應要留意小孩的發育進度,如有疑問就應及早向醫生查詢,讓醫生提供專業建議,並商討檢查及治療方案。
兒童發育 注意日常營養及運動
日常營養及運動對兒童發育十分重要,父母應要讓子女養成定期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包括每天運動約45至60分鐘、多吃蔬果、每天喝一杯牛奶以補充鈣質等。父母亦可以定時記錄子女身高及體重,定期與醫生商討他們的發育進度,以便及早應對發育期間遇到的問題,令小朋友能夠健康、愉快地成長。
專題系列文章
- 心房顫動:心跳速率力度紊亂致心臟顫抖 中風機率增5倍 了解「脈衝場消融術」
- 腰背痛未必勞損般簡單 椎間盤、骨折、脊椎問題需治療復康並行精準診斷早日紓緩痛症
- 偏頭痛、年輕無三高突然中風 病因不明 或心臟卵圓孔未閉
- 留意體脂磅6個指標:BMI、內臟脂肪、肌肉分佈、體內年齡 數字反映健康端倪
- 心房顫動難察覺隨時併發中風、心臟衰竭 每日緩步跑30分鐘減復發
- 【阿茲海默症】正電子掃描追蹤大腦雙「元兇」:類澱粉蛋白與濤蛋白 及早診斷把握治療黃金期
- 前列腺增生症狀:夜尿頻、滴滴仔、排尿難是癌症嗎?拆解4個迷思
- 壓瘡初期似皮膚敏感?病情分4期 缺專業護理可急速惡化 4個預防方法
- 愈老愈矮?或骨質疏鬆、肌少症警號 女士停經男士逾50需度高 5招防「變矮」
- 前列腺癌警號:血尿、尿頻、勃起功能障礙 格里森評分最高10分 癌細胞擴散生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