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進來是一名20多歲,身形較為肥胖的陳小姐。「醫生,我經期次數很少,多數3、4個月才來一次。這是否正常?」
細問之下,陳小姐經期次數一向如此,由於從沒有性行為,因此排除了懷孕的可能。緊接着的身體檢查,除發現暗瘡問題較為嚴重,亦留意到陳小姐體毛較多。婦科超聲波顯示有多囊性卵巢。經初步臨牀判斷,陳小姐可能患上多囊卵巢綜合症。
約每10個女士1個中招 可影響生育
多囊卵巢綜合症是正值生殖年齡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社區上可多至每10個女士就有1個患上。除引致經期紊亂和影響懷孕機會,亦帶來外觀的困擾如暗瘡、多體毛等,增加患者心理壓力。研究更指出,因荷爾蒙和肥胖的關係,患者長遠患上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睡眠窒息症和心臟病的機率會提高。若一年內經期次數少於3次,小部分女士會較易患上子宮內膜癌。總括而言,多囊卵巢綜合症為複雜的病症,對身體有長期影響, 不容忽視。
患者卵巢分泌過多雄激素
目前醫學上仍未能完全解釋病因,但現存證據指出為多因素相互影響,其中包括內分泌、新陳代謝、先天遺傳和環境。主要成因在於腦部釋出過多黃體生成素,刺激卵巢分泌雄激素。另外,胰島素阻抗亦會導致雄激素分泌過多,同時增加代謝綜合症的風險。
臨牀上多數根據鹿特丹標準,若有以下3項徵狀的其中兩項,就有可能會被確診。
- 不排卵或排卵次數減少(徵狀為經期紊亂,次數疏少甚或沒有經期)
- 臨牀或生化血液檢查呈現雄激素過多(主要徵狀為多毛,例如過多毛髮在面上、胸部、肚面或背部;暗瘡問題亦可為其中徵狀)
- 超聲波呈現多囊性卵巢。當然,診斷需要臨牀經驗和血液測試,以排除導致徵狀的其他病因,如甲狀腺失衡或其他內分泌問題
多囊卵巢綜合症目前還沒有根治方法,但透過及早治療和預防,可減低長期對身體的風險。健康飲食、恆常運動、適當減壓,乃保持身心健康基本要訣。建議定期做身體檢查,尤其針對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測試。
若已有肥胖或代謝綜合症,要及早尋求家庭或內科醫生協助,做好體重管理及病情控制。由於患者較容易患上抑鬱或焦慮症,因此建議就心理問題及早求醫。至於有部分患者需要藥物治療(例如避孕藥用以治療經期和暗瘡、二甲雙胍以控制糖尿病、又或針對不育的藥物),應向相關專科醫生諮詢。
文:李穎薇(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婦女保健)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超全球疫情時比率 「無獨有偶計劃」助減孤獨感
- 3類常見心臟病未必會「心痛」?年輕人也確診?健康護「心」兩件事
- 中大醫院「分娩與母乳餵哺」講座迎接新生命 享受育兒旅程
- 服用益生菌、保健品可達到減肥效果嗎?(腸道菌群與健康系列一)
- 【子宮頸癌】柏氏抹片+驗HPV最準 Vs 自行採樣3法:陰道分泌物、尿液、經血樣本知多啲
- 「眼紅紅」莫非紅眼症作怪 病毒性結膜炎傳染力強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跑友注意:膝內側疼痛未必韌帶、半月板問題 或鵝足滑囊炎 P.OL.I.C.E 急救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