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擔心染疫死亡壓力大 可致創傷後壓力症
【明報專訊】2003年SARS襲港,奪去299人性命,社會瀰漫一片愁雲慘霧。其中在淘大花園出現大規模爆發,期刊Social Science & Medicine在2005年請來903名淘大花園居民接受研究調查,發現SARS相關的污名(stigma)影響了大多數居民,並在工作、人際關係、學校教育等領域受到迴避、侮辱、邊緣化和排斥。

(Tomwang@iStockphoto,資料圖片/明報製圖,模特兒跟內文提及個案無關))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當年在醫管局工作,曾接觸SARS康復者,有人患上抑鬱症、創傷後壓力症(PTSD),部分人需長期服藥。2009年刊於醫學期刊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有關SARS倖存者的長期精神狀態研究,招募了90名倖存者,發現自SARS爆發以來,有58.9%人患上精神疾病;而爆發後30個月,25.6%患上創傷後壓力症,15.6%有抑鬱症。
研究:28%人因新冠高度焦慮
事隔17年,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會否跟SARS一樣觸發精神疾病?黃宗顯引述Psychosomatics的一個相關研究,對象是來自190個內地城市的1738名市民,發現28%人有高度焦慮、17%患抑鬱症、8%有壓力和情緒困擾。抑鬱症核心徵狀包括情緒低落、對以往喜愛事情失去興趣,情况持續逾兩星期;其餘徵狀包括想法負面、缺乏動力、容易疲倦、胃口改變等。

黃宗顯(李祖怡攝) 「新冠患者擔心自己能否康復,會否染病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很大心理壓力。」當壓力事件對生命構成威脅,不論是直接經歷、親身目擊,還是從親人、朋友得悉事件,都可能引致創傷後壓力症。患者會有侵入性徵狀(intrusion symptoms),例如重複想起染病經過、發噩夢、回閃、接觸類似創傷事件的情景時有情緒或生理反應。若徵狀持續逾1個月,對生活、工作、社交帶來困擾,則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再踏足同一個地方或染病時送往的醫院,就會情緒不安。」當年SARS時,黃宗顯其中一個病人是醫護人員,入院治療的地方正是他工作地點。當勾起染病回憶時,他除了感到不安,亦會心跳、手震。
此外,創傷後壓力症患者會有逃避行為,不想經過事發地方、不願談及有關事件。在認知及情緒上亦有負面的改變,例如對事物失去興趣、覺得與他人疏離、對自己或世界有過於消極的想法等。患者亦會在情緒喚醒和反應性有所改變,如難以集中、容易煩躁、難以入睡、出現暴力行為、過度警覺等。
黃宗顯表示,新冠疫情持續,感染人數多且遍佈全世界,預計將來香港或其他地方的人,有精神情緒障礙的風險比SARS時更高。他提醒,SARS康復者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新冠患者亦都要知道他們同樣有風險。如果有精神疾病徵狀,盡快求醫。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 【新冠疫苗】科興疫苗臨牀有效率由50.38%提升至70% 許樹昌:僅逾千人參與測試 數據太混亂
- 【新冠肺炎】本港兩周確診逾660宗本地個案 油麻地、深水埗、九龍城佔多 梁子超:疫情響反彈警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 【新冠肺炎】豐澤樓污水樣本有新冠病毒 再強制檢測增3患者現病徵 徐德義:過去1星期本地源頭不明個案佔27%
【明報專訊】2003年SARS襲港,奪去299人性命,社會瀰漫一片愁雲慘霧。其中在淘大花園出現大規模爆發,期刊Social Science & Medicine在2005年請來903名淘大花園居民接受研究調查,發現SARS相關的污名(stigma)影響了大多數居民,並在工作、人際關係、學校教育等領域受到迴避、侮辱、邊緣化和排斥。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當年在醫管局工作,曾接觸SARS康復者,有人患上抑鬱症、創傷後壓力症(PTSD),部分人需長期服藥。2009年刊於醫學期刊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有關SARS倖存者的長期精神狀態研究,招募了90名倖存者,發現自SARS爆發以來,有58.9%人患上精神疾病;而爆發後30個月,25.6%患上創傷後壓力症,15.6%有抑鬱症。
研究:28%人因新冠高度焦慮
事隔17年,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會否跟SARS一樣觸發精神疾病?黃宗顯引述Psychosomatics的一個相關研究,對象是來自190個內地城市的1738名市民,發現28%人有高度焦慮、17%患抑鬱症、8%有壓力和情緒困擾。抑鬱症核心徵狀包括情緒低落、對以往喜愛事情失去興趣,情况持續逾兩星期;其餘徵狀包括想法負面、缺乏動力、容易疲倦、胃口改變等。
「新冠患者擔心自己能否康復,會否染病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很大心理壓力。」當壓力事件對生命構成威脅,不論是直接經歷、親身目擊,還是從親人、朋友得悉事件,都可能引致創傷後壓力症。患者會有侵入性徵狀(intrusion symptoms),例如重複想起染病經過、發噩夢、回閃、接觸類似創傷事件的情景時有情緒或生理反應。若徵狀持續逾1個月,對生活、工作、社交帶來困擾,則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再踏足同一個地方或染病時送往的醫院,就會情緒不安。」當年SARS時,黃宗顯其中一個病人是醫護人員,入院治療的地方正是他工作地點。當勾起染病回憶時,他除了感到不安,亦會心跳、手震。
此外,創傷後壓力症患者會有逃避行為,不想經過事發地方、不願談及有關事件。在認知及情緒上亦有負面的改變,例如對事物失去興趣、覺得與他人疏離、對自己或世界有過於消極的想法等。患者亦會在情緒喚醒和反應性有所改變,如難以集中、容易煩躁、難以入睡、出現暴力行為、過度警覺等。
黃宗顯表示,新冠疫情持續,感染人數多且遍佈全世界,預計將來香港或其他地方的人,有精神情緒障礙的風險比SARS時更高。他提醒,SARS康復者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新冠患者亦都要知道他們同樣有風險。如果有精神疾病徵狀,盡快求醫。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 【新冠疫苗】科興疫苗臨牀有效率由50.38%提升至70% 許樹昌:僅逾千人參與測試 數據太混亂
- 【新冠肺炎】本港兩周確診逾660宗本地個案 油麻地、深水埗、九龍城佔多 梁子超:疫情響反彈警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 【新冠肺炎】豐澤樓污水樣本有新冠病毒 再強制檢測增3患者現病徵 徐德義:過去1星期本地源頭不明個案佔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