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期兩星期的普及社區檢測(全民檢測)已於前日(14日)結束,政府昨日交代計劃成本及效益,共有178.3萬人次參與檢測,佔人口約24%。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估計,全港仍有約120名對病毒呈陽性者,而有傳染性的估計有40人。至於未來的檢測計劃,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說,醫管局會擴大在普通科門診派樣本瓶的計劃,亦會為特定群組重複檢測(見表)。
全民檢測確診比率0.002% 梁子超估計社區有40具傳染性患者
政府交代有關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的成本及效益,共有178.3萬人次參與檢測,佔人口約24%,撇除由中央支付的實驗室運作等開支,本港需就計劃支付5.3億元,即每個檢測約花300元,最終發現32宗新個案,確診比例不足0.002%,平均每宗確診花費1656萬元香港公帑。
梁子超倡日後加快追蹤 擴大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派樽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估計,若0.002%的陽性比例適用於全港,即全港仍有約120名對病毒呈陽性者,而有傳染性的估計有40人。他認為全民檢測籌備時間要4至6周,檢測要兩周,一定會滯後於疫情,難以用全民檢測來及時控制疫情,日後應將資源放在加快追蹤,以及擴大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派樽。
消息:再爆疫可短時間啟動取樣檢測 擬特定群組重複檢測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今次經驗增加日後開展大規模檢測的能力和效率,若再現群組爆發,可短時間啟動大規模取樣檢測,除針對爆疫相關的高危群組,亦會以地區群組作大規模檢測。舉例說,如再現類似兩個月前的慈雲山爆發,當局可即動員全區派樣本瓶或設站主動採樣,盡快找出隱形傳播鏈。他指本港6至7月只能日驗數千樣本,現參與檢測的私營化驗所檢測力已達每天1萬至2萬個樣本,甚至達5萬個。
消息人士表示,未來主要透過流行病學和特定群組檢測監控疫情,前者針對確診者與其密切接觸者、入境者監測等;而特定群組則以高風險群組如的士司機、安老院舍等作恆常檢測,當局會視乎疫情,加密這些群組接受檢測的頻率,在疫情嚴峻時,可每7至14天檢測一次。
專題系列文章
- 保留維他命C 處理蔬果兩大忌:長時間浸洗、熱力 小心攝取過量腎結石
-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 痛風石是什麼?尿酸過高結晶體積聚 影響關節外 耳後手肘手指腎臟可結石
-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 高血壓病徵常見眩暈、頭痛 針對4病因:濕熱天氣、更年期、飲食失調、血脂血糖
- 12款「骯髒」蔬果檢出210殘留農藥 藍莓四季豆新上榜 牛油果粟米「最乾淨」
- 【膝痛】前膝髕骨上中下3個痛點 成因有不同 跑友常見髕股關節綜合徵
- 【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
- 【尿道炎】常見病徵尿頻、尿急、尿痛 中老年更年期後女性注意 養生:少吃辛辣煎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