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冠疫情】近兩周感染新冠病毒者 6歲或以下兒童佔9% 患者留家怎麼辦?專家:家長照顧7個注意事項

【新冠疫情】近兩周感染新冠病毒者 6歲或以下兒童佔9% 患者留家怎麼辦?專家:家長照顧7個注意事項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表示,過去14日的個案中,17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佔約17%,6歲或以下兒童佔9%;呼籲家長安排3歲或以上子女接種新冠疫苗,她稱數據顯示打針可減低發生嚴重併發症、入院率及死亡率。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對於10歲以下兒童,英國數據顯示Omicron的影響力與Delta一樣,不過整體新冠病毒對兒童影響一般較小,故毋須特別擔心,不過他亦提醒家長密切留意兒童情况。另有4個兒科醫學組織日前發指引,提醒家長及照顧者應觀察留家待入院病童病情有否惡化,也要記錄病童發病日期及時間,留意體溫、進食量、大小便次數及量。若發現病童有呼吸困難、持續發高燒或進食困難等徵狀,應馬上召救護車入院 (附表:家長照顧留家染疫兒童及青少年 7個注意事項)。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昨稱不贊成兒童獨立送院,擔心引起情緒問題,建議若染疫幼童無長期病且家居環境理想,應容許留家並安排醫生遠程視像跟進病情。

連日大批驗出陽性的市民湧到急症室覆檢,圖為明愛醫院急症室外有不少市民冒寒等候結果,有婦人抱着小孩等候,靠着牆壁休息。(曾憲宗攝,明報資料圖片)
連日大批驗出陽性的市民湧到急症室覆檢,圖為明愛醫院急症室外有不少市民冒寒等候結果,有婦人抱着小孩等候,靠着牆壁休息。(曾憲宗攝,明報資料圖片)

 

近兩周感染新冠個案 9%屬6歲以下兒童

留醫兒童醫院深切治療部的染疫3歲女童前晚離世,成為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第二名死亡兒童,而過去兩周已有近一成患者屬6歲或以下兒童。何婉霞昨稱,女童沒長期病,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但其情况「嚟得突然間好急」,並證實女童死因與新冠病毒有關,故毋須轉介死因庭。她另澄清女童的年幼家人沒感染新冠病毒。除了上述3歲女童,上周五另有一名4歲男童死亡,他在家中被母親發現嘔吐後暈倒,陷入昏迷,送博愛醫院搶救後不治,其後驗出陽性。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5歲以下的幼童要較小心,因為大多數未接種新冠疫苗;而對於10歲以下兒童,英國數據顯示Omicron的影響力與Delta一樣,不過整體新冠病毒對兒童影響一般較小,故毋須特別擔心,不過他亦提醒家長密切留意兒童情况。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或第三針、兒童接種、長者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2月14日)

 

病徵輕可服感冒藥 持續逾40℃要留意

此外,近期多日錄得逾千人感染新冠病毒,專家估算逾萬患者滯留社區,擔心當中長者或陸續出現重症。醫管局昨日建議照顧者留意幼童和長者病徵,如有微燒應記錄體溫及留意精神狀况。有醫生提醒患者在家要避免與家人接觸,以免傳播。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港台《千禧年代》說,過去7日共有約1.7萬宗個案,扣除已入住醫院及其他設施者,估計仍有逾萬患者滯留社區,按醫管局初步統計,現時約8000宗屬高風險及需入院個案,他估算當中約1000人為65歲以上,由於大部分長者未接種疫苗,預計有一定比例患者會陸續出現重症。

【新冠疫情】近兩周感染新冠病毒者 6歲或以下兒童佔9% 患者留家怎麼辦?專家:家長照顧7個注意事項

 

醫管局:留家疫童倘微燒 可暖水抹身

何婉霞稱,患者滯留情况不理想,強調幼童及長者均為當局特別關心的群組,若有嚴重病徵會安排首先入院;幼童若輕微發燒,建議家長每4小時量度體溫,以及記錄兒童出入廁所和飲食時間,並留意有否其他呼吸道症狀。她特別提醒家長留意兒童精神狀態,「如發燒但個人都係會玩、有講有笑,相對唔太擔心」,可用暖水抹身控制體溫,而體溫正常會上落,若長期高燒逾40℃要特別留意。

 

梁子超:兒童持續高燒惡化需盡快求醫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說,留家患者應注意醫療需要,輕微病徵應以傷風感冒藥應付,若較多病徵又未能判斷情况,可考慮前往指定診所求助。他建議患者在家盡可能獨留房間及開窗,避免與家人見面;若兒童高燒持續並惡化,需盡快求醫。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陽性患者在家等候送院怎辦?醫管局7間指定診所預約、染疫者支援熱線、電話會診服務(附專家14建議予家人)

 

何栢良:勿打開向天井窗

何栢良提醒若居住大廈有患者,市民留家時不應打開向天井的窗,在廁所及廚房開抽氣扇時,門應留罅隙,避免將可能帶病毒的空氣抽入屋內。

【新冠疫情】近兩周感染新冠病毒者 6歲或以下兒童佔9% 患者留家怎麼辦?專家:家長照顧7個注意事項

 

4兒科組織發指引 染疫兒童留家 家長7個注意:記錄病徵食量大小便次數

香港兒科醫學會、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香港兒科護理學院、香港兒科護士學會昨發指引,提醒家長及照顧者留家照顧染疫兒童和青少年多個需注意事項(詳見表),包括一旦發現病童呼吸困難、嘴唇發紫、心口痛、心跳加速、神志突然轉變或模糊、持續發高燒、抽筋迹象或進食困難等徵狀,應馬上召緊急救護車送院。

 

病童持續高燒呼吸困難即召救護車 照顧者須戴外科口罩減接觸

4個組織提醒家長及照顧者應觀察病童病情有否惡化,如面色變蒼白或呼吸急促,也要記錄病童發病日期及時間,留意體溫、進食量、大小便次數及量。

指引又稱,照顧者須戴外科口罩,亦應幫病童戴上合適大小的兒童口罩,照顧者和病童盡量勿與其他家人接觸,留在房間並關門。

連日不少驗出陽性的市民湧至急症室覆檢,昨日北區醫院急症室外的等候新冠檢測結果的帳篷區內,一名女子與女孩正等候結果。(曾憲宗攝)
連日不少驗出陽性的市民湧至急症室覆檢,昨日北區醫院急症室外的等候新冠檢測結果的帳篷區內,一名女子與女孩正等候結果。(曾憲宗攝)

 

相關文章:【新冠病毒】呈陽性患者在家等候送院擔心傳染家人?綜合專家14建議:戴好口罩獨留房用膳最後洗澡 每天稀釋漂白水清潔

 

劉宇隆不贊成兒童獨立送院 父母陪伴更重要

醫管局表明公院人滿為患,安排染疫兒童家庭送院有困難。劉宇隆不贊成兒童獨立送院,稱父母陪伴十分重要,若獨自前往陌生環境或引起情緒問題,認為不應按年齡「一刀切」,若幼童無長期病且環境理想,應容許留家並安排醫生遠程視像跟進病情。港府今日起把可接種科興疫苗的最低年齡降至3歲,劉建議當局盡快安排外展隊到幼稚園和小學為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日表示,公立醫院隔離病牀使用量已近九成,是可接收的上限。圖為昨午一名男士抱着嬰兒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診,被分流到門外帳篷區等候。(劉焌陶攝)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日表示,公立醫院隔離病牀使用量已近九成,是可接收的上限。圖為昨午一名男士抱着嬰兒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診,被分流到門外帳篷區等候。(劉焌陶攝)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