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發燒39度屬高燒 兼有咳嗽、痾嘔、抽搐病徵即求醫 家長注意:處理方法7個 DOs and DON’Ts
武漢肺炎、流感令人聞咳嗽、發燒色變。尤其是小朋友發燒定必令不少家長憂心忡忡,究竟兒童發燒有什麼病徵?一旦高燒兼有咳嗽、痾嘔或抽搐,家長應如何應對?養和醫院駐院醫生馮加恆醫生強調,遇上小朋友發燒,家長應該注意7個 DOs and DON’Ts,若高燒持續及夾雜其他病徵,更應立即求醫!
小兒發燒病徵:食慾不振、容易疲倦
馮醫生指,發燒是身體一個警號,顯示體內正製造抗體對抗炎症,人的體溫達到攝氏38度以上就屬於發燒,高於攝氏39度一般會視作高燒。小兒發燒可以由於病毒或細菌入侵,亦有機會因為穿着過多衣服令體溫上升,因此要留意發燒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
高燒夾雜咳嗽、痾嘔、抽搐 應立即求醫
小兒發燒的病徵包括食慾不振、容易疲倦等。馮醫生指小兒發燒十分普遍,如果發燒溫度不高而且小孩仍可如常玩耍,可以暫時觀察情况,但若果發燒持續3天以上,並且是高燒及夾雜其他病徵,例如咳嗽、痾嘔或抽搐等,則有機會是細菌感染,應馬上求醫。馮醫生亦強調嬰兒出生後首6個月發燒需特別留意,因可能是出現併發症或有先天問題,需及早求診。
家長處理方法 7個 DOs and DON’Ts
萬一遇上小兒發燒,家長應該注意以下7個 DOs and DON’Ts:
✔ 以溫水洗澡,頸部、腋下可以用濕布抹,以助散熱
✔ 飲用溫水補充水分 (一般清水便可,電解質飲料較適合腹瀉患者)
✔ 補充水分確保尿液清透
✔ 如手腳冰冷可穿着襪子保暖
✘ 直接吹風、房間濕度過高
✘ 「焗汗」 ─ 以免小兒體溫上升,甚至中暑
✘ 酒精抹身或「冷水浴」─ 酒精及冷水會令血管收縮,難以散熱
持續5天高燒 即到急症室求診
馮醫生建議若出現以下情况,家長應帶小朋友到急症室求診:
- 發高燒 (體溫高於攝氏39度)
- 持續5天發燒,而且原因不明
- 全身抽搐
- 昏迷、神智不清
- 呼吸困難、不停哭泣
- 持續腹痛
- 皮膚出疹
發燒可以「燒壞腦」?感染腦膜炎
另外,不少家長誤以為發燒有機會「燒壞腦」,馮醫生解釋,所謂「燒壞腦」其實是指小兒感染腦膜炎,即腦內發炎或受細菌感染,發燒只是其中一個徵狀,亦會出現呆滯及情緒暴躁,嚴重甚至會不斷抽筋、缺氧、腦細胞壞死等,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小兒發燒時嘔吐或抽搐,有機會是腦膜炎的先兆,切勿掉以輕心。
- 關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傳播、病徵和減低感染等7個問題 嬰幼兒高燒氣促嘔奶即求醫
- 小米可代替白飯?高纖蛋白質低升糖有助控血糖 教你營養新煮意
-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 解構全脂牛奶、脫脂奶、低脂奶、米奶、植物奶、營養奶 哪些非「真正牛奶」?食物敏感人士揀哪種?
-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 了解突然暈倒4個病因:心律不正常、短暫心臟停頓、血壓低、腦癇症發作有先兆?
- 【咳嗽】傷風感冒後 乾咳、痰咳變「萬年咳」?拆解5類止咳藥物成分、治療、副作用
-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