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負壓隔離病房是指室內氣壓較外面小的病房,主要用作接收及隔離治療呼吸道傳染病患者,以防呼吸性疾病經空氣傳播。這類病房利用負氣壓,令較乾淨的空氣流入病房內,而病房內含病毒的空氣會經由設有過濾裝備的管道抽出病房,確保被污染的空氣通過專門的裝置處理後才排放。
綜合港府於2003年SARS爆發後介紹瑪嘉烈醫院負壓病房,以及中文大學醫院的資料,負壓病房有兩扇門,不能同時開啟,以確保空氣不會在人員出入時外泄;房門亦裝上電子感應器及足部操作裝設,減少進出時接觸房門而傳播病毒。
兩門設計 不同時開啟
此外,負壓病房樓層的醫護與病人會採用不同的路線進出病房,醫護人員需先進入「佩戴裝備室」,穿上保護衣物後才可進入病房。當他們離開病房時,則沿另一路線,進入「解除裝備室」卸下保護裝備。
專題系列文章
- 研究:34%失胎夫婦現抑鬱情緒 哀傷持續影響夫婦關係 倡生育史納輔導評估
- 疫後腦膜炎雙球菌反彈 細菌入侵血液可致嚴重病症 病徵:發高燒、劇烈頭痛
- 港踏入流感季節 九成甲型H1病毒 院舍學校一周7宗爆發 衛署籲打疫苗
- 母乳庫招募捐贈者 為極早產及患危疾初生嬰提供母乳
- 流感活躍度上升 公院流感入院率增 衛生防護中心:本港即將踏入流感季節
- 兒童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5個常見問題 解答家長疑慮 (衛生處方)
- 內地人類偏肺病毒感染呈升勢 許樹昌:非新病毒注意衛生可防 料本港下月中流感高峰期
- 發高燒是流感定傷風感冒?流感高峰將至憂疫苗副作用?醫生拆解上呼吸道疾病和疫苗問題
- 預設醫療指示不等於安樂死 瓊瑤訣別 再思自主離世
- 【精神健康】新冠疫後兒童青少年適應上學問題多 葉兆輝:有自殺風險學生比想像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