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進來是一名20多歲,身形較為肥胖的陳小姐。「醫生,我經期次數很少,多數3、4個月才來一次。這是否正常?」
細問之下,陳小姐經期次數一向如此,由於從沒有性行為,因此排除了懷孕的可能。緊接着的身體檢查,除發現暗瘡問題較為嚴重,亦留意到陳小姐體毛較多。婦科超聲波顯示有多囊性卵巢。經初步臨牀判斷,陳小姐可能患上多囊卵巢綜合症。
約每10個女士1個中招 可影響生育
多囊卵巢綜合症是正值生殖年齡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社區上可多至每10個女士就有1個患上。除引致經期紊亂和影響懷孕機會,亦帶來外觀的困擾如暗瘡、多體毛等,增加患者心理壓力。研究更指出,因荷爾蒙和肥胖的關係,患者長遠患上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睡眠窒息症和心臟病的機率會提高。若一年內經期次數少於3次,小部分女士會較易患上子宮內膜癌。總括而言,多囊卵巢綜合症為複雜的病症,對身體有長期影響, 不容忽視。
患者卵巢分泌過多雄激素
目前醫學上仍未能完全解釋病因,但現存證據指出為多因素相互影響,其中包括內分泌、新陳代謝、先天遺傳和環境。主要成因在於腦部釋出過多黃體生成素,刺激卵巢分泌雄激素。另外,胰島素阻抗亦會導致雄激素分泌過多,同時增加代謝綜合症的風險。
臨牀上多數根據鹿特丹標準,若有以下3項徵狀的其中兩項,就有可能會被確診。
- 不排卵或排卵次數減少(徵狀為經期紊亂,次數疏少甚或沒有經期)
- 臨牀或生化血液檢查呈現雄激素過多(主要徵狀為多毛,例如過多毛髮在面上、胸部、肚面或背部;暗瘡問題亦可為其中徵狀)
- 超聲波呈現多囊性卵巢。當然,診斷需要臨牀經驗和血液測試,以排除導致徵狀的其他病因,如甲狀腺失衡或其他內分泌問題
多囊卵巢綜合症目前還沒有根治方法,但透過及早治療和預防,可減低長期對身體的風險。健康飲食、恆常運動、適當減壓,乃保持身心健康基本要訣。建議定期做身體檢查,尤其針對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測試。
若已有肥胖或代謝綜合症,要及早尋求家庭或內科醫生協助,做好體重管理及病情控制。由於患者較容易患上抑鬱或焦慮症,因此建議就心理問題及早求醫。至於有部分患者需要藥物治療(例如避孕藥用以治療經期和暗瘡、二甲雙胍以控制糖尿病、又或針對不育的藥物),應向相關專科醫生諮詢。
文:李穎薇(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婦女保健)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超高齡產婦 妊娠毒血、胎盤前傾、早產風險增 40歲以上IVF成功率低於10%
- 腸道微生態失衡影響濕疹?益生菌愈多愈好?(腸道菌群與健康系列二)
- 植牙有疑慮?數碼化植牙提升手術精確度 減術後疼痛腫脹反應
- 早上喝咖啡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大減?午後喝打亂褪黑激素影響睡眠?
- 【拆解拖延行為】子女拖延有對策 對症下藥從源頭着手
- 新冠病毒陽性率一年高 XDV成主流病毒株 孔繁毅料高峰期持續三四月
- 運用衣夾匙羹、日常家務 6個訓練鍛煉長者手部及認知功能
- 膀胱癌復發率高?了解類器官體外試藥治療法和療效
- 甲亢甲減與甲狀腺癌有冇關?恒常頸部超聲波檢查及早診斷成治療關鍵
- 【生蛇】可引發嚴重併發症 慢性腎病、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