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滿東華:大腸癌誤當痔瘡 人到50宜照腸

分享此內容:

醫學滿東華:大腸癌誤當痔瘡 人到50宜照腸
習慣改變——如發現大便帶血或黏液,持續大便習慣改便,感覺排便不清,應主動約見醫生。(yanyong@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大腸癌是香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剛過去1個星期,我共為3名病人確診了大腸癌,希望透過這3名病人的經歷,向大家帶出大腸癌篩查的重要。

第一名患者在他踏入50歲時,主動前來做大腸癌篩查,問診時沒發現任何可疑的徵狀,但經商量後決定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作篩查,結果發現1個「偶然發生」的2厘米腫瘤,經病理化驗及掃描,確診為早期大腸癌,並於接受微創手術5天後順利出院。

第二名患者是年約60的男士,他一直有痔瘡的煩惱,排便後肛門偶爾有出血情况。最近半年出血情况較以往頻密,加上體重下降而前來求診,我為他安排了「人生第一次」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的不僅是痔瘡,還在直腸發現了一個腫瘤。生長在直腸及肛門的腫瘤,病徵與痔瘡相似,很容易令患者掉以輕心,延誤了求診時機。幸好經過進一步檢查後,確診是早期大腸癌,能夠接受手術以根治。

 

體重驟降、大便帶血快求醫

最後一名患者就沒有那麼幸運,她是一名70歲長者,諱疾忌醫;孫兒見她有超過1年時間感到下腹脹痛,持續出現帶血的腹瀉,於是「夾手夾腳」帶婆婆前來求醫。幾天後為婆婆安排大腸鏡檢查,即時發現乙狀結腸出現了1個連內視鏡都不能通過的阻塞性腫瘤,掃描後發現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肺部,最後她只能接受紓緩治療。

一般情况下,建議沒有任何病徵的人士在50歲開始接受大腸癌篩查,目的是及早發現及切除大腸瘜肉,以徹底消除癌變風險。另外,透過篩查能發現「偶然發生」的早期大腸癌,根治大腸癌,得到更理想的預後。

病向淺中醫,一旦出現病徵如體重驟降、貧血引發的心悸、頭暈及氣喘、大便帶血或黏液、持續大便習慣改變、感覺排便不清等,應立即主動約見醫生。

文:陳偉聰(東華三院內視鏡中心主管、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